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啊!貴妃娘娘!”這幾個大臣趕忙跪下,說:“貴妃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慎只有說:“各位代表不要多禮,請起來吧,我也是大宋的談判代表!”

  “謝千歲!”

  那個將軍也一一介紹了大理的談判代表。

  許翰說:“我們也不要說大理先打大宋,侵犯大宋,我們大宋反擊大理的是非。”

  “孟子說:天下要歸於一。韓非子也說:天下要統一。在秦朝。現在的大理就是我們統一國家的一員。在漢朝也是漢朝的屬地。三國的時候,現在的大理是蜀國的屬地。只是後來南詔和現在的大理才獨自建國。現在我們大宋皇帝御駕親征,也是將大理重新納入我們民族大家庭。你們的皇帝的段家,就公開宣布他們是漢族人。統一有利於避免戰爭,有利於社會的發展。我們今天能夠參加統一的談判,是可以載入歷史的事件,是我們的榮幸。現在你們三位大臣

  代表大理國,請你們把你們的條件講一講,我們就逐條逐條地談判,力爭儘快地達成協議。”

  大理的大臣就讀了大理的幾個談判條件。

  許翰說:“第一個條件,不叫投降叫歸順,本來已經是兵臨城下了。叫什麼?我們可以不叫投降叫歸順。不過,我們要認清形勢,大理皇帝是沒有辦法打仗了。”

  “第二條,我們同意給大理皇上以侯爺待遇,作為下等侯爺。子孫繼承。沒有繼承的侯爺的其他子孫,享受參加考試,錄取當官的權利。但是,不能回現在的大理定居。”

  一個大理大臣代表問:“不能回大理定居是什麼意思?”

  許翰說:“到大理過路是可以的,不能長期在大理居住。我們要防治侯爺的後代搞叛亂的可能。你們同意不同意我們的意見。”

  幾個大理的代表商量了一下,說:“這個意見基本滿足了我們的要求。我們同意。”

  許翰說:“第三條、第四條現在大理的大臣和將軍,我們安排編修大理國的歷史,包括南詔的歷史。朝廷發給每個官員相當縣級官員的薪俸待遇。如果朝廷認為合適的官員,可以任用。將軍必要時都可以去打仗。但是朝廷不是一定要任用。現在的任務是編修歷史。”

  大理的幾個商量了說:“這兩條合為一條,基本滿足了我們的要求。我們沒有意見。”

  許翰說:“第五條,就有問題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從原來大理出來的老百姓。我們大宋沒有強迫他們出來。如果我們不來打你們,你們也是不會允許他們回去的。是不是?”

  那幾個大理的代表也只得表示:“如果不來打仗,肯定不允許他們回去。”

  許翰說:“老百姓走了,我們占領的這一塊土地,就荒廢了。你們趕出來,我們也不允許他們回去了。道理就在這裡。”

  許翰說:“為了補償老百姓原來的損失,我沒有跟我們皇上商量,我建議,我們對十六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的男丁,每人分水稻田五十畝、旱地十畝、山林三十畝,房屋三間,房屋土地五畝。沒有耕牛的提供耕牛。原來在大理的土地、房產屬於國家所有。”

  朱慎說:“我同意你的提議。只是那些沒有兒子、丈夫的家庭,也應該一樣對待。”

  大理的代表說:“沒有辦法,就當是調換吧。分得很多。我們也好回去對老百姓說了。”

  許翰又說:“你們那一條,你們的士兵,如果家在大理,願意回去的,我們不反對。有家在這裡的,就必須在這裡分田地房屋。如果家在大理的,我們准許到這裡分土地房屋。”

  大理的代表說:“這一條就照這樣了。”

  許翰說:“還有一條,你們大理現在的金銀,是大理老百姓的。要交出來。我們大宋要安排老百姓的生活,要救濟老百姓。”

  大理代表說:“我們回去與大理皇上商量一下。”

  許翰說:“這一條是不能商量的。”

  那幾個代表說:“好!寫上,反正我們談判是需要大理皇上批准的。”

  朱慎說:“那就按談判的記錄寫協議吧!”

  協議很快就寫出來了。協議的題目是:“大理國歸順大宋朝廷協議書”。寫了四份,參加談判的都簽了字。各拿兩份,給兩國皇上看。讓他們批准簽字後互換協議。

  大理的幾個談判代表,被吊上了城堡。上了城牆,他們馬上就到段譽皇帝那裡去。

  段譽皇帝看了協議,說:“難道金銀一定要交嗎?”

  代表說:“沒有辦法,這是不容商量的事情了。”

  段譽嘆了一口氣說:“這個協議,對我們已經很寬大了,不能因為金銀把協議破壞了。好我簽了。”

  段譽說:“你們幾個愛卿辛苦了。在這裡吃一點東西,再辛苦一下,把協議送出城去,現在就可以打開城門出去了。”

  城堡,裡面的大理的幾個代表,拿上段譽皇帝的簽字,打開城門出去到大宋軍營裡面。

  小趙皇帝看了協議也表示同意,也在協議上簽字,正是批准了協議。

  許翰見城堡也送來了協議,就告訴皇上,把協議互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