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我們的高爐煉鋼,產量太少,怎樣建大爐子增加產量?加什麼原料使我們的鋼,要它硬就可以削鐵如泥。要它軟,就可以繞指柔?”

  “還有,我們的祖先先是用銅器,後來發明了鐵器。難道沒有其他的金屬了嗎?我們要建一些爐子,把野外的礦石拿來煉,爭取搞出新的金屬。”

  “還有,我們需要造一些機器來加工鋼鐵,如切削,鑽孔,切斷。”

  “還有朕看見用石灰磚頭瓦塊,用砍刀不停的砍,地板就成了一個整塊。我們可不可以製造出連接磚頭瓦塊的東西。我們以後立房子就簡單了。”

  小趙皇帝知道自己說得是水泥。好給宋朝的時候的人說嗎?

  “朕先就給你們講這麼多,以後我們還可以探討。”

  科學院的官員們鼓起掌來。

  吳革說:“我們以前沒有研究的方向,現在皇上給我們講了。下去,先把聖上的講話整理出來。把可以做的馬上開始做研究。其餘的找各行各業的專家研究。找到要研究的事情,進行落實。”

  吳敏說:“大家叩謝聖上!”於是官員們又跪下叩頭。

  小趙皇帝現在可惜的是自己的文化太淺,沒有學到專業知識。沒有辦法,把研究機構建立起來,讓他們研究。絕不能再出現落後於西方的事情。

  出了科學院,小趙皇帝突然想起,鳥槍,也就是火藥槍,現在對大宋是不重要,今後的大炮,今後的步槍,機槍都還要從這個東西上發展。需要搞出來。只是用擊打引火,沒有火皮,只有靠點火了。火藥是現成的,鐵沙子也是現成的。鳥槍是很容易做出來的。

  唉!現在接近用午膳的時候了,還是回了皇宮,再換了龍袍,穿上書生的衣服,再去後苑造作所。

  用午膳的時候,皇后隨口問了一句:“聖上,今天上午到那裡去了?”

  小趙皇帝說:“負責科學院的吳敏丞相,他們不知道科學院現在搞一些什麼研究。叫朕去給他們講話。”

  劉桂香像抓到了一個新聞,下午就計劃派人到科學院去採訪。

  劉桂香說:“這還是一個新聞,我派人去採訪,明天就可以見報。”

  小趙皇帝說:“劉貴妃,這裡我可要告訴你,我們朝廷最近制定了保密法。你一定要注意審查,如果有不能上報的話,就要刪掉哦。比如朝廷命令打仗,還沒有開始打,你上了報紙,就成了泄密。還有,涉及影響與外國的關係的話就要注意。你們報館,要注意學習保密法。不要泄密搞成了違法,就不好辦了。”

  幾句話,把劉桂香說得擔心不小。就說:“我還沒有讓那些編輯學習過保密法。一定要找來先學了再去採訪。”

  用了午膳,小趙皇帝就換了衣服。連與他一同到後苑造作所的兩個宦官也叫他們換成社會上下人的衣服。準備完畢,就騎著馬到了後苑造作所,來到了紅爐房。

  鐵匠師傅對小趙皇帝的到來十分歡迎。原因大家都知道:一是可以立功,二是可以學到新技術。

  在古代,鳥槍,沒有現代的無縫鋼管。就需要鐵匠把鐵打到需要的厚度,再燒紅,中間用一根鐵條,將打寬的鐵板捆起來,再燒發火,變成無縫管子。

  小趙皇帝給了紅爐房可以不下跪的特權,但是皇上來了,是不能馬虎的。有人馬上去把管紅爐房的官員叫來。管紅爐房的官員問:“聖上您需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小趙皇帝說:“朕需要做一個四尺長的一個鐵管。”

  管理的官員馬上派了一個紅爐的中年師傅做。

  鐵匠師傅問:“聖上,您的鐵管外面的直徑多大,裡面的直徑多大?”

  小趙皇帝估計:“外面大概是六分粗,裡面大概是四分粗。”

  鐵匠都是“鐵匠無樣,邊打邊像。”也只能的邊打讓皇上看了在確定粗細。

  鐵匠好像遇到了一個難題,不過馬上就想起皇上好像對打鐵也知道許多的樣子,就說:“聖上,四尺長的鐵管,沒有辦法打呀!”

  小趙皇帝說:“朕就知道你有這樣的難題。四尺的鐵管,你一次打出來,是不行的,可以分三四次分開打。把鐵條先打開,再把它捲起來,放到紅爐里燒發火,鐵燒發了,中間用一個尖的鐵棒伸到中間,就可以把兩邊打攏,形成一個筒筒。先不能用的鐵條太長,用一個短鐵條打,快要打完了,再接一段。逐步接,逐步打,逐步捆,逐步燒發火。最後就可以打到四尺長了。”

  鐵匠師傅說:“聖上,我有點懂了。一會打的時候,你看到,與小民說,教教我。”

  小趙皇帝點點頭,表示就這樣辦。

  小趙皇帝又想起,問:“你有沒有尖鐵棒的工具,與捆把子燒發火的時候用的一樣。”

  小趙皇帝說:“燒發火的時候,伸尖鐵棒的時候,要注意都在一個地方,不然粗細不一樣,以後攪裡面的內孔,就麻煩了。”

  鐵匠點點頭。

  鐵匠把鐵條打開後,小趙皇帝想起,現在又沒有轉孔的設備,只靠鐵匠燒紅鐵塊後用工具釘出一個孔。他想後面留六分,做一個螺絲封住後面的孔。現代他見鐵匠師傅做鳥槍,都是直接靠燒發火封的後面。現在有螺絲封后面的孔,以後清理槍管就方便了。就叫鐵匠師傅在離邊緣一寸的地方,燒紅打了一個小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