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西夏投靠了遼國。有一次,西夏侵犯大宋,反而被大宋打得要滅國了。遼國派人來調解。大宋又打不贏遼國,所以大宋答應了遼國的調解。金國打敗了遼國後,金國又要西夏按對遼國的關係辦。即投靠遼國。他們都需要有一種互相支援的義務。所以,西夏的暗探發現大宋的軍隊進攻金國,立即派兵支援金國。那知道,西夏剛派騎兵五萬幫助金國打大宋軍隊,就被大宋軍隊打得大敗。三四萬騎兵狼狽逃回西夏,現在大宋又把傷兵送回來,真是痛苦。

  晚上,秘書又進來報告,龐虎將軍求見。小趙皇帝叫他進來。龐虎報告小趙皇帝,送與各縣的信,都送到了。他們都同意投降。明天上午將到呼和浩特城集中。

  小趙皇帝說:“龐將軍,辛苦了,你立了一功。”

  龐虎將軍說:“聖上,小將還有一事相求。”

  小趙皇帝說:“龐將軍,但說無妨。”

  龐虎說:“聖上,他們與小將一樣級別的軍官,人人都有一個望遠鏡。小將也希望有一個。他們告訴小將,這望遠鏡是聖上發明製造的,只有聖上才有。所以小將求聖上與小將發一個望遠鏡。”

  小趙皇帝說:“哦,這個要求,可以考慮。”

  小趙皇帝又問:“龐將軍,你可不可以談一下你為什麼要投降?”

  龐虎將軍說:“我家住在燕京的龐家莊,我們祖祖輩輩都是漢族。我的爺爺、我的父親都告訴我,不要忘記了我們是漢族。不要忘記了我們漢族話,不要忘記了我們的風俗習慣。我們漢族是比周圍那些民族更先進文明的民族。”

  “我被遼國抽丁去當了兵。在打蒙古、打女真的時候立了功,我的官職逐步提升。我們漢族都想回到大宋,大宋的老百姓生活富裕。大宋又是我們漢族的政權。那知道我們與女真打仗打敗了,全軍投降金國。後來燕京回到大宋,我在金國,我又與我的家人各是一國,心裡真不是滋味。當我看見大宋軍隊包圍了我們,確認真是大宋軍隊後,我馬上決定投降。回老家的機會來了。如果自己把機會搞丟了,才真不划算。”

  “王文!”

  “奴才在!”

  “你把朕的望遠鏡給龐將軍!”

  “是!”

  龐虎將軍手裡拿著望遠鏡歡歡喜喜地告辭了小趙皇帝,走了。

  二十九日早上,小趙皇帝叫上呂好問、吳革騎上馬出來走走。小趙皇帝指著這裡的平原說:“你們看,這是多麼好的平原啊!這裡離黃河不遠,又可以引黃河水灌溉。在還沒有來之前,朕就計劃要在這裡開荒。通知太原府準備犁頭,通知燕京準備犁頭。我們大宋有許多農民沒有土地,願意來的,我們要分配土地。還有,這裡的民族,他們靠遊牧,靠打獵。哪裡有種莊稼可靠。”

  “最近朕腦子裡儘是在想怎樣統一融合這些民族。統一融合這些民族要靠土地,靠策略,靠政策。如果我們不能統一融合這些民族,我們漢族還有大的災難。他們是遊牧民族,從小就騎馬。他們需要打狼,需要打野獸,從小就用弓箭。我們漢族是農耕民族,一對一的幹起來,那裡是他們的對手。他們一遇到天災,就看到我們漢族地區老百姓富裕。那裡有糧食,那裡有金銀,就想到到漢族地區去搶劫。我們只有把他們全部變成了漢族人,讓他們過上與漢族一樣的富裕生活,有天災人禍,官府就來救濟。他們才能改變幾千年來到漢族地區搶劫的壞習慣。”

  呂好問說:“聖上真是高瞻遠矚啊!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對歷史作出大貢獻。聖上說,怎樣干,才能融合這裡的少數民族。解決我們漢族長期存在的危機。”

  小趙皇帝說:“朕只是一個設想。假設我們把金國打下來,統一了。我們本來要優待這裡的老百姓。在表面,我們的政策偏偏不優待少數民族,我們改為優待漢族。漢族人在這邊疆區域,假設我們給漢族十年優待,稅收減半。漢族人沒有土地,我們給每一戶分五十畝土地,三年不完稅,七年稅收減半。這裡的少數民族當然不滿意了。我們給他們留一條路,如果要想少交稅,學漢語,當漢族人。不管哪個申請當漢族人,我們都批准。但要會漢族話!穿漢族衣服。如果想學漢語,又不會,我們政府專門辦漢語學校,免費教他們。要土地,可以,必須到我們指定的地方去住。我們把他們安排到漢族裡面一起住。我們給他們房屋。他們穿漢族的衣服,說漢族的話,與漢族一樣種莊稼。要不了一輩兩輩人,他們就是漢族人。”

  小趙皇帝還說:“至於那些頑固不化的人,就是不願意當漢族人。在人數少的時候,我們就採取強制手段,把他們分散到漢族地區,給他們衣服,給他們房屋,給他們土地,給他們糧食,減免他們的稅收。讓他們過真正好的生活,只是要他們變為漢族人。”

  吳革說:“這真正是仁者愛人的政策,是強迫少數民族老百姓過好日子呀!”他邊說邊笑起來。吳革又說:“我們漢族的老百姓,肯定有許多人往邊疆地區跑。”

  小趙皇帝說:“朕正是需要這樣的效果,他們想這裡的土地,來了我們就分土地,分房子。漢族人多了,土地開闢多了,我們的糧食就多了,以後的稅收就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