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書生唱到:“出城玩耍畫中游,生死兇險美人救。蒼天驅使嬌娘到,叩謝岳父賜佳偶。”

  書生就在章老漢家中養傷,秀花殷勤服侍,郎才女貌,男女雙方都十分滿意。

  一天。章老漢與女兒秀花上山去打獵。十幾個匈奴前來搶劫。

  匈奴人唱:“世上難把公平說,漢地氣候美,土地真真肥,漢人穿綾羅,家家糧食多,戶戶有房屋,處處用具多。我們匈奴事事差,牧草希希拉,牛羊無嘎嘎,豐年勉強飽,災年虧欠大。”

  又一個匈奴人唱:“漢人那有匈奴惡,駿馬彎刀去搶奪。糧食家具全都要,男人女人捆一坨。金子銀子真真好,綾羅綢緞趕快抱。吃喝使用都具備,奴隸家中幹活好。殺人放火平常事,做個匈人不得了。”

  匈奴人闖進章老漢家,見王書生一人在家。把章老漢家中的鍋碗瓢盆,糧食衣服全部裝進口袋,丟上馬背。見王書生一人在家,先把他用一根繩子捆了,見他腿已經受傷不能走路,再給他一根木棒牽著他走。見他死死地不走,就用棍子狠狠地打,打了將他捆住一團,放在馬上馱走。

  書生知道章老漢父女就在附近,大聲喊“救命!”

  章老漢父女聽到救命聲,急忙往家裡跑。

  秀花唱:“聽到王郎救命聲,家中出了大事情,可能匈奴來搶劫,王郎無力不得行。”

  章老漢唱:“以前老婦匈奴害,女婿嬌弱無力道。快抄近路攔強盜,舊仇新恨一齊報。”

  戲台上,章老漢、章秀花攔住強盜,一陣射箭,一陣拼殺,把匈奴強盜全部殺死。把書生搶了回來。

  王書生唱到:“光讀詩書沒有用,惡狼咬來會喊痛。匈奴搶去做馬牛,感謝恩人再造功。文化還要武功配,武力能把自己衛。從此刻苦學武功,文武雙全真正對。”

  後面演的是种師道的故事。

  演的是种師道奉皇上的命令修築邊境新城,突然西夏兵殺到,敵強我弱。种師道想出一條計策。命令部下悄悄潛出,偽裝成大宋的援兵,在西夏軍隊猶豫不決的時候,又派精銳部隊,衝進敵寨廝殺,不但解除了自己被敵人包圍,還打了一個大勝仗的故事。

  說明,只要敢於與敵人戰鬥,一個弱小的部隊,也可以用計策,戰勝強大的敵人。

  前面的一場戲是講的個人,不但要學文化,還要有武功。

  後面的戲,表現了只有不怕敵人,敢於戰鬥,才能出奇計,戰勝強大的敵人。

  小趙皇帝看演出結束,站了起來,用雙手鼓掌。全場的觀眾,見皇帝站了起來,也只得站起來,也不知道鼓掌是什麼禮節,全部向皇帝學習,鼓起掌來。

  小趙皇帝帶領自己的皇后,走向戲台,向演員握手表示祝賀演出成功。

  小趙皇帝站在戲台的中央講話:

  “大宋的臣民們:”

  “我們漢族,常常面對野蠻民族的侵犯。我們需要一種什麼精神來面對他們呢?”

  “我們需要一種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

  “我們需要一種善於鬥爭,善於勝利的精神!”

  “我們需要一種尚武的精神!”

  “可是,在去年,在金兵的進攻面前,我們領兵的統帥,拋下自己的幾十萬軍隊從前線逃跑回來。我們的軍隊,在與敵人打仗的時候,明明有天險河流,不守,一箭不放,跑了。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不守,投降了。有一條不能突破的天險河流,聽到敵人的鼓聲,十幾萬軍隊就逃跑了。歷史上漢族還沒有出現這樣的事例,竟在我們大宋出現了。這已經是我們大宋的歷史恥辱。我們缺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我們缺少善於鬥爭、善於勝利的精神。我們缺少尚武的精神。這些精神是需要培養的。”

  “戲劇就是培養民族尚武精神的一個好的形式。”

  “我們禮部,最近為戲劇成功下了不少力氣。我們要表示感謝!有功的人士還要評功。”

  “其他的戲劇,朕就不準備審查了,你們禮部認為可以,就去演,到基層的軍隊去演,到民眾中去演。”

  禮部的官員喜氣洋洋,皇帝已經通過,幾個月的力氣沒有白費。

  五月二日晚上,小趙皇帝親自寫了一個向吐蕃進軍的命令。

  向吐蕃進軍的命令

  寧夏前線各部隊:

  在安排好在寧夏的駐軍後,立即向吐蕃前進。現在的氣候,和吐蕃四分五裂的局面,正是我大宋統一吐蕃的良好時機。

  一、原洛陽部隊,要在部隊挑選身體強壯的士兵軍官三萬。帶好充足的武器彈藥,充足的銀兩,適當多帶馬匹,在西寧聘請帶足翻譯,包括與地方官員做翻譯的人員,帶上地方官員,在當地找好幾名熟悉道路的人員,在王勇將軍帶領下,騎馬直接向邏些前進。在解決了地方部族武裝,建立了各地方政府後,留一萬到一萬五千人在當地駐守,其餘軍隊向西寧方向修路。

  二、青海附近軍事行動由吳革將軍,呂好問少宰負責。

  三、行政區劃:青海附近的黃頭回紇、阿柴、脫思麻的地方,與原來的西寧府一起,建立青海路。西寧為首府。

  藏布江的河谷地帶,和中江河谷等地建立藏布路。以邏些府為首府。在中江河谷,找一個地方建立中江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