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小趙皇帝來了,王勇喊:“立正,叩見聖上!”

  將士們都跪著,行三跪九叩之禮。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百姓見說是皇上也跪下了,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趙皇帝說:“各位將士,各位子民,請平身!”

  “謝聖上!”大理的老百姓已經把小趙皇帝看著是自己的皇上了。真正地歸心了。皇上是為他們老百姓著想的皇上。

  王勇喊道:“請皇上聖諭!”

  小趙皇帝說:“藏布路的將士們,我們朝廷派你們統一吐蕃。吐蕃是世界最高的地方,當大雪封山的時候,你們就是孤立在外的軍隊。現在朝廷統一了大理,現在又統一了藏南路你們就不是孤立在外的軍隊了。不管是什麼時候,只要有什麼要報告朝廷,或者有要求朝廷的事情,朝廷都會及時知道。朝廷知道,朕知道,你們是一支最艱苦的軍隊,朕也知道你們是一支優秀的軍隊,英雄的軍隊,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現在你們要回藏布路,朕祝你們一路順利!”

  王勇喊:“謝謝聖上!”將士們都喊:“謝謝聖上!”

  王勇喊:“向右轉!”

  小趙皇帝伸出了右手,不斷向出征的將士們招手致意!

  將士們一個抱起一個老鄉,騎上戰馬,向前走了。

  皇上和將士,將士和老百姓,心就這樣貼在了一起。

  現在留在這裡個城堡的原來大理的移民還有四五萬人。由於已經有縣官具體負責,縣官就在各個居住區,推選有文化的人,協助分配土地。

  他把人做了一個大致的統計,有大約五萬人。有分土地資格的有一萬三千戶。又把今後估計可以灌溉的土地分成了八個區域。每個區域有一千六百戶。就讓移民抽籤,把自己確定到那個區域。確定到區域,就開始分土地。又先確定了居住地,規劃了道路,就正式分土地了。已經做了田坎的就按實際量五十畝水田。沒有做田坎的就分了六十畝,多的十畝就是做田坎,道路的地方。每個區域又組織十個丈量組。第一天就是分開區域,規劃居住地,規劃道路,選丈量組。

  第二天就各自工作,開始分土地。這裡就是一個沖積平原,土質深厚。不過還是有一些小山包,一般住宿是村落就選在靠山包處。這裡土層淺一些,方便建房,還避風。

  第四天,土地就分配結束。縣官就自己做主,每一戶,在不能做水田的小山包處,各分一畝土地做菜地。

  移民見有了土地,就主動把自己的帳篷搬到計劃了的村落,選好地方。有的選的靠近自己的土地,有的選的風水,有的選的地基的土層淺,以後房屋穩定。總之,移民的積極性發動起來了。接著就是築田坎。許多有牛的就開始耕作起來,準備種小麥。

  還有沒有走的移民,小趙皇帝留下五千人做保衛工作,那兩萬人也派出去,去送移民。有的一匹馬就坐四個人,比如坐一個戰士,前面抱一個小孩,後面坐一個婦女,背一個小孩。或者馬匹就運東西。那五千戰士的馬匹也派了出去。

  小趙皇帝見還有許多人沒有走,又命令把兩百匹大象也調出去,運東西。大象力氣大,搬運起來,身上就像一座小山。

  近處的縣的移民送到了,機動部隊又回來了。又馬上開始送還沒有走的移民。

  藏南路是其他地方的統一沒有的,這裡從原來的大理遷來了三十萬移民。安排好了,就為藏南路建立了穩定的基礎。安排不好,就成為動亂的基礎。移民也逐步遷出這個城堡周圍。分了土地,安定的基礎也有了。

  大理的老百姓,受漢族的影響,相對比本地還處於部落時代要先進得多。也容易接受漢族的統治。分了土地,就需要建房子。糧食的困難是暫時的,又是最緊迫的。一是從大理儘快運來。二是吃部落的庫存。三是儘快種糧食,以解燃眉之急。人口分開了,每個家庭,就會采野菜,種蔬菜,打獵度過難關。

  小趙皇帝見大多數的移民已經走了,城堡周圍已經騰出來了。就想,這裡作為藏布路的首府,一定要建立一個新城。就召集幾個水利專家,還有許翰,朱慎,一起來規劃建立新城的事情。

  小趙皇帝說:“我們這次主要是解決土地的問題。有了大量土地的開發,有了糧食,就為社會發展工商業建立了基礎。我們已經把這裡當成了藏南路的首府。首府不能沒有城市。趁現在城市還沒有建立起來,我們就把城市規划起來。以後城市就按規劃建設。不要把城市搞得亂七八糟。”

  “我們先扯一個方案,再由專家去規劃。”

  許翰說“我們這個城先就有一個城堡,我看,城堡就不動,作為內城。作為以後的路、州的官府。城又要考慮軍事功能。外城還是應該有城牆。”

  朱慎說:“既然是軍事功能,內城的城牆下面,還是應該有護城河,外城也還是應該有護城河。”

  一個專家說:“我們設計城市,先就要確定這個城市,最多住多少人?才好確定這個城市有多大。”

  朱慎說:“內城恐怕只住得到一萬到兩萬人吧?”

  小趙皇帝說:“我看可以住三十萬人就差不多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