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走過景福殿、延和殿,走過後宮大門,就進入延福宮。太上皇也仍然居住在他原來的寢宮。皇帝新搬進皇宮,也住在延福宮內。從崇政殿,到延福宮也走不多遠的路,就到了皇帝的新居。

  一聲“皇上駕到!”,皇后就帶著一幫人出來迎接。大家跪在地上,皇后說:“臣妾恭迎聖上!”眾宦官,宮女齊聲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小趙皇帝想:“沒有辦法,大宋的禮儀制度是這樣,我也沒有辦法改變,唉。入鄉隨俗吧!”

  小趙皇帝一看,還是太子宮的原班人馬,笑了,說:“還是我們太子宮的一班人馬,哈!哈!大家隨便一些!隨便一些!”

  皇后帶著皇帝參觀新的宮室,皇宮比太子宮,那是更加富麗堂皇。趙佶的畫,趙佶的書法條幅,到處都是。官窯的瓷器,比太子宮的更加精緻,更加大氣。小趙皇帝看了趙佶瘦金體寫的條幅,趙佶的畫作,心想,我穿越前幾乎是包無分文。如果我有現在我寢宮裡的隨便幾個東西,拿到拍賣會上,還不是每一件值它幾百萬!不知有沒有什麼辦法拿到現代社會去。有錢到現代社會去享福,我估計比我現在當皇帝都要過得舒坦。唉!沒有辦法,回不去了,只有在這裡當皇帝了,成天擔驚受怕。仗如果打不贏,重新進入原來歷史發展的軌跡,我還要去受三十年的折磨。為什麼選我來穿越,讓我來架空原來的歷史,真是想不透。

  皇后告訴小趙皇帝:“我們馬上準備去與太上皇,皇太后請安。”

  “啊,要去請安?我現在的事情那麼多,那有時間去請安?”

  “皇上啊,現在是以孝治天下。我們以前在太子宮,不能隨便進入皇宮,請安,你想來請安,還輪不到。現在不同,與太上皇住在一起,禮節就必須天天請安。”

  “禮節?你以為老子就是趙桓,是太上皇的兒子?算了,如果我小趙是原來的老龐,不說他是太上皇,畢竟他還是歷史名人,在文學藝術史上有歷史地位,他隨便一幅畫都要賣幾百萬,讓他給我送一幅畫,請一個安,我一個小學生,又把我傷到那裡?自己連掙錢的好門路都忘記了。”

  “好!我去,去請安!”小趙皇帝只是自己安慰自己,現在他知道怎麼回到現代去?如果知道怎麼回去,隨便在大宋皇宮裡,裝一口袋東西,也夠他幾輩人享受了。

  皇后知道小趙皇帝在閻王爺那裡喝了忘魂湯,皇宮的路肯定認不得,走在前面帶路。出事後的幾天來看,皇帝只是記不住以前的事情,智力還是沒有影響,甚至許多新的名詞,新的想法,比以前還聰明。他忘記了的事情,看來還掩飾得過去。

  穿過好幾個連接房屋的廊橋(走廊?)。皇后告訴皇上,父皇就在前面這個房屋住。一聲:“皇上駕到!”,也沒有見太上皇、皇太后出來迎接。只有幾個宦官和宮女跪下說:“恭迎皇上、皇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后千歲!千千歲!”

  進了太上皇的住所,小趙皇帝已經認識趙佶太上皇,對太上皇趙佶說:“兒皇向父皇請安!”皇后也說:“兒媳婦向太上皇請安!”同時跪下。

  看有一個風韻猶存的婦女與太上皇並排坐在一起。是不是皇太后?如果拜錯了,後果還是很嚴重的。正在猶豫,皇后已經在說:“兒媳向母后請安!”

  小趙皇帝知道皇后是在提示自己,怕皇帝說錯了。小趙皇帝忙說:“兒皇向母后請安!”

  等小趙皇帝和朱皇后請安的禮節做完了。太上皇說:“皇兒啊,你已經做了皇帝,就不要那麼多禮節了。”

  小趙皇帝忙說:“不管兒子做了什麼,都是太上皇、母后的兒子。兒子對父母的禮節是絕不能忘記的。”小趙心裡想:“跑到九百年前給人做兒子,他們都大了九百多歲,輩分也不虧,逢場作戲,認了吧!”

  太上皇說:“給皇帝、皇后看坐。”

  宦官們就連搬帶抬地給皇帝皇后擺好了椅子。

  太上皇說:“皇兒啊!皇后與她母后去親熱,我們父子來談我們的。”

  小趙皇帝說:“皇兒聆聽父皇的教誨。”

  太上皇說:“皇兒啊,我傳我給你的時候,我還在擔心你干不幹得下來皇帝,特別是這個戰時皇帝。這可不是做太平皇帝。從傳過來後你的‘皇帝聖喻’大練兵的詔書,奏摺的批文,今天朝堂上解決開支需要的銀子發行公債,又親自發明了兩種新武器,你當皇帝我是不擔心了。從宮外老百姓的反映來看,民眾對‘聖喻’反映熱烈。軍隊也很激動,京城的禁軍、廂軍、民兵全部動員起來開展練兵運動,方法也很得當。”

  接著,太上皇語氣變了,繼續說:“只是,皇兒,不是我說你,自從你當了皇帝,說話的文采也大不如從前,老百姓的俗話也出現了。更糟糕的是,所有的奏章的批文竟是老百姓現在流行的偷懶的簡化字。不知道你是那裡撿了那麼多的簡化字,看來你收集簡化字還下了許多的功夫。當皇帝要表示莊重,你不能隨便用簡化字。大臣們私下對這個問題反映強烈。寫的字也大不如以前,隨便一個小孩子都比你寫的字好。我朝歷來文風盛行,象你這個樣子,恐怕秀才都考不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