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趙皇帝把鏡片放到皇后的眼前,叫皇后看:“奇怪,遠處的東西,放大了,好像到了面前。”

  皇后對小趙皇帝說:“皇上,這是什麼東西?這麼新奇!”

  小趙皇帝說:“這叫望遠鏡。民間不是有千里眼的故事嗎?這雖然不能看千里,看十幾里還是可以的。”

  小趙皇帝問李德全:“小李,我們後苑造作所有沒有打銅器的工匠?”

  李德全回答:“皇上,打銅器的工匠有啊!”

  小趙皇帝把鏡片重新整理了一下。把已經挑選的鏡片與它那相同的鏡片挑出來,用紙包好。再把其餘的包起來。給王文說:“去與朕保管起來。”

  “走我們到後苑造作所去!”小趙皇帝帶著李德全,侍衛們看見也立即跟上來。

  後苑造作所騎馬很快就到了。李德全帶領皇上到銅匠那裡,問:“你們哪個打銅器打得好?”馬上有幾個銅匠走過來,問:“要打什麼?”

  李德全介紹:“這就是我們的皇上。”

  “啊!皇上?”銅匠們慌忙跪上,叩頭。“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趙皇帝看了李德全一眼,對工匠們說:“這個地方灰很多,大家快起來!”

  一個年紀大一點的工匠,可能是工匠的頭,趕忙問:“聖上,要打什麼東西?”

  小趙皇帝說:“朕準備打造這樣的東西。”邊說邊畫。“先打兩個銅的小圓筒,這樣長,後面把這兩片鏡片包到兩頭。”

  因為他邊說邊畫,工匠很快知道了皇上需要東西的大小長短,製作形狀。皇帝愛制新東西的事情,已經傳遍了後苑造作所。因為有這些東西,所以打敗了城外的金兵。銅匠們已經很清閒了,小皇帝並不愛制金銀銅器的東西。現在找上門,大家還十分高興,說不定就是為了打仗出力。

  “聖上,這個東西什麼時候要?”

  “朕想明天早上就要。”

  “好,我們就是加班也要儘快搞出來。”說完,老工匠馬上分配任務,安排打造。

  小趙皇帝說:“好,大家忙,朕走了。”說後就走出來。

  出了後苑造作所。小趙皇帝沒有直接回皇宮,而是到了兵部京城保衛戰總指揮部。

  吳革還在總指揮部。小趙皇帝把吳革找來,商量問題。小趙皇帝說:“朕想了一下,我們打金兵西路軍,是不是按預定的幾個方案把部隊演習一下。”

  吳革說:“這樣很好。軍隊演習熟練了,上戰場就更有把握。”

  大宋的京城開封的軍隊,原來六萬,後來收集散兵九萬,种師道的勤王軍隊一萬五千,李回部見皇帝已經打勝仗向京城靠攏一萬五千人。西京洛陽派了三萬勤王軍隊,另外其他地方又來了五萬勤王軍隊。現在有軍隊二十六萬。

  為了保守消息,洛陽上面收了的船夜晚向京城開封黃河段放了一百多艘船,在黃河南岸的開封渡口西邊河灣處隱藏起來。下游也收集了一些船在黃河南岸開封渡口的下面找地方隱藏起來。預備金兵到黃河渡口,開始渡河,大宋軍隊上下游也開始渡河。金兵渡河到一半的時候,黃河兩岸一起對金兵實行包圍。

  這次從北方報來金兵人數也是估計的六萬。如果大宋兵從金兵已經半渡的時候,發動南北一起包圍金兵,各十三萬人對三萬人的金兵,是有能力消滅它的。

  明天演習的事情就由吳革進行通知,指揮。

  到了晚上。小趙還沒有睡,望遠鏡就由後苑造作所送到了宮中。小趙皇帝一看其製造工藝真是漂亮。看一個自己親手試驗到變成真的望遠鏡,在沒有穿越前,即使自己有什麼設想,也很難變成實物。望遠鏡好像在清朝才在軍隊使用,自己提前了幾百年。

  第二天(靖康元年正月十三)。小趙皇帝將望遠鏡用木盒子裝了。帶著李德全王文與眾侍衛,在兵部匯集李綱吳革种師道,在青城寨的寨門上觀看演習。

  吳革一聲“出擊!”,紅旗一展。四面的軍隊一齊出動。原野上塵土飛揚,一會,就形成了一個大包圍圈。

  小趙皇帝把望遠鏡從木盒中拿出來。對面十幾里的大宋兵就來到了面前。有一個士兵蓄著鬍子都可以看見。

  他把望遠鏡拿給种師道看,說“種老將軍,請看這個東西。”

  种師道接過望遠鏡,問:“聖上,這是什麼東西?”

  小趙皇帝說:“這叫望遠鏡。在戰場上可以看很遠的東西,對了解戰場形勢,指揮作戰,十分有好處。”

  种師道把望遠鏡拿過來,說:“剛才還很小的人,現在這麼大了?神奇!真的很神奇!如果我們的軍官有了這個東西,哪裡敵人很猖狂,我們的士兵抵不住了,馬上派兵過去,打敗仗的時候就少了。”

  吳革看一向穩重的老將軍都在說神奇,說:“聖上什麼東西這樣好?小將看一看!”种師道把望遠鏡遞給吳革。吳革看了看現在的陣上,“敵人”的騎兵開始進攻了。吳革把望遠鏡暫時伸到一邊,對舞旗幟的士兵說:“舞綠旗!改變陣形。”舞旗的士兵揮舞綠旗。信號一發,逐一傳達過去。“好!我們的士兵正在改變陣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