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七月里,王勇派人送了信出來。說明藏布路土地遼闊。但是無人區也很大。土地寬,需要部隊守衛的邊境也很多。據說到了冬季大雪封山,就無法向藏區運送東西了。盼望朝廷,借現在的有利天氣,運送冬季的棉衣,運送大量的糧食。

  現在,藏布路的奴隸已經全部解放,跟隨部隊在河谷地帶開荒。今年的收成肯定不夠明年食用。我們可以再在當地買一些糧食、牛羊來食用。過了明年,朝廷就不需要運糧食來了,將有大量的荒地開墾出來。後年以後,希望朝廷派人到藏布路來開荒。這裡的土地也不錯。

  為了穩定軍心,希望朝廷在兩年內將藏布路的大宋軍隊換一次防。三年換一次官員。

  在前往邏些的道路上,選地方,在一百里建立一個兵站。為過往的軍隊和商人提供住宿,飲食的方便。只有方便的道路,穩定的道路供給,才能把藏布路與朝廷聯繫起來。

  小趙皇帝批示:“兵部馬上調撥嚴寒地區使用的棉衣,就近調撥糧食,運往藏布路。要多調撥棉衣,因為有大量的奴隸也需要救濟。馬上按一百里的距離建立兵站。同時保證兵站的糧食儲備。藏布路境內的兵站的建立,錢由兵部撥付,具體建立,由藏布路自己負責。”

  “從明年起,藏布路的軍隊換防一半人。每年換一半,兩年就可以換完。官員也按這樣換。官員明年先換有病或家庭有困難的人。”

  “這個批示,同時抄送戶部、吏部。”

  在蒙古的北部部落,王稟帶領的軍隊剛到北部部落的邊界,就遇到了部落的軍隊來進攻。王稟按照小趙皇帝在太原的打法,前鋒部隊,敲金後退。後面的軍隊隔幾千人向兩邊分開,形成一個包圍圈。用白炮彈一打,部落的軍隊,全部被俘,一萬多騎兵,全部被殲滅。

  後來,再也沒有部落軍隊敢主動來打他們了。他們就是一個部落,一個部落收繳部落的武器,集中部落的軍隊來學習漢語。收繳部落首領的金銀。建立各州縣的官府。解放奴隸。奴隸也跟著部隊學習漢語。

  到七月底,全部的部落的武器收繳結束。實現了在冬季來臨前,統一北方路的任務。

  據王稟報告,在北方路,一年耕作一季還是可能的。這裡的河流兩岸,有許多土地可以開墾。

  小趙皇帝批示:在北方路,如果在北方部落或者北方再也沒有其他可能的外敵,我們大宋的軍隊,除了留下各州縣的警衛部隊,冬季其餘可以撤退到蒙古路。糧食,棉衣一定要多運一些,部隊與解放了的奴隸是需要的。現在部隊要帶領奴隸一起開荒,內地要多送犁頭、農具。要發動商人到北方路去經營。為明年耕作做準備。

  小趙皇帝見三個統一的地方,都已經完成了統一的任務,今後就是鞏固了。北方路、藏布路的奴隸很多,只要搞好了解放奴隸,分配土地,建立房屋。發放耕牛農具衣物。我們大宋就有穩固的統治基礎。西州路,歷史上那裡的漢人就嚮往中原朝廷,回鶻民族與漢族歷史關係就很好。只要解決了首領、官員的問題。大宋的統治是沒有大問題的。

  青海路、寧夏路、蒙古路、西北路、阿城路、遼陽路由於與漢族長期接壤,又解放了大批奴隸。許多漢族商人到那裡,內地無地的農民到那裡,那裡的民族結構已經改變。假設通過幾年的強制的“勞役”來學習漢語。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申請成為漢族。統一民族的工作是可以完成的。

  遊牧的人口,強迫他們改變成農耕,都沒有必要了,只需要他們多參加付工資的勞役就行了。勞役的名稱要保留,這樣就可以強迫,甚至抓那些不願意來的人來學習漢語了。

  十年二十年後,大家都是一個民族,在一起生活習慣了,就沒有民族矛盾了,互相通婚,血濃於水,風俗習慣取長補短。今後是一個大民族了,大國家了。就像漢朝,由於融合了很多民族,就叫漢族。如果我們經過幾百年的融合,是不是會叫宋族?

  小趙皇帝暗暗地想。

  七月快過去了,天氣也沒有六月酷熱,稍稍涼爽起來。

  八月初一,小趙皇帝接到成都府報告的邊報,在七月二十六到二十九大理國向我成都府管轄的宜賓,眉山、樂山進攻,進攻城池,已經被我大宋軍隊擊退。

  小趙皇帝想:人有滅虎心,虎有傷人意。我還準備進山滅虎,虎倒出山咬人。正是給我提供了滅亡大理的理由。

  原來,大理的高丞相,從大宋買來了神臂弓,床子弩的技術,又訓練了大象部隊,把神臂弓,床子弩也安上了大象的背上,藉助有高山大河,可以防守大宋的進攻,有大象部隊可以進攻大宋。他有一次到成都府,看見成都平原,那裡有一個都江堰,旱澇保收,那裡真是天府之國啊!現在我手裡有了大宋的神臂弓、床子弩。大宋雖然有良心炮,我現在有大象部隊。大象部隊在成都平原上一跑,戰馬就不是對手。只要把成都府拿下來。到劍閣的險關一駐軍。我還怕大宋軍隊。

  如果我把成都府拿下來,那時,現在處處想從我手裡把權力奪回去的段譽,我功高蓋主,我就可以把他的權利全部剝奪,皇帝還不是我的。

  高丞相,又從西夏請來有攻打營寨經驗的下級官員,與大理訓練攻城的部隊,為進攻成都府的州縣做準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