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仗,好像大宋兵走累了,休息一會的樣子,就解決了。

  小趙皇帝要呂好問派了幾個官員,吳革派了一千將士。

  小趙皇帝與他們安排了。那一千大宋兵分成三份,二千投降過來的漢族兵也分作三份,把守城的士兵問題解決了。明天,再由這些官員帶兵到附近那些跑了官員的縣城去,把地方政府建立起來。這裡的金兵乾脆派人送他們到京城去。

  呂好問把官員宣布了後,當場填寫了吏部的官員委任狀。

  十五萬軍隊,除了進城保衛皇上二千人,其餘全部在城外駐紮。

  侍衛也按時換班守夜。宮女們也按皇宮一樣服侍皇上的生活起居。吃飯也四菜一湯。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

  第二天,大宋的北伐軍隊一早就出發。

  又走了三天,一路的縣城州府沒有金兵,只是這裡的官員都跑了。呂好問派官員建立地方政府,吳革派將士進行守衛。恢復大宋對這些地方的治理。

  正月二十五,大宋北伐的軍隊到達邯鄲城下,金兵在邯鄲住有兩千人。邯鄲的城牆,護城河比開封稍差一些。小趙皇帝與吳革在城外繞邯鄲城看了一圈,吳革建議用圍三缺一的戰術。

  於是大宋三面圍城,獨留北面。

  大宋軍隊,還是先進行政治攻勢。話筒喊話:“金兵士兵們,你們被包圍了。你們的東路軍、西路軍到我們京城開封,全部被消滅了。現在投降,我們大宋皇帝優待你們。”

  考慮到城裡肯定有漢族士兵,話筒喊:“漢兵兄弟們,金兵的東路軍西路軍已經被我們大宋消滅了。你們不要為金國賣命,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盼你們歸來。投降就享受優待。”

  喊了一會,沒有動靜。因為裡面金兵與漢兵混合守城,所以沒有出城投降的漢族士兵。

  看沒有效果。小趙皇帝命令開炮。

  紅旗一展,三面城牆下面,大宋的良心炮一起開火。邯鄲城牆上一時血肉橫飛。見北面沒有大宋兵包圍,金兵就往北面跑。

  那些漢兵,跑著跑著,就不跑了,幾面城門就大開,丟了武器,出城投降。

  那些金兵,以為大宋只是為了把他們趕走,故意留的北方不打。走著走著,看漢族的士兵已經沒有了,全部是金國的士兵。跑了十幾里地,金兵坐下休息。氣還沒有緩過來,四下里話筒大聲地喊起了“金兵士兵們,你們被包圍了,投降吧!大宋優待你們!”

  金兵已經被大炮打得嚇破了膽,巨大的聲音和血肉橫飛的場面是從來沒有看見過的。變相它又證明了東路軍、西路軍被消滅的事實。開始有士兵摔下武器投降,接著大家都傳染了,金兵全部投降了。

  大宋部隊馬上就像京城收散兵一樣,邊接受漢兵的投降,邊派大宋北伐的士兵當軍隊的軍官,投降接受完畢,新軍隊即組織完畢。

  呂好問馬上就派地方官員,寫委任狀。邯鄲很快就完成了接收。

  大宋北伐軍把金兵俘虜兵押到邯鄲,由當地地方政府官員進行教育。留下兩千大宋兵,留下幾門炮,一些火藥。加之收編的投降漢族兵五千,邯鄲有大宋守軍七千人。

  做完這些事情,大宋北伐軍隊繼續前進了幾十里,才宿營。

  小趙皇帝一路坐大車前進,真有旅遊的感覺。早晚在馬車裡有火烤,出來的伙食也不比皇宮差。他真有點後悔沒有帶皇后一起出來。白天氣溫已經開始回升,地里的雪也開始融化了。

  宮女們坐車,宦官們侍衛們全部騎馬。呂好問也坐著大車,其他帶著的官員,在開封全部進行了騎馬訓練,也騎著馬。每天一百多里的路程,一路也顯得很輕鬆。

  又走了兩天,到達離信德城二十里的地方住下來。第二天早上包圍信德城。知道城裡只有五百金兵,四千漢兵。先幾十個話筒沿著信德城一陣宣傳,等了一會,就有幾個城門自己打開了,有漢兵出來投降。

  小趙皇帝見還有幾個城門還沒有開,命令一個地方對準城牆打兩炮,城牆上是血肉橫飛。又用話筒喊話,等了一會,全部城門都打開了。

  留下了地方官,留下了一千部隊,邊接受漢兵投降,邊整編部隊。金兵的投降士兵站到一邊,由地方政府派人教育。信德城的問題就解決了。

  解決了信德城,北伐軍當天又繼續前進了一百里。

  正月二十九,在前進了一百多里後,大宋軍隊在離慶源(河北趙州)十里宿營,第二天早上包圍慶源。慶源據說也只有五百金兵,三千漢兵。

  根據信德城的經驗,也先在四周用話筒進行喊話。一會,裡面金兵和漢兵就打起來了。見這個樣子,小趙皇帝下令對準城門與吊橋的夾角轟擊,城門也炸爛了,吊橋也炸下來了。大宋兵衝進城裡幫助裡面的漢兵殺仗。還好,大宋投降金兵的軍隊,由於金兵沒有服裝,還是穿的大宋的軍裝,進城的大宋軍隊,很好認金兵。進城的大宋兵,對準金兵就甩手榴彈。戰鬥很快結束了。抓獲金兵俘虜與傷兵二百多人。金兵死亡二百多人。

  大宋的北伐軍,改變了沒有人死亡的記錄。死亡五人,受傷二十多人。城內的漢兵也死亡一百多人。

  小趙皇帝進城,宣布城內死亡的漢兵,按大宋陣亡士兵對待。漢兵軍官繼續任職。

  輕源城呂好問派了地方政府官員。吳革派了五十個士兵作為政府官員的衛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