第10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國豪沒說籌集這麼多現金幹嘛,霍大亨等人自是不好多問,只是說有什麼需要的話,可以跟他們講,畢竟這次抄底計劃,他們每個人投入的資金最少能賺回5倍以上,這才多長時間就能賺五倍,簡直就是暴利。

  1985年6月,李國豪秘密安排倪興慶從香江、美國等多個國家找尋專業的操盤手。

  1985年7月,島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島國製造的產品充斥全球。島國資本瘋狂擴張的腳步,令美國人驚呼「小鬼子將和平占領美國!」

  美國許多製造業大企業、國會議員開始坐不住了,他們紛紛遊說美國政府,強烈要求里根政府干預外匯市場,讓美元貶值,以挽救日益蕭條的美國製造業。

  更有許多經濟學家、金融學家也加入了遊說政府改變強勢美元立場的隊伍。

  1985年9月22日,美英法日德五國財長及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簽下協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

  因協議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

  1985年10月6日,廣場協議簽署後的半個月內,美元兌日元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偶有達到245日元的情況。

  1985年10月10日,「廣場協議」簽訂後,五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各國開始拋售美元,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

  1985年11月,李國豪帶著240多億港幣正式進場,開始了炒日元的行動。

  1985年12月,在廣場協議簽訂後的三個月,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兌200日元左右,跌幅達百分之20。

  1986年3月,以美國財政部長貝克為代表的美國當局,以及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藤為代表的金融專家們不斷地對美元進行口頭干預。

  1986年4月,隨著美元兌日元的持續下跌,讓華爾街以及全球的財團們看到了更大的商機,數千億的資金湧入了國際外匯市場,開始了全球性的炒日元盛況。

  1986年5月,在資本的力量下,美元兌日元下跌到了歷史的最低點,1美元兌120日元,也就是說,日元對美元升值了一倍。

  同一時間,李國豪將手中的外匯全部拋出,此次炒匯行動,連本帶利他賺了差不多有上千億,要不是中途他拋了一次,恐怕賺的會更多。

  1987年,李國豪的國豪地產與騰飛地產展開合作,拿出了200億港幣的現金,將騰飛地產剩餘的所有官地進行開發。

  同年,好友電影公司的麥加、石天、黃百鳴等人帶著一批藝人和員工出走,與九龍集團的雷大亨共同出資創辦了新藝城影業。

  許冠文自知管理不善引咎辭職,推薦徐克的夫人施南生為總經理,李國豪點頭同意。

  同時加大了對電影公司的投入,更是組建了全港第一家經紀公司,將周閏發、周星星、米雪、華仔、譚詠麟、張國榮等眾多藝人簽下。

  1988年,李國豪將國豪集團進行有史以來最大的整合,把國豪食品、紅牛、國豪飲料、國豪月餅等多家子公司合併,後又將仁德餐飲公司納入國豪集團中來,又把美國的熊貓快餐納入其中,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餐飲帝國。

  1989年,李國豪花了7億美金從美國的華納兄弟那拿回了當初賣給對方的《功夫熊貓》的所有版權。

  又斥資60億港幣投入內地市場,在北上廣深等目前國內的一線城市發展仁德餐飲,以及自創的美式「漢堡王」,打出了「最大」「最好」「最美味」的口號,與肯德基、麥當勞爭奪國內市場。

  同年,《功夫熊貓》漫畫和動畫在內地上映,憨厚而又可愛的熊貓阿寶,迅速的在全中國風靡起來,相應的玩具開發以及專屬「漢堡王」贈送的玩具玩偶,讓許多適齡的小朋友為之著迷,紛紛吵著讓家長購買。

  1990年,李國豪加大了對美國熊貓快餐的投資,花了8億美金在歐洲市場。短短一年的時間,全美新開了100多家熊貓快餐分店,歐洲各國更是合計開了300多家。

  同年熊貓快餐在全球的直營店高達2000家,繼麥當勞、肯德基後的又一快餐領導品牌,更是全球首個跨國突破2000家直營店的中式快餐。

  1991年,李國豪收購島國荏原食品公司,將餐飲調味料的配方拿到手後,又在內地開設十幾家大型的加工廠,同年關閉了島國荏原調味品廠。

  恰逢蘇聯解體,李國豪調動了內地和東南亞大量的原材料糧食儲備,和大量的資金,到蘇聯換來了很多精密的工具機設備以及許多的科技資料。

  1992年,李國豪藉助從蘇聯那拿到的科研資料以及收購相應的公司,在香江開了第一家手機製造公司,取名為國豪手機。

  1993年,美國蘋果公司推出的最新產品銷量欠理想,讓已經日薄西山的蘋果公司再次深受打擊,李國豪趁此機會大量的從股東拿那到了蘋果的股份,同年提議賈伯斯回歸蘋果公司,被董事局同意。

  1994年,李國豪花了一百萬美金買下了楊致遠和大衛-費羅手中的雅虎百分之90的股份,同年在美國搭建通訊公司。

  1995年,李國豪增持和記黃埔百分之30的股份,總股份高達百分之60,為了避免被人說成操控股市,他將部分股份轉移到趙雅芷和兩個兒子的名下。

  1996年,李國豪斥資百億港幣,在東北、中原、南方等地大量的投資農業項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