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段正淳,就是金庸小說里的風流王爺,他其實並沒有像小說中那麼倒霉,歷史上,他實實在在地當了十三年的大理之主。文安四年,段正淳禪位為僧,後來也得善終。

  段正淳之子段正嚴,又名段和譽。在位長達三十九年,是大理二十二王中在位最久的,而且也非病卒於位,而是出家為僧。據說,他“勤於政事”,“愛民用賢、思攬政權”,“故遠方慕之,悉來貢獻”。在宋史中,也記載了國王段和譽臣服於宋,遣使來朝,並受宋封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這是大理受宋冊封的開始。

  公元1147年,段郎退位出家,其原因是“因諸子內爭外叛”.

  與小趙皇帝同時期的,遇到的,就是這位金庸小說里的風流皇子。不過小說歸小說。可憐他與小趙皇帝生於同時代,現在段譽還能不能在位三十九年,就難說了。

  高家在大理國有復國之功,所以就在大理國握有實權,世代為相。我認為,段譽的皇帝也做得不那麼舒服,不然他就不會“思攬政權”。

  在大宋的使臣吳能到了大理,在朝會上講了,金國打到大宋京城開封。大宋恢復了大宋自己的國土後,又進行了懲罰金國的戰爭,金國反而滅亡了。這些段譽都已經聽高丞相說過。

  高丞相說:“大宋現在的小皇帝,十分殘暴,把金兵的攻城軍隊在戰場上殺死後,割了腦袋,還叫士兵人人去對屍體砍幾刀。在長城上,西夏死亡的士兵也被砍得稀爛。”

  高丞相還說:“大宋兇惡的,就在於他們有良心炮。據我們大理的暗探調查,他們的良心炮最遠只能打一百丈,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他們的神臂弓我們也會造了,他們要攻城,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還有,我們在大宋還買了床子弩的製造圖紙,相信不久就可以造出來。”

  在吳能把小趙皇帝與西夏皇帝的信,遞到大理國皇帝段譽手中,段譽想與大宋統一。免得像西夏國皇帝一樣,到時候只有自殺的份。

  高丞相一口拒絕了大宋使臣吳能的要求,斷絕了與大宋的附屬國的關係,把大宋使臣派兵押送出境。

  高丞相看段譽還有許多顧慮,就把段譽帶到一個高山上,先假設大宋軍隊在山底,讓大宋軍隊走到半山腰,在半山腰趕了許多牛羊來,代替大宋軍隊。山上就是滾石,巨木推下來,打得牛羊死傷無數。這時再派兵向下反衝鋒,殺得牛羊沒有活著的為止。高丞相說,大宋與金兵打仗,全部在平原上,所以,他們的良心炮威力無窮。如果遇到我們這樣的大山,他們就無能為力。我們境內的大山,從底部到頂部,超過一百丈的距離多的是。可以設置無數的防線。大宋對我們大理只能夠可望而不可即。

  高丞相見段譽還半信半疑。又把段譽帶到平壩上,讓士兵們騎上馬,代表大宋軍隊的騎兵,一會,幾百條大象來了,這些戰馬自己就嚇得向後跑了。高丞相叫段譽看自己的大象部隊,上面布置了大宋軍隊的神臂弓。大象跑得快,神臂弓射得遠。高丞相說:“皇上,大宋的戰馬上面的士兵,只有射幾十丈遠的弓箭,我們用了大宋步兵使用的神臂弓,床子弩。他們面對我們,戰馬既沒有我們的大象跑得快,又沒有我們的弓箭射得遠,看誰占誰的土地,誰統一誰?”

  見高丞相已經準備停當,段譽表揚高丞相說:“丞相真是高明啊!大宋對我們也無可奈何了。”

  正文 第八十四章 建科學院

  晚上,看完了文藝演出,小趙皇帝回到皇宮裡,下了一道命令:

  成都府路:

  據我大宋出使大理的使臣回朝報告,大理已經斷絕了與大宋的臣屬關係。並積極在準備戰爭。我們成都府有許多地方與大理接壤。所以你們成都府,要加強戒備,防止大理國對我們的進攻。邊防的各關卡,要修繕原有的設施。各部隊要馬上開展士兵基本功訓練。各住地的地方官員,要督促,檢查,考試士兵的訓練。如大理來進攻,各部隊要利用當地的有利地形進行阻擊。延緩大理的進攻速度,為朝廷支援部隊爭取時間。

  各地方要修繕到大理的道路,為下一步朝廷統一大理做準備。糧食要轉運到恰當的地方,方便朝廷軍隊就近帶糧食。還要準備馬匹的草料。成都府的馬匹要集中起來,讓已經單科合格的士兵。練習騎馬,練習的士兵要多一些,方便以後組建騎兵部隊。

  他又與成都府下了一個指示:

  成都府:

  高昌回鶻國已經與我們大宋簽訂了和平統一協定。原高昌回鶻國的國王,現在的一等侯爺,要求到成都居住。你們現在應該在一等侯爺還沒有來以前,找一個地方讓他來後暫時居住。一等侯爺來以後,只要不是文物古蹟,不影響當地居民,都可以由一等侯爺選擇地方,建立與一等侯爺級別相當的侯爺府。讓一等侯爺滿意。

  小趙皇帝又想到一個問題,給成都府路下了一個指示:

  現在,就要大量徵集會漢族話和會白族話的雙語人員,特別徵集漢族會漢族文字和白族文字的人員,為統一大理後,做統一民族的準備。

  對會漢族話,又會漢族文字的人,要教白族文字。為統一做準備。

  小趙皇帝又想到統一了大理,就需要官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