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翰到各部隊去了解情況。原來部落的士兵來要求,要求把他們與大理戰鬥死了的兄弟的屍體埋了。

  許翰去請示小趙皇帝。小趙皇帝說:“讓他們去埋吧!我們也派士兵五千人幫他們一起去掩埋。這也是我們爭取民心的事情。”

  中午,許翰就安排原來的部落的士兵去掩埋死亡的部落士兵。同時派了五千大宋士兵去幫忙。命令一定要對死者表示尊重。

  中午,許翰又派人去分大理來的移民,八千人一坨。

  到下午,各處的移民就鬧起來。派了代表要見小趙皇帝。許翰連忙問為什麼?原來現在大家都不願意走了。因為他們聽說上面已經在修水利工程,這裡的土地,已經是旱澇保收的土地了。

  許翰馬上就去見小趙皇帝。把大理移民派代表來要見皇上報告小趙皇帝。

  小趙皇帝聽說他們見上面修了水利工程,都不願意再走。只得苦笑起來。常言說:“有利就有弊。”水利工程對今後的農業生產有利。現在移民都不願意走,就是弊了。”

  小趙皇帝說:“明天我們的軍隊、官員一定要把派往各地的官員軍隊定好。等那些埋好部落死亡的人回來,就按部落把他們帶回去。”

  小趙皇帝說:“許將軍,他們不願意走的我們要少分一些土地,願意走的,多分一些土地。現在還真麻煩,朕的意見,那些要回大理的人,我們可以同意他們回去。不然,現在還真不好解決糧食問題。”

  許翰說:“只有這樣了。遠距離的運輸困難還不少。”

  小趙皇帝說:“許將軍,你去把他們的代表叫來。”

  小趙皇帝在大廳的椅子上坐好。兩邊各站一個宦官。底下搭了一張桌子,有一個記錄人員記錄,侍衛在房子的兩邊各站了十來個。

  移民的代表來了幾十人。

  移民代表一見小趙皇帝,就一齊下跪,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看來,在外面已經有人教過他們叩見皇上的禮節。

  小趙皇帝說:“各位鄉親,據說你們有意見要告訴朕。誰先來說。”

  在一陣推辭以後,一個老者站出來說:“皇上,我們知道皇上是為我們老百姓著想,上面去修建了水渠。石頭用的炸藥在炸,水渠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修成。下面的土地,就是旱澇保收的土地了。聽說皇上要我們到各個部落去,也就是各個縣去。老鄉們都不願意,就推舉我們來見皇上,希望我們能留下來。”

  小趙皇帝說:“朕知道,誰都願意種旱澇保收的田地。這是有情可諒的事情。不過,朕要給大家算個帳。”

  “我們的水渠修成。估計要澆灌一百萬畝土地。我們現在有三十多萬人。我們許諾每戶分六十畝水田,三十畝旱地,加上房屋,就需要一百畝土地。我們現在整出來了十多萬畝土地,一萬畝只能分一百戶人家。現在只能分一千多戶人。一百萬畝土地,只能分一萬戶,只有大概四萬人。假設水澆的田地達到兩百萬畝。也只能安排八萬人。我們現在有三十多萬人。就有二十多萬人不能分到水澆地。”

  “其實,我們現在的土地寬得很,大家都要擠在這裡。我們就沒有辦法滿足原來協議給大家的承諾了。可以水渠灌溉的土地不夠。我們即使給每戶分五十畝田地。也只能安排十六萬人。還有一多半人分不到田地。如果都在這裡住,還沒有那麼多的山林拿出來分。大家都擠在一起。以後還要生兒女,怎麼解決多生的兒女需要的土地?”

  底下的移民代表鬧哄哄起來。小趙皇帝知道他們在議論。就等他們議議也好。

  小趙皇帝聽到他們議論的聲音小了,就說:“現在又這樣幾種辦法:一是,如果願意留在這裡的。我們只能分給他家庭五十畝土地。二是,如果願意到其他的縣去的,我們分一百畝土地。以後兒女大了結了婚,我們還可以分土地。三。如果不願意在藏南路的,想回大理的,我們還可以派馬匹送他們回原來的大理去居住。我們給三條路,大家可以回去自己選擇。”

  有的代表說:“看來分一百畝田地,兒女還可以分田地划算得多。”

  那個老者說:“我們也沒有算帳,皇上一算,這裡確實安排不下去。皇上給我們三條路,也好,讓他們自己選。”

  小趙皇帝說:“大家還有沒有其他需要朕幫忙解決的事情?”

  有一個代表出來說:“皇上,我們原來家裡的奴隸。現在這裡分土地,他們就要分來作為他們自己的。所分的田地也應該是我們主人的。”

  小趙皇帝問:“你們人口裡,是奴隸的有多少?”

  那個代表說:“三個人裡頭,有一個是奴隸。”

  小趙皇帝說:“各位代表,朕在這裡要與你們宣布一項大宋的法律。我們在邊疆各路,已經完全廢除了奴隸制。論語說:‘四海之內皆兄弟。’大家都是朕的兄弟姐妹,誰願意自己的兄弟姐妹做奴隸。不管是藏布路,還是大理路,今後是不允許奴隸的。田地是朝廷分給每一個大宋的子民的。分給他的田地,就是他自己的。這是法律規定了的。朕也沒有辦法幫你解決你的要求。”

  那些代表沉默了。可能有許多人就是奴隸主。大宋已經制定了法律。沒有辦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