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如果你是一個開戰鬥機的,你一定痛恨哈特曼,他在二戰中前後干下了352架飛機,令後人望塵莫及甚至心灰意冷。同樣的道理,每次講起江湖上這些彈無虛發的段子,再想想自己大學軍訓時那個水平,總教人心灰意冷,看來打槍這個事是要講天賦的,光耍嘴皮子如我者,不服不行。
又偉大了一把
話說某年“十一”黃金周,我和兩個同學計劃到東京汴梁去享受小吃。從武漢到鄭州已經是夜裡一點,轉往開封的汽車要在4個小時後的拂曉出發,我們三個土裡土氣的傢伙吃了點麵條,就開始在鄭州火車站周圍不斷地繞圈走動。
那邊的地形奇特,環繞火車站的是幾個大商場,每條街基本都有一個裹著軍大衣的保安半夢半醒。走著走著,我們發現路邊的自動售貨機比武漢的先進,於是走上前去,三個腦袋湊在一起研究了一下,發現是從一塊錢到三塊錢三個檔次的,不像武漢,就一塊錢一種,有個傢伙還拿了三個鋼崩在機器前邊買了個最高級的研究……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倒霉的好奇心壞了事……我們三個人都沒有注意到100米遠處的一輛白色麵包車,買完了東西繼續往前走,走著離那車還有20米,靠在車前面的一個人突然向我們招手,我們獨在異鄉,猶豫著不敢過去。真是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會兒,只看見麵包車的門嘩地拉開了,跳出兩個提著79輕沖的,槍口斜支著,也不知道是不是指著我們,三人站成個三角形,虎視眈眈。我們三個戰戰兢兢走上前,掏出證件表明自己身份,警察叔叔揮揮手說沒事了。斗膽一打聽,原來是正在抓壞蛋,遠遠看見我們三個鬼鬼祟祟的,不像是好人,於是就盤查一下。我偷偷一回身……當時汗就下來了……後邊還有兩個79遠遠地瞄著。
我的第二次槍口危機相比十年前那次有了顯著的升級,最明顯的就是設備,瞄著我的傢伙從56半自動一躍而成79輕沖。按照這個速度跳躍,我下一次看到的就應該是最新的95而不是81了。這裡必須插一句,79輕沖乃是我國一代名器,沒有護木,打兩匣子彈以後,前邊就開始冒出縷縷青煙,人手拿捏不得,否則就成了台灣名菜鐵板燒。再就是該槍的導氣結構十分精密,要用的時候經常是連發打不響,好在現在武器是專人保養,臨戰還要檢查一下,否則臨陣掉鏈子,非害死人不可。1981年裡根遇刺時,貼身保鏢於混亂之中從西服下抽出烏茲的勃勃英姿被攝像機拍下,烏茲由此名震天下。而79也有類似的輝煌戰例,話說2000年的時候,首都東北角曾經圍捕持槍悍匪,雙方狹路相逢的生死關頭,我方偵察員從肥大的夾克里抽出79微沖,手起槍響,先敵開火擊中罪犯,一時間場面極其火爆,造型簡單的79竟隱隱給人帶來一代名槍的錯覺。我生平能被這個傢伙遠遠指上一次,也算是偉大了一把。
看你那民風純樸的酷模樣
話說在幾個月前,我曾經跟隨某精銳部隊二期士官一名跑到學校去給同學們搞軍訓。結果讓這個年輕的士官很鬱悶的是現在的半大小子們一個個都很拽——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叫追求個性,叫“酷”,一個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小班長說話根本沒人聽。
其實造成這個悲慘現實的原因是很深遠的,早在發哥穿著滿是彈洞的毛料大風衣在《英雄本色》里威風的20世紀80年代後期——那個時候Keanu Reeves還在《The Brotherhood of Justice》里偽裝進步青年混飯吃,哪裡知道什麼叫酷——國內就有文藝青年或者黑社會爛仔穿著黑色皮衣開始“酷”了。我的一位朋友在他的大學三年級,也正好是20世紀80年代後一年購買了一件黑色皮衣祭奠他逝去的青春歲月,沒穿一個禮拜就開始掉皮,迎風一甩,黑色的皮屑飛揚,穿著它只能夜黑透了才敢出門,真是叫錦衣夜行埃
好在我們還有時代的進步做保障,隨著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開展,我的青年一代學會了正確的染黃毛綠毛烏龜毛,學會了Zegna馬甲上的三顆扣子扣一顆,學會了Hugo Boss要擦在體溫高的地方卻要避開腋窩,學會了把蛤蟆鏡上的外國標籤撕掉——哪怕是OAKLEY也絕不姑息。不過這都還算一般水平,我見過最離譜的一件“酷玩”乃是某時尚先生手上帶的一款AP表(以Jules Audemars命名的第二號傳統珍藏版),如果是真的話,全世界也就20來塊,價值連城。可惜那位很酷的時尚先生帶的是個假貨——掀開“藍寶石”後蓋,本應寫著製造者名字的地方竟然是一幅中國古代春宮圖,一對古裝男女在以每秒一下的節奏一二三四。
這個事情給了我一個啟發,那就是千萬不要相信沒事裝酷的人們——電視裡的孤膽英雄在現實戰場上就是子彈搜集器。我以為生平所見最酷的場面不是小屁孩追求個性飆車打架,也不是未來戰士在電視上潑灑MP5的彈雨,甚至不是好幾十個黑社會弟兄披堅執銳血洗酒吧街(這個場面算是比較酷了)——那是在數年以前,當海軍同志還不知道黑色貝雷帽為何物的時候,中國陸軍特種部隊的數千個士兵鴉雀無聲,身著特製的迷彩服和軍靴,頭戴黑色貝雷帽,成為一個無聲的方陣,在軍旗下面呈現出無聲的殺氣。
但是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閒扯,算不得真正的酷——我一直以為,在如今這樣一個民風純樸的時代,真正流淌在血液里、浸透在骨髓里的那種真真正正的“酷”已經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了。
又偉大了一把
話說某年“十一”黃金周,我和兩個同學計劃到東京汴梁去享受小吃。從武漢到鄭州已經是夜裡一點,轉往開封的汽車要在4個小時後的拂曉出發,我們三個土裡土氣的傢伙吃了點麵條,就開始在鄭州火車站周圍不斷地繞圈走動。
那邊的地形奇特,環繞火車站的是幾個大商場,每條街基本都有一個裹著軍大衣的保安半夢半醒。走著走著,我們發現路邊的自動售貨機比武漢的先進,於是走上前去,三個腦袋湊在一起研究了一下,發現是從一塊錢到三塊錢三個檔次的,不像武漢,就一塊錢一種,有個傢伙還拿了三個鋼崩在機器前邊買了個最高級的研究……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倒霉的好奇心壞了事……我們三個人都沒有注意到100米遠處的一輛白色麵包車,買完了東西繼續往前走,走著離那車還有20米,靠在車前面的一個人突然向我們招手,我們獨在異鄉,猶豫著不敢過去。真是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會兒,只看見麵包車的門嘩地拉開了,跳出兩個提著79輕沖的,槍口斜支著,也不知道是不是指著我們,三人站成個三角形,虎視眈眈。我們三個戰戰兢兢走上前,掏出證件表明自己身份,警察叔叔揮揮手說沒事了。斗膽一打聽,原來是正在抓壞蛋,遠遠看見我們三個鬼鬼祟祟的,不像是好人,於是就盤查一下。我偷偷一回身……當時汗就下來了……後邊還有兩個79遠遠地瞄著。
我的第二次槍口危機相比十年前那次有了顯著的升級,最明顯的就是設備,瞄著我的傢伙從56半自動一躍而成79輕沖。按照這個速度跳躍,我下一次看到的就應該是最新的95而不是81了。這裡必須插一句,79輕沖乃是我國一代名器,沒有護木,打兩匣子彈以後,前邊就開始冒出縷縷青煙,人手拿捏不得,否則就成了台灣名菜鐵板燒。再就是該槍的導氣結構十分精密,要用的時候經常是連發打不響,好在現在武器是專人保養,臨戰還要檢查一下,否則臨陣掉鏈子,非害死人不可。1981年裡根遇刺時,貼身保鏢於混亂之中從西服下抽出烏茲的勃勃英姿被攝像機拍下,烏茲由此名震天下。而79也有類似的輝煌戰例,話說2000年的時候,首都東北角曾經圍捕持槍悍匪,雙方狹路相逢的生死關頭,我方偵察員從肥大的夾克里抽出79微沖,手起槍響,先敵開火擊中罪犯,一時間場面極其火爆,造型簡單的79竟隱隱給人帶來一代名槍的錯覺。我生平能被這個傢伙遠遠指上一次,也算是偉大了一把。
看你那民風純樸的酷模樣
話說在幾個月前,我曾經跟隨某精銳部隊二期士官一名跑到學校去給同學們搞軍訓。結果讓這個年輕的士官很鬱悶的是現在的半大小子們一個個都很拽——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叫追求個性,叫“酷”,一個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小班長說話根本沒人聽。
其實造成這個悲慘現實的原因是很深遠的,早在發哥穿著滿是彈洞的毛料大風衣在《英雄本色》里威風的20世紀80年代後期——那個時候Keanu Reeves還在《The Brotherhood of Justice》里偽裝進步青年混飯吃,哪裡知道什麼叫酷——國內就有文藝青年或者黑社會爛仔穿著黑色皮衣開始“酷”了。我的一位朋友在他的大學三年級,也正好是20世紀80年代後一年購買了一件黑色皮衣祭奠他逝去的青春歲月,沒穿一個禮拜就開始掉皮,迎風一甩,黑色的皮屑飛揚,穿著它只能夜黑透了才敢出門,真是叫錦衣夜行埃
好在我們還有時代的進步做保障,隨著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開展,我的青年一代學會了正確的染黃毛綠毛烏龜毛,學會了Zegna馬甲上的三顆扣子扣一顆,學會了Hugo Boss要擦在體溫高的地方卻要避開腋窩,學會了把蛤蟆鏡上的外國標籤撕掉——哪怕是OAKLEY也絕不姑息。不過這都還算一般水平,我見過最離譜的一件“酷玩”乃是某時尚先生手上帶的一款AP表(以Jules Audemars命名的第二號傳統珍藏版),如果是真的話,全世界也就20來塊,價值連城。可惜那位很酷的時尚先生帶的是個假貨——掀開“藍寶石”後蓋,本應寫著製造者名字的地方竟然是一幅中國古代春宮圖,一對古裝男女在以每秒一下的節奏一二三四。
這個事情給了我一個啟發,那就是千萬不要相信沒事裝酷的人們——電視裡的孤膽英雄在現實戰場上就是子彈搜集器。我以為生平所見最酷的場面不是小屁孩追求個性飆車打架,也不是未來戰士在電視上潑灑MP5的彈雨,甚至不是好幾十個黑社會弟兄披堅執銳血洗酒吧街(這個場面算是比較酷了)——那是在數年以前,當海軍同志還不知道黑色貝雷帽為何物的時候,中國陸軍特種部隊的數千個士兵鴉雀無聲,身著特製的迷彩服和軍靴,頭戴黑色貝雷帽,成為一個無聲的方陣,在軍旗下面呈現出無聲的殺氣。
但是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閒扯,算不得真正的酷——我一直以為,在如今這樣一個民風純樸的時代,真正流淌在血液里、浸透在骨髓里的那種真真正正的“酷”已經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