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闆說:“其他東西我不敢說,這個東西,你要的多,如果我貨不夠,可以幾個店通融,也給你湊齊。如果實在要得多,馬上就可以叫老闆送貨來。以後要的多,在我的店來買,我一定給您少價錢。”

  “有沒有背篼?”“有!來兩個。”其中一個放硝石,另一個準備去裝硫磺。

  趁李德全與老闆去稱硝石,拿背篼,付款的時間,老龐沒有事就在雜貨店逛起來。鐵鍋鐵罐,瓢瓢碗碗生活用具。如果不說汽車火車飛機大炮,與改革開放前的東西,也沒有多少區別。咦!這裡還有這么小的鐵罐子。

  老闆看老龐在看一個小罐子,解釋說:“這是那些只有一個人,或者家裡那些剛生的小孩,熬稀飯煮飯用的。”

  老龐見帳已經結了,對老闆說:“我們東西放在這裡,一會就來提。”順便給了個背篼讓王文背上。

  出了雜貨店,街道很寬。老龐知道,可能是要行馬車,馬隊,街道修得很寬。街上的馬車來來往往。行人騎馬的也很多。雖然當時大宋的馬自己不多,要靠到北部遼國、西夏去買,畢竟是京城,有錢人多,用馬的也多。

  再走了一段街道,老龐看了一塊空地,可以看出來,是發生過火災。在那裡有賣建築材料的,有做柱子的粗木料,做檁子的樹了,有磚有瓦,在棚棚里還有一大堆石灰,看來剛運來,還是成團的礦子灰。老龐順便問旁邊的人:“我們京城有燒石灰的廠嗎?”那人回答說:“有,有,附近的山上就有。”

  李德全不知道太子爺為什麼對這些普通的東西這樣感興趣。看看前面有一家藥房,說:“太子爺,前面就有一家藥房。”

  老龐一看,上面的牌子是“仁德堂”。跨進門,一邊是坐堂的醫生,一邊是放中藥的藥櫃,每個放藥的抽屜外面,寫著藥物的名字。其樣子與現在的中藥的藥房是一樣的。老龐真的稀奇,已經接近一千年了。中藥房的樣子還是一樣的。

  買好了硫磺,原料已經齊備,他們往回走。看到了一群年輕人,李德全悄悄地告訴他,裡面為首的就是高逑高太尉的兒子,平常,在城裡胡作非為。老百姓都怕他們。

  老龐知道,自己現在是太子,別說高太尉的兒子,就是高太尉,自己也不怕。高太尉的兒子肯定認得到太子,他們也不敢來惹禍。不過現在自己沒有必要給自己找麻煩。

  自己希望火藥研製成功,其他現在不考慮。

  正文 第四章 火藥成功

  老龐打開了書房,太子的書房還真大。兩排巨大的書架。一排靠在邊牆上,另一排起了一個隔牆的作用。太子的書房這樣大,是有原因的。太子是儲君,是國家未來的皇帝,國家是要下大力氣進行培養的。國家文化最高級權威才有資格當太子的老師。還有陪太子讀書的人。這裡有太子單獨學習的地方,還有給太子上課的地方。還有太子練習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是不允許無關的人進出的,包括未經允許的太子宮內的宦官,宮女。

  這是一個試驗的好地方。

  回來後,老龐讓李德全、王文把硝石硫磺放著書房裡。再叫秀花去提了兩筐木炭也放在書房裡。

  冬天的天氣短,又是用晚膳的時候了。

  吃了晚飯,一宿無話。

  第二天,老龐本準備自己一人干。想到砸原料,篩原料,自己一人干太費力了,就叫上李德全、王文、秀花一同來干。

  老龐看了看書房的地板,不是青磚鋪的地板,也不是石頭鋪的地板,卻有點像現代的瓷磚鋪的地板。砸壞了十分可惜。他叫李德全、王文抬了三塊青石,把地板用抹布擦乾淨再在石頭下面墊上一些寫完字的廢紙,三個人分開一段距離。各拿一個錘子在哪裡砸。

  過了好一會,原料砸完了。老龐叫王文去找一個面篩來。秀花說:“太子爺,您看我這個木炭砸得要不要得。”

  老龐一看,白白淨淨的秀花,已經成了一個黑臉,汗珠一掉,袖子一檫,就是一個大花臉。老龐樂了。李德全,看了,也哈哈大笑。秀花不知道在笑什麼愣了。後來知道可能是木炭灰的問題,也笑了。

  王文把篩子找來,把已砸了的原料篩了一遍。沒有篩下的剩下的原料再砸再篩。全部篩過了,已經是中午了。

  老龐叫他們吃午飯,下午不需要再來了。

  太子妃悄悄地把他們幾個叫去問了,也不知道太子爺要幹什麼。太子妃是不方便干涉太子的事情,只得由他去干。

  用過午膳,老龐叫李德全去找一把秤。李德全拿來的是一把大秤,老龐讓他去找一把小秤,一定要有秤盤的。

  拿來秤,老龐獨自一人進了書房。

  三種原料,重點是硝石、硫磺的比例。他先是做一個試驗配比計劃:

  一套方案:1、硝石1:硫磺1

  2、硝石2:硫磺1

  3、硝石3:硫磺1

  二套方案:1、硝石1:硫磺2

  2、硝石2:硫磺2

  3、硝石3:硫磺2

  三套方案:1、硝石1:硫磺3

  2、硝石2:硫磺3

  3、硝石3:硫磺3

  木炭都暫時按15%配。

  計劃好後,先用紙把規劃計下來。試驗結果再記下來。

  書房有很多紙,先裁幾快來稱原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