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來侵犯別人就是要別人侵犯自己。現在大宋懲罰夏國的戰爭已經開始,不要怪大宋無情。

  亞聖孟子說:“天下終究要歸於一。”

  韓非子也說:“天下終究要統一。”

  天下靠誰來統一?不能靠野蠻民族的血腥屠殺來統一。分裂意味著不休的戰爭。環顧天下,有那一個國家,那一個民族,有漢族這樣具有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明積澱。有那一個國家有大宋這樣具有先進的國家制度,先進的科學、先進的技術,發達的經濟,眾多的勤勞富裕的人民。統一天下,實現和平,造福人民的重擔,天然地落在我大宋皇帝的身上。

  為了減少戰爭損失,朕建議陛下認清形勢。號稱:“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的金國的數十萬大軍,在朕的大宋軍面前,簡直就是摧枯拉朽,所向無敵。

  只要陛下交出土地,為天下統一做了貢獻,我們朝廷可以予以陛下封候封公。讓陛下及其子孫安享幸福富貴。

  大軍已至,時不我待。有言曰:識時務者為俊傑。望君識之。

  大宋皇帝:趙桓

  靖康元年四月二十日

  小趙皇帝把信寫好,叫宦官去通知呂好問、吳革來一下。在呂好問吳革來後,小趙皇帝對他們說:“我們到西夏來已經打了一仗了,我們不能不宣而戰。朕這裡與西夏皇帝寫了一封信,讓他交出國土,為統一天下做貢獻。朕把你們叫來,希望你們把這個信看了,看有沒有需要修改的、補充的,我們把信完善一下。”

  呂好問看完信遞給吳革看,吳革看了。

  呂好問說:“聖上,你這一封信,我看很好,臣沒有補充意見。”

  吳革也說:“臣也認為皇上的這一封信寫得很好,臣沒有任何補充的。”

  呂好問說:“信怎樣送到西夏皇帝的手上呢?”

  吳革說:“這裡西夏駐軍的將軍,叫李文,他是西夏皇帝的侄子,讓他去送,肯定可以送到西夏皇帝的手中。”

  小趙皇帝說:“好!馬上把李文將軍喊來,朕與他談一會話。”

  李文來了。李文說:“敗將李文叩見大宋皇帝,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趙皇帝說:“李將軍,平身吧!朕把你叫來,朕這裡寫了一封信。一封給西夏皇帝的信。朕知道你是西夏皇帝的侄子,朕把你叫來,就是希望你去送信。你知道,有一句話,叫“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這次女真十幾萬大軍打到了開封城下。從正月七日我們與他們正式開打。到正月十六,東西路軍的主力就被我們大宋軍隊消滅了。正月二十,我們大宋軍隊北伐,現在是四月二十。三個月,我們就滅亡了金國。”

  “你們西夏,以前與大宋雖然多次打仗。但在我們與金國打仗時,我們還是友好國家。我們打金國也是被迫。你們先就派了五萬人來打我們。結果被我們打得大敗。我們把幾千傷兵送給你們。你們國家就應該吸取教訓,我們大軍一走,你們就派十萬大軍進攻我們的雲內州、奉聖州。結果被我們大宋全部消滅。我們忍耐是有限度的,當然要懲罰你們。”

  “古人孟子說:‘天下終究要歸於一。’韓非子也說:‘天下要統一’。孔子說:‘天下為公。’是說天下不是哪一個人的,哪一個家族的。只有統一,才不會打仗,老百姓才會過好日子。這些道理朕的信已經說清楚了。如果西夏皇帝交出土地,我們可以以他對統一有貢獻,封他為候或者封為公,讓他和他的子孫過上好日子。如果認不清形勢,我們馬上就要打過去了。”

  “你去送信,事成以後,我們以後還可以讓你繼續當將軍。如果你的叔父一定要與大宋打,你就說信是我們強迫你送的就行了。”

  李文說:“好!我一定把信送到我叔父手中,爭取讓他看清形勢,交出土地,實現統一。”

  小趙皇帝說:“朕希望你辛苦一下,今晚就走。送到西夏的驛站用八百里加急的形式,即時送到他手上。”

  李文說:“是!我馬上就出發!”

  小趙皇帝把信交給李文,又派宦官叫吳革去安排。

  在夜色中李文騎著快馬,出了大宋軍隊的宿營地,向南疾馳。

  二十一日上午西夏皇帝乾順前後接到了黑山失守和大宋皇帝的信。事關重大。乾順馬上召集眾大臣開會,討論大宋皇帝的信。

  宦官讀了大宋皇帝的信。引起了朝廷兩派的爭論。

  一派說:“金國的女真騎兵,可以說天下無敵。被消滅在開封城下。大宋皇帝正月二十齣征,到四月二十,三個月之內,滅亡了金國。現在大宋又攻破了西夏的北部邊境城市黑山。現在他們也是騎兵,很快就有可能到西夏京城興慶府。惟今之計,只有交出土地,讓大宋統一,才能使西夏王室獲得較好待遇。如果兵臨城下只有投降了。什麼較好待遇就全部沒有了。”

  另一派是當權派,認為西夏曾經也面臨滅國的危險,還是化險為夷。為今之計,應該像上次一樣。一面堅決抵抗大宋的侵犯,一面向西遼求救,告訴他們唇亡齒寒的道理。讓西遼幫助西夏抵抗大宋。

  一派說,應該追究兩次攻打大宋的責任,不然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危險局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