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裡,我們要敘述在另一邊發生的事情。

  在“西京危機”一章我們知道小趙皇帝安排了同知樞密院士許翰、京城保衛戰總指揮部御駕親征辦公室秘書王勇去守西京洛陽。皇帝任命許翰擔任西京留守使、王勇擔任西京留守副使。在開封保衛戰中,洛陽還派出了三萬的勤王之師。小趙皇帝帶走了兩萬,給洛陽留了一萬讓他們回了洛陽。

  在小趙皇帝帶北伐軍走後,大宋的軍工廠還是在繼續生產。當然這些武器,首先要裝備京城開封的部隊。在京城開封部隊裝備完成後,排在第一位的是西京洛陽。它的名稱包含了一個“京”字。所以,洛陽的軍隊最先裝備了新式武器。洛陽的士兵,有一萬人參加了京城保衛戰,又帶回了小趙皇帝在京城的作戰經驗。王勇又由於受小趙皇帝在京城保衛戰總指揮部重視戰法研究的影響,對前線傳回小趙皇帝的北伐軍打仗的經過進行總結。洛陽的軍隊就按小趙皇帝要求的訓練測驗方法練基本功。按小趙皇帝的打法進行演練。洛陽的軍隊成了大宋訓練最好的軍隊。

  我們知道,李綱與許翰在以前就是觀點相同的朋友。許翰寫信告訴李綱,洛陽軍隊的訓練過程,希望以後能夠有機會讓洛陽的軍隊有實戰的考驗。聽到小趙皇帝已經滅亡金國的消息。許翰希望能夠在洛陽調五六萬的軍隊到西夏前線。李綱與种師道商量,乾脆讓洛陽的軍隊調六萬人到與西夏接壤的永興軍路、秦鳳路。在小趙皇帝打西夏的時候,形成南北夾擊的形勢。小趙皇帝帶領的軍隊還在路上的時候,王勇就帶領六萬洛陽兵到了西夏邊境。二十一日獲得了通過太原連夜傳來小趙皇帝已經打下黑山的消息後,王勇就開始對西夏的東南角的夏州開始了進攻。

  西夏皇帝的侄子李文在白馬城休息了幾個小時,就繼續向西夏的京城興慶府前進。他知道,自己幫大宋皇帝帶給西夏皇帝--自己的叔父的信,應該到了西夏皇帝的手中。現在是戰爭時期,一切與戰爭有關的信件,一定要迅速處理,沒有人敢於打埋伏,把信藏起來。

  又走了好幾個時辰。李文走到興慶府。現在興慶府的城門,已經進入戰時管制時期。城門,即使現在是白天,也關起來了。

  李文站在城門前,大聲吼“開門!我是黑山守將李文!我是黑山守將李文!”畢竟西夏國也不大,李文將軍也比較有名。城樓上的將軍,看確實是李文,又沒有多的人,就放下吊橋,讓李文進了興慶府。

  正文 第五十二章 王勇將軍

  西夏由於兵力不足,進行了收縮。沿西夏與大宋交界的兵力,也撤到城裡。原來大宋的守軍,不是朝廷下命令,是不敢主動進攻西夏的。他們是真正的守軍。

  四月二十一日上午,剛剛撤到了夏州沒有幾天的西夏兵,看見大宋軍隊,今天竟包圍了夏州。感到很奇怪。西夏的守將決定要主動出擊。

  王勇的洛陽兵,可不像小趙皇帝的軍隊,全軍不管是步兵、炮兵、騎兵全部都有馬騎。他只能集中洛陽的馬匹湊了一萬匹馬,用來集中使用。騎兵的使用,就是戰場上那裡出了抵抗不住,用騎兵去堵住。防止戰場發生有利於敵人的變化。

  王勇在部隊的後面的一個小山包上,正在用望遠鏡觀察敵情。見敵人已經打開城門,騎兵已經出城。命令旗語兵,揮舞綠旗。前面專門有觀察指揮旗變化的。看見敵人已經出城,自己的指揮旗命令的是,打開包圍圈讓敵人衝出來。大宋兵前面的步兵,忙向兩邊跑去。西夏兵的將軍哈哈大笑:“大宋兵還是這樣窩囊。見到我們的騎兵就跑。”

  正在向前沖的西夏騎兵,突然發覺不對勁,他們前面的騎兵倒下一批,補上去,第二批又倒下了。第三批補上去,又倒了。不像原來與大宋打仗,開頭是萬箭齊發,後來箭就跟不上,西夏的騎兵就可以趁虛而入進攻了。大宋軍隊如果不是靠他們的營寨,往往要打敗仗。現在大宋步兵的箭第一次並不多,但是以後不斷線。大宋步兵逐步後退,退得很快。

  王勇從望遠鏡里清楚地看到西夏騎兵全部出了城,後面沒有騎兵了。命令揮舞紅旗。

  轟隆轟隆的炮聲響了。西夏南部邊境的西夏兵,還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場景。難道是晴天打幹雷?都抬眼往上面看。這一看,就中了道了。頭上的炸藥包在空中爆炸了。大家的眼睛都不看見了。

  大宋兵開始拿出話筒喊話了:“西夏的士兵兄弟們,你們被包圍了。現在眼睛不看見,還打啥子仗,投降吧,我們大宋優待你們!”

  “現在眼睛不看見,怎樣打仗,投降吧,我們大宋朝優待你們!”

  西夏兵也是無可奈何,哪個打過這樣的窩囊仗,紛紛丟下武器,投降了。

  那些以前打過仗的大宋士兵,心裡說不出的愉快,還有這樣輕鬆的打仗?

  大宋兵按事先規定的,都拿出自己的水囊,用水與西夏兵和他們的戰馬洗眼睛。

  這一幕,讓城內沒有出城打仗的西夏兵看得目瞪口呆。這可是英勇善戰的一支騎兵部隊,竟這樣快投降了。

  大宋對夏州的包圍又一次合圍了。

  大宋士兵又一次拿起話筒喊話了:“城裡的西夏兵兄弟們,你們被包圍了。金兵那樣強大都滅國了。投降吧,我們大宋朝優待你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