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上?天上都能夠上去,我們不是成神仙了?”朱慎說。

  “只上去一兩百丈高,相當於鳥兒飛的高度,哪裡是神仙?”

  “朱慎說:“也不得了,幾時看見人飛在天上的。”

  小趙皇帝說:“只有你看見得多了,就不稀奇了。我們的古人說,嫦娥飛上了月亮,就是敢想。如果我們有人真的飛上了月亮,你也就不稀奇了。只要敢想敢幹,上月亮也不稀奇。”

  “啊?上月亮都不稀奇?”小趙皇帝想,她們那裡知道,現代許多國家都在計劃飛向月球,美國還登上了月球。今後的人還把上月球當成不可能的事情嗎?”

  正文 第七十二章 飛熱氣球

  用過午膳,小趙皇帝又帶領李德全王文和侍衛們到後苑造作所,找到藤編廠。到藤編廠,這裡的師傅還不認識皇上。李德全去把這個廠的負責的官員找來。這個官員知道皇上來了,是又驚又喜。驚的是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皇帝會找到藤編廠來制試驗的新東西,喜的是他們也可以為國家的新武器貢獻力量。

  這個官員見到皇上,馬上向皇上叩拜:“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趙皇帝說:“大人平身!”

  官員說:“謝皇上!”

  小趙皇帝說:“朕找到藤編廠,就是試驗一種新武器,需要搞藤編。你去找幾個師傅來!”

  “是!微臣馬上照辦!”

  藤編廠的官員馬上找來幾個師傅。

  幾個師傅一來,就跪下說:“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趙皇帝說:“師傅們,平身吧!”

  師傅們說:“謝皇上!”

  等幾個師傅站起來,小趙皇帝說:“朕需要制一種新武器,這種武器要上天,我們的人也要上天。下地的時候,很多東西,都不經摔。人在裡面,振動太大。你們的藤編,在落地的時候,就沒有這樣的情況,人在裡面,摔下來就不會受到傷害。”

  小趙皇帝在這裡說,藤編師傅就像在聽神話。皇帝是天子,就是老天爺的兒子,上天怕什麼?只是說要編藤編,這與自己的專業是對口的。

  小趙皇帝又說:“朕準備編的叫吊籃。寬四尺,長六尺,高三尺。”

  一個師傅說:“這麼大呀?”

  一個師傅說:“聖上要這麼大,就編這麼大!再大與再小,道理是一樣的,都是要筋骨把他撐起。大東西,用的藤條就要粗。如果藤條不夠粗,還要幾根來增加它的粗細。小的就需要把原料破開劃小。聖上考慮到上面摔下來,受不了,就需要在底部增加一道底邊。就像背篼的底部加那個底子一樣。我們這個吊籃的底子還要加長。下地的時候,首先撞的底部,人在裡面受振動就小。”

  小趙皇帝說:“師傅,你說得很對,我們裡面要裝人裝油,還要裝炸藥,骨架要粗,四個角要吊繩子,上面的四條邊也要結實。”

  管藤編的官員說:“聖上還有什麼要交代的?”

  小趙皇帝說:“就是尺寸就按寬四尺,長六尺,高三尺。具體做法就按剛才這個師傅講的辦。”

  管藤編的官員說:“聖上已經說了,關鍵是承受得了重量,經得起摔。現在大家就去干吧。”

  小趙皇帝見吊籃已經不是問題了。就離開了藤編廠,到雨布廠。雨布廠的已經是小塊縫製已經完成,進入拼縫大塊的階段。現在自己也可以不需要考慮。

  小趙皇帝就到紅爐房。

  自從自己“發明”了螺絲,使用範圍一下就擴展了。大大小小的絲攻,絲母製造出來。這又為以後的機械製造創造了條件。

  小趙皇帝一看,自己今天“最難”的油料的開關、空氣的開關。空心螺絲,都由小件師傅做出來了,打氣筒的空管也打出來了。

  還有打氣筒的空氣沒有軟管與儲油桶連接。軟管?乾脆用銅管,銅管稍微彎曲一下還是沒有問題的。

  小趙皇帝又到銅匠作坊。這裡曾經做過望遠鏡。幾個開始製作的師傅還評了軍功。聽說制銅管,在小趙皇帝把大小厚薄長短說清楚後,大家就馬上動手做起來。

  小趙皇帝想,如果沒有這裡的能工巧匠,自己想得再仔細,也是空想。

  他又想,還有什麼地方有沒有疏漏?在空氣的壓力下,油從儲油桶里壓出來,如果沒有燃燒的溫度,燃燒的火苗,恐怕油也不會燃燒?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上面做一個燃燒盤,盤的下面做幾個儲油室,上面放上棉紗,裡面放上石油。在盤的中間搞一個孔。下面的銅管接到這裡。點燃上面的棉紗,估計溫度到一定程度,再打開下面的油開關,噴灑的石油,就可能燃起更大的火。

  於是,小趙皇帝又到紅爐房做燃燒盤。

  忙了一天,小趙皇帝覺得很值得。如果樣樣自己去做,可能什麼也做不出來。成功不成功,現在不敢說,但已經有東西在那裡擺起了。

  回到皇宮,小趙皇帝洗了澡。用晚膳的時候,三個老婆都問起了熱氣球造得如何了?

  小趙皇帝說:“只有把它組裝上,試了才知道。”不是他謙虛,他在穿越前,真正的熱氣球,自己都沒有看見,不是造出來,組裝起來,飛起來,自己還不敢吹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