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兵部說:“由於太原以前是打仗最多的地方,他們的武器是換了的,良心炮、黑白炮彈、手榴彈,他們都是齊備的。”

  小趙皇帝又問:“前不久新發明的射三十發的連射弓箭,他們有沒有?”

  兵部官員說:“連射三十發的弓箭還沒有給他們裝備。我們是不是馬上給他們裝備?”

  小趙皇帝說:“現在的天氣很好。可能過了八月,那裡的天氣就要開始變壞。現在不行動,只有等明年了。朕的意見,馬上調王稟將軍的軍隊,騎馬到北方。蒙古的軍隊,在王稟將軍的軍隊到達後,除留一部分保衛各地的官府,也要向北方抽調部分兵力,隨王稟將軍行動。對這一次的軍事行動有沒有不同意見。”

  見沒有人表示意見,小趙皇帝說:“你們幾個丞相有沒有不同意見?”

  李綱徐處仁吳敏都說沒有不同意見。

  小趙皇帝說:“記下來。擬旨:太原府王稟將軍,同時朝廷轉來蒙古的奏章。在蒙古的北方,還有七八個部落還沒有被我大宋統一。他們還向我大宋挑釁。為了免除隱患,必須統一蒙古的北方。現命令你部,在長城和長城外調集三至五萬騎兵,帶上一個半月的糧食。帶上雲中州的縣官和州官,在接到命令後三天必須出發。爭取在八月結束統一北方的戰鬥。到達北方後,在戰鬥中,要儘量減少對方部落士兵的死亡,遇敵儘量用白炮彈解決戰鬥。如我們進軍沒有抵抗就不打。主要是占領地方,建立官府。官府在今年建立後,不要徵稅。明年的稅收可以比照蒙古減少一成。以後的稅收逐步與蒙古一致。”

  “再擬一個給太原路的命令:太原路:現朕已經命令王稟將軍帶領長城和長城外的騎兵部隊和雲中州的州縣官員向蒙古北方的部落進軍。為防止雲內州駐防出現空虛,請立即調兵和抽調官員接管雲內州。長城只駐防重要的關卡。同時派大車向蒙古運送糧食,冬季被服,接濟北伐的部隊。糧食冬季被服要多準備一些,同時發給大宋蒙古路駐軍。”

  “再給燕京一道命令:燕京路,在接到命令後,派兵五千,運送二十萬兩白銀到蒙古北方,交給王稟將軍的部隊和北方路官府使用。”

  “再口頭下一道命令:兵部,立即向太原府長城一線部隊調運良心炮、炮彈、手榴彈、連射弓弩,補充部隊需要。”

  兵部官員馬上出來說:“臣遵命!”

  小趙皇帝知道,叫成吉思汗的鐵木真可能還沒有出生。蒙古的北方部落還是分裂局面。如果有人統一了北方部落,侵犯大宋的土地,對漢民族來說,造成漢族幾乎滅絕的戰爭就可能出現。現在是統一蒙古北方部落,解放蒙古的奴隸,增加北方部落對朝廷的向心力的最好時機。在建立州縣,統一邊境民族到漢族後。即使鐵木真誕生,面對這個局面,也無可奈何,無法造反了。

  小趙皇帝想,再隔十來年,要蒙古各州縣訪查一個叫鐵木真的人,把他弄到漢族的內地,叫人好好地教儒家的文化,把他變成儒家思想的文人,不讓他學武。要免除漢族和西方的大量死人的災禍。也要防止成吉思汗的侵略思想被西方接受,防止西方學到侵略思想,再發生侵略東方的歷史悲劇。

  又一次統一戰爭開始了,大宋朝廷的大臣們,對統一蒙古的北方,抱著必勝的信念。強大的金國女真人都打敗了。還怕分裂的蒙古部落?

  下了早朝,小趙皇帝就不考慮進軍蒙古北部的戰爭了。一個已經初步有了熱兵器的軍隊,去打冷兵器的軍隊,還是面對一些沒有統一,處於分裂局面的部落。

  今天來做什麼呢?

  小趙皇帝想到了鋼筆,筆尖是不成問題的,筆的舌頭也可能沒有問題,現在,有問題的是筆的筆腸子。

  小趙皇帝又想,筆腸子即使做不出來,用鋼筆做蘸水筆也是可以的。

  小趙皇帝還在書房考慮做鋼筆的事情,宦官進來報告吳敏丞相求見。丞相來見皇上,一般皇帝都是不會拒絕的。小趙皇帝叫:“傳!”於是“傳吳敏丞相晉見!”的話就傳出去了。

  吳敏丞相走進來,對小趙皇帝行禮叩頭,說:“叩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趙皇帝說:“愛卿平身吧!”

  吳敏說:“謝萬歲!”

  小趙皇帝說:“丞相,找朕,有什麼事啊?”

  吳敏丞相說:“我們科學院的牌子也掛出去了,人員也有了,各科室也建立起來了。連平時最心疼錢的戶部尚書,也給我們撥了二十萬兩白銀。”

  小趙皇帝說:“科學院建立起來了,好啊!”

  吳敏說:“我們科學院,主要的任務是搞研究,皇上不是說:要用十百人之器嘛。我們搞研究,還不知道從那裡著手。拿來了銀子我們干著急呀!有人建議,叫我來見聖上,想皇上與我們科學院指幾個研究項目。我們才有研究路子。”

  小趙皇帝說:“也是,科學院建立起來了,朝廷銀子也撥了。需要研究項目了。這就是建立科學院的好處。有了廟,有了和尚,就需要念經,需要做規定的任務。你們科學院是搞研究的,不搞研究,就不是科學院了。”

  “朕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科學技術水平。不過,朕敢想。既然請朕,朕就到你們科學院去,與你們商量,找幾個研究項目先搞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