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兩天我一位朋友跑到我學校里來找我商量事,路過大操場的時候看見了成排的新生在軍訓,立刻發表言論嘲笑了一通——這裡需要補充一句的是,我的這位朋友來自解放軍某部,而且是精銳部隊,按照《兄弟連》里的說法那是一隻準備被包圍的隊伍——恭喜你答對了,這位兄弟是傘兵。

  回頭說這傘兵兄弟,很不客氣地把我們學校的軍訓批評了一通,我在邊上一直臉紅,看著在操場上席地而坐的小兄弟們少年不知愁滋味嘩啦嘩啦地撥弄81玩,十分窘迫地想起了一些往事——當年,兄弟我軍訓的時候拿的是缺牙斷齒的56半自動,一發槍我就被56的三棱刺深深吸引住了,用指甲摳了半天,把指甲摳壞了沒能得手,第二天偷偷在兜里揣了把工具鉗,卻再也沒發槍,於是56刺刀就一直沒到手過。

  為了這個事情,我長期耿耿於懷——後來看了《中華保鏢》,這個鬱悶就更嚴重了。後來的小孩子運氣要比我當年好很多——他們手裡的是81。不過基於81的刺刀要遠遠比56好卸下,發到學生手上的槍都是沒有了槍刺的——否則的話,81刺刀那四道殺氣凜冽的血槽一定成為學生們下手盜竊的理由。

  但是根據一位老兵朋友描述,他卻非常不喜歡81刺,原因是做工糙鋼質脆——某次他一位戰友沒事用81扎樹,結果嘎巴一聲,81刺折了。相比之下,同樣用於81槍,由浙江先鋒機械廠仿美M9生產的D91就要好很多——不過這一款大家見得太少了。後來由山城某兵工廠生產的95式刺刀倒是見得多些。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因為是大批量生產,為了控制成本,所以95在做工和刀鞘的材料上,可能會比D91來得粗糙。

  和81刺刀同樣理由遭到戰士們不滿的是65式傘兵刀——這確實是一把非常非常好用的刀,就是因為生產定型年代過早,鋼材不是那麼令人滿意。後來先鋒廠果然就生產了99式傘兵刀,全面和美式風格接軌,不過去掉了剪鐵絲的功能,那是因為現在軍事用途的鐵絲網不像當初,都是環形的了,給個鉗子功能,用處實在不大。根據最新的小道消息,這個沉重的鐵傢伙已經在廣東開始配發了。

  但是我敢肯定,一定還有人喜歡65甚至81而不喜歡99——除了笨重,戰士們的感情也很重要。當初95式突擊步槍配發某部後,大家紛紛反映不適合風沙環境,於是又換回了81,這其中,有多少是個人情感呢?某位戰士曾經有過一把95在手裡打散架的經歷,於是覺得81好,其實81未必比95皮實到哪裡去——槍托不結實就不提了,最離譜的是,開頭提到的我那位傘兵兄弟某次打81,打了一半,彈夾居然掉了下來。

  他來自江湖——五四手槍

  二十年前,波及全國的“二王”大追捕直到今天還讓很多人記憶猶新。那二王兄弟,堪稱建國以來影響力最大之悍匪:首次作案盜竊部隊醫院,即殺傷十餘人,世紀末的張君團伙亦遠不能及;此後二人從瀋陽流竄南下,流竄全國作案,打死打傷公安武警革命群眾多人;最兇殘的是在最後被圍捕時還負隅頑抗,打死軍警二人。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田明建案件後,治安大為好轉,便再沒聽說過有如此兇悍之歹人。

  同時,也正是因為這次追捕,讓很多老百姓聽說了國產五四式手槍。當年二王兄弟出道的時候就有從部隊偷出的三隻五四,後來在武漢岱山檢查站還打死一個人搶了一隻五四,統共是四把。後來全國通緝持槍在逃案犯時,衡陽有一個革命女群眾十分了得,拼死搶下了二王兄弟五顆手榴彈和一堆子彈,避免了更大的危害。

  再回頭說那五四,乃是新中國成立後,仿造蘇聯TT30/33式托卡列夫手槍製造的。由於裝備時間長,工藝不斷進步,加之周圍國家的仿製,導致有多個版本的出現(插句嘴,張君的短槍大概是我國當年抗美援越的M20,設計上,和五四有點親戚關係)。此槍的特點是穿透力強得不像話。江湖上曾經有個故事說有人在室內扣動扳機擊發該槍,威力無比的51手槍彈打穿了一個人體後不屈不撓又在後邊的人體上打了個透明的窟窿——還沒完——然後撞在牆上發生反彈,跳彈又把一個倒霉蛋的頭蓋骨給掀開了。一箭三雕,可謂威力無窮,惟一遺憾的是,死傷的三個人中有兩個是自己人。

  雖然這個傳說的結尾處情節讓人聯想起《天龍八部》里段譽的六脈神劍,真實性無法證實,但五四手槍的穿透力是毫無疑問的。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作為警用手槍,五四的穿透力有餘(容易誤傷群眾),而停止作用(彈頭在體內翻滾造成傷害,放倒罪犯)不足,被後來的六-四式手槍逐漸取代。但是在中國民間眾多地下造槍窩點的產品里,五四仍然是主打商品。有的土槍即使在內部結構上模仿的都是六-四,但是外觀仍然是五四的樣子。原因一方面是五四容易加工,更重要的是五四遠比六-四看著威猛。

  陪審員就是六發子彈

  在《無間道》出現很多年之前,梁朝偉還演過一次可憐的臥底,那是吳宇森的《辣手神探》。黃秋生一臉兇相在當時還沒有進化成警官,披散著迪克牛仔式的大波浪在片中倒賣軍火。當時這個十分囂張的黑道老大在被警察包圍、手下慌作一團時,曾經鼓勵兄弟們說:“怕什麼,警察扒了那身皮和我們一樣——點三八——‘噼——咻’1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