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种師道見金兵大部已經投降,連忙派人從來的渡口坐船回開封報捷。

  接到南北戰場的捷報,小趙皇帝下令全城的城門大開。並派宦官們到全城傳播勝利的喜訊。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準備北伐

  這一仗,大宋軍隊死亡五十五人,受傷二百多人,全殲金兵六萬三千人。繳獲戰馬九萬匹(因為金兵騎兩匹,投降金兵的漢兵騎一匹)。投降的漢兵三萬人,投降的女真兵與傷兵二萬八千人。與傳統的“殺人三千,自損八百”都沒有辦法比。簡直有點像美軍的“零傷亡”。

  小趙皇帝雖然昨晚基本沒有睡覺,現在許多事情,也不敢睡覺。自己帶著李德全王文與侍衛,趕到青城寨,召集李綱吳革种師道一起來開會。

  會議決定了如下事項:

  一、對投降金兵,現在投降回來的原大宋兵,軍官一律解職。由兵部派人審查,問題不大的學習後再放人。主動投敵的,按軍法處理。士兵打散分配到各部隊。

  二、對女真的軍官,集中關押。讓他們脫離士兵,組織他們學習。

  三、對女真的士兵還是讓他們學習漢族的語言,道德觀念,風俗習慣,為統一金國做準備。

  四、繼續對北方實行消息封鎖,不對外面宣布京城保衛戰的巨大勝利,防止金兵逃跑,爭取在大宋境內全殲金國侵略軍。

  五、大宋的京城開封的軍隊,原來六萬,後來收集散兵九萬,种師道的勤王軍隊一萬五千,李回部見皇帝已經打勝仗向京城靠攏一萬五千人。西京洛陽派了三萬勤王軍隊,另外其他地方又來了五萬勤王軍隊。現在有軍隊二十六萬。加上這次投降回來的三萬漢兵,共有二十九萬人。

  用六萬人守京城,兩萬人守黃河南岸,十五萬人北伐,其他地方的五萬勤王部隊在京城訓練一個月,再回原來住地,洛陽回去一萬人。

  六、金兵女真人俘虜押到城南軍營,由勤王部隊暫時看管。

  七、馬上把金兵的死人,郭藥師的死兵掩埋,防止瘟病流行。

  八、派人通知已經到路上的勤王部隊回原地駐防,預防各地出現兵力空虛。

  會議結束,小趙皇帝,叫人還是把完顏宗翰的屍體找到,與完顏宗望金兀朮一起安葬。說完帶著一行人回皇宮。回到皇宮倒頭就睡。

  小趙皇帝睡了一個半時辰就醒了,想到京城保衛戰總指揮部看有沒有什麼事情要處理。另叫了一批侍衛,還是穿上書生服裝,騎上馬,走到大街上。今天的街道,太擁擠了。北城堅壁清野的老百姓要回家,正在成群結隊的通過開封城。那知道金兵的俘虜兵下午也要押到開封城南的軍營。城裡的老百姓正需要慶祝勝利,又是元宵節。聽說金兵的俘虜要從城裡過,家家戶戶全體出動看俘虜。小趙皇帝也沒有辦法前行,只有也看熱鬧。

  看了一會,小趙皇帝看人太多,叫一個侍衛到開封府通知府衙的全體差人出來維持秩序。另外通知南城城門的守衛勸通過城裡的回家的老百姓繞道回家,或者明天回家,說明城裡太擁擠了,要防止踩踏事故。說完自己乾脆回皇宮去了。

  城裡到處是爆竹聲,壓抑的京城現在才像過年。

  回到皇宮,小趙皇帝叫皇宮的御膳房今天多增加一些菜,特別一點過元宵節。

  小趙皇帝回到皇宮,皇后十分高興,吩咐把火盆再增加幾個。

  回到皇宮,也沒有事做,只有烤火。穿越前,還可以看電視,看新聞,看電視連續劇。沒有辦法,小趙皇帝只有給皇后來講故事。先講一段梁山泊與祝英台。

  開頭宮女們,宦官們還站著聽,後來都端上板凳圍著火盆坐著聽。

  小趙皇帝反正現在沒有書籍可以參考,梁山泊與祝英台的故事,現代的人又編了不少版本的故事,他乾脆來個大雜燴,自己添鹽加醋,力求把故事說生動一些,忘了的自己編一些補足。

  正在講祝英台從家裡面出來去求學,在路上碰到梁山泊。朱皇后的堂妹朱慎來了。朱皇后連忙起來招呼,小趙皇帝點點頭,表示招呼。

  朱慎說:“小妹與皇帝哥哥請安!”

  小趙皇帝說:“請坐!請坐!”

  一幫宦官宮女也坐到那裡,這不是與皇帝平起平坐了?不過因為大家習慣了,皇后、小趙皇帝沒有說。今天又是小趙皇帝講故事,大家想聽,故而坐下來。小趙皇帝也不知道皇帝的禮儀,現在忙於打仗,顯得更隨便。

  朱皇后知道小趙皇帝肯定已經不認識朱慎了,介紹說:“皇上,這就是臣妾的堂妹朱慎。”

  聽了朱皇后的介紹,小趙皇帝點點頭。倒是朱皇后的妹妹吃了一驚,難道小趙皇帝不認識自己了嗎?難怪,在大街上,他曾經看到自己,一點招呼的樣子也沒有。太子宮的宦官與宮女們都知道小趙皇帝摔了一跤,原來許多事情,許多人都忘記了。如果小趙皇帝有不認識的人、不知道事,都主動介紹。

  朱慎坐下來,就有宮女要求皇上繼續講故事。皇后也說:“皇上,繼續給我們講吧.”

  小趙皇帝對朱皇后的堂妹,僅僅現在才認識,自然沒有話可說,就繼續將梁山泊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的發展,祝英台私定終身,後來回家父親將祝英台許與馬太守的兒子,梁山泊探望祝英台以及回家去世,祝英台在出嫁的路上探望梁山泊的墳墓,梁山泊的墳墓打開,祝英台跳進墳墓,到變為蝴蝶。拉拉雜雜邊講邊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