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趙皇帝以前看天氣預報,有一個感覺,一年,總有幾個月是安全的,是沒有颱風的。可惜自己不注意。“平時不燒香及時抱佛腳。”及時抱佛腳也比不抱的好。不懂,就要去請教,就要去問知道的人。

  這一次除去打琉球,還要去打海盜。大海之上,如果只是良心炮,打得太近了是不行的。需要製造一種新的炮。良心炮自己是沒有穿越的時候,看電視看見的。自己看見過解放軍用高炮打過雨,那裡注意過炮是什麼樣一個結構?又退一萬步來講,可能就是現代的炮兵,到了古代也製造不出來一門現代的炮。因為,古代受鋼材品種的限制,還受加工機械的限制。要製造出一門炮,就要循序漸進,就要根據大宋時候的材料,大宋時候的加工手段,來製造炮的樣式。

  良心炮的鐵桶桶,雖然大,也實際就是一個炮身。裡面做的那個裝藥的小鐵桶,就相當於,現代炮彈的彈殼。炸藥包,就相當於現代打出去的炮彈。現代的炮彈打得遠,是由於炮身做得長一些。

  自己曾經在電視裡看見古代的炮。一般是前面細一些,後面粗一些。估計是由於後面承受火藥燃燒膨脹有很大的壓力,薄了容易炸爛?

  這樣就可以造炮身了。炮彈就與炮身的內空有聯繫了,炮彈的直徑一定要小於內空的直徑。

  據說最開始製造的炮彈,打出去的炮彈是實心鐵丸。看來現在自己應該跨過這一步。打出去的炮彈一定要是可以爆炸的開花彈。實心彈,沒有多少威力。爆炸了要能儘量多殺傷敵人。

  在穿越前,看見電視裡面炮彈是從後面裝填的,自己準備也從後面裝填。

  炮彈如果是鐵匠打出來,就存在大小不一樣的問題。乾脆也進行鑄造。自己曾經也搞過鑄造,造炮彈自己還沒有想明白。現在這一步,還是點炮,減少炮的結構。

  具體鑄造,只找鑄造師傅,把自己的要求告訴他們,看他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想到這裡,小趙皇帝就開始畫炮身,畫大炮後面的蓋板。他就設想炮的粗細。第一個炮身的重量要控制在一頭戰馬能夠馱起為標準。方便騎兵用於野戰。

  還要炮的架子,鑄造出炮身,炮彈出來,再叫鐵匠打造。

  第一個炮製造出來,再製造有輪子用馬可以拉走的大炮。海防,重要關口守衛的大炮。

  炮身劃出來了,就是炮彈怎樣製造自己沒有辦法,所以就不好畫炮彈的樣式。

  五月六日早朝,在三跪九叩後小趙皇帝發話了:“各位愛卿。昨天是什麼日子?”

  皇上不會不知道昨天是什麼日子,可能還有什麼話借這個日子說出來。大臣們都說:“是端午節。”

  小趙皇帝又問:“端午節是什麼節日?”

  有大臣回答:“是紀念屈原的!”

  小趙皇帝問:“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有官員說:“是紀念屈原的愛國思想!”

  小趙皇帝說:“這就對了!我們一千多年,紀念的就是屈原的愛國思想。這就使朕想起了從前年十月起,金兵開始侵犯我們大宋。那麼多的軍官,那麼多的文官,在金兵的進攻面前,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金兵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到了我們大宋的開封城下。”

  “最惡劣的有童貫,作為朝廷在邊境的最高官員,軍隊的統帥,在敵人的進攻面前拔腿就跑,致使大宋的北方防線,不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對抗金兵的整體,變成了一盤散沙。”

  “還有燕京前線,在利用一條河組成防線,有人帶軍隊悄悄逃跑,致使郭藥師的部隊打了敗仗。郭藥師如果主動擔起抵抗金兵的重擔,金兵也不會那麼容易占領燕京。結果,他又成了一個漢奸,主動抓了我們的燕京官員,致使燕京很快落入敵人的手裡。”

  “太原抵抗金兵的石嶺關,朕也帶兵去打過。以金兵的武器裝備,休想輕易占領它。結果,守石嶺關的將軍,不對金兵射一箭,就投降了。”

  “我們大宋的京城,有一道天險黃河,我們朝廷見勢不好,派了十二萬軍隊組織防線。只要真正去抵抗。金兵也是過不了河的。結果,敵人僅僅敲了一夜戰鼓,守河的軍隊全部就逃跑了。如果這支軍隊裡有幾位將軍,阻止自己部隊逃跑。就可以抵抗金兵過河。敵人過河還經過幾天才過完。有兩三萬軍隊,就可以分別消滅他們六萬軍隊過河。”

  “在這裡,我們就要問,這些將軍、官員的愛國主義思想到哪裡去了?”

  “還好,我們的太原官員,軍隊的將軍在太原人民的支持下,以三千人的部隊,抵抗住了敵人六萬人的進攻。朕到太原去看了,太原僅僅是一個土城牆。如果我們的官員將軍都積極地抵抗,金兵是不能打到開封府來的。”

  “敵人打到了開封府,朕還是看到了希望。我們的文官李綱主動擔負起了武官的任務,上陣殺敵。要知道,李綱是一個文官。如果文官都敢於上陣殺敵,我們大宋還有誰敢欺負?”

  “現在,我們抵抗金兵的進攻已經勝利。朕提議,為了培養愛國思想,太學院要派人,把我們這次抵抗金兵的有功之臣的事跡收集起來,寫出來。要印書出版。現在,兵部,吏部,刑部要按功績給這些有功之臣評功封爵。對逃跑的文武官員,要追究責任。對投降敵人的文武官員,特別是投降的武官,要嚴懲。如果投降敵人沒有罪,以後就可能都去當漢奸,都去投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