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劉亞樓受命組建空軍後,那位曾是紅色陣營一員的國民黨空軍總司令王勛(即王叔銘,後任國民黨參謀總長),連同不久接任他職位的陳嘉尚先後放話說,共產黨要建空軍,無異於痴人說夢。這刻薄的話大大刺痛了劉亞樓。現在,他要讓對方嘗嘗他的飛行軍的厲害。炮擊金門時間後推,戰鬥首先在空中打響。
1958年7月29日上午,粵東沿海陰雲密布,雷電交加。毫無知覺的國民黨空軍仍按慣例派出飛機毫無顧忌地對大陸偵察襲擾,可他們哪裡知道,由解放軍空軍十八師五十四團大隊長趙德安及高長吉、張以林等空戰高手組成的飛行大隊早已嚴陣以待。一人掩護,三人開炮,射擊距離近者151米,遠者也只有366米,長機高長吉僅用兩發炮彈即擊落一架敵機。在三五分鐘內,4架雄鷹就在南澳島上空以行雲流水般的乾脆利索與簡潔明快,以3∶0的大比分,擊落2架、擊傷1架敵機,自己除耗彈165發、耗油5340升外,毫無損失。
給敵以無形壓力
1958年7月30日,毛澤東在西郊機場對劉亞樓和吳法憲說:祝賀空軍旗開得勝!
劉亞樓報告,已讓部隊在汕頭機場召開慶功大會。
毛澤東幽默地說:對,他們台灣不開慶功大會,我們來開!首戰三比○,可喜可賀,我看八一電影製片廠可將這次戰績拍成一部軍教片,在全國公開放映。
空軍入閩初戰“三比○”是出奇制勝的空戰佳話,其意義不僅僅是劉亞樓打敗了國民黨兩任空軍總司令王叔銘、陳嘉尚,而且是共產黨繼陸戰之後,首次在空中打敗了國民黨。
南澳島上空一戰,使原先蒙在鼓裡的國民黨猛然警醒。他們壓根兒就沒料到福建、粵東沿海地區會突然出現如此強大的戰機,通過派遣多批飛機“強行偵察”,才發覺解放軍空軍正在“自重霄入”。8月5日,國民黨參謀總長王叔銘下令部隊高度戒備,說中共空軍已進駐福建龍溪,陸軍也大量調進福建。翌日,國民黨當局宣布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戰備狀態。
空十八師首戰揭開空軍入閩的序幕後,戰略企圖業已暴露,第二梯隊以何種方式進入,讓劉亞樓勞神費心。他一日三電,催詢聶鳳智在進駐次序問題上,究竟先漳州後福州、龍田,還是三個方向同時進駐?
聶鳳智經反覆權衡,回報:仍按“逐步推進”的既定方針行事為宜,著令廣空空九師先進漳州。
1958年春,空九師駐長沙不久的一天晚上,國民黨一架P-2V偵察機低空竄擾長沙。空九師當時能在夜間複雜氣象飛行的,只有師長劉玉堤等三人。他讓人代行指揮,自己駕駛米格-15上天迎敵,把敵機追得喪魂落魄。不久,劉亞樓電令他率二十九團趕到井岡山旁邊的江西新城機場。他當天轉場,當天就下令試航。沒幾天,就與國民黨飛機幹了一仗,擊傷了一架F-84噴氣式。讓劉玉堤率部從長沙轉場到新城,不過是劉亞樓的第一步棋,第二步,他就要把這員大將放在距金門直線距離不過40公里的八閩重鎮漳州,以給對手造成骨鯁在喉般的不自在。
空九師進駐漳州一線機場,即便盤弓不發,也讓對手感到一種無形壓力。國民黨空軍連日召開緊急會議,部署空防。金門軍眷,也開始大批撤往台灣。
8月7日,國民黨空軍發動較大規模的空戰。國共開始了爭奪海峽制空權的戰鬥。解放軍空軍小試身手,在前線站穩了腳跟。而此時,北京的劉亞樓和蹲在羅裳山坑洞指揮所的聶鳳智,正在部署第三梯隊和行動,計劃是:沈空十六師進駐龍田,海航四師十團進駐福州。
解放軍空軍接連進駐連城、汕頭、漳州,國民黨空軍好不緊張,但尚能忍受。此番如再進福州、龍田,不僅威脅金門、馬祖,而且直接威脅台北的安全,敵人很可能孤注一擲,下決心乘我立足未穩實施轟炸,或乘機進行大規模空戰,拼個魚死網破,不將我逐出福建,決不罷休。
聶鳳智向劉亞樓呈上兩案:若無空情顧慮,海航四師十團先轉福州做好戰鬥準備,空十六師直飛龍田,一步到位;如果空情複雜,則兩支部隊均先到福州,十六師視情再轉至龍田作二級跳躍。
劉亞樓同意,指出方案由聶鳳智拿定,但無論取哪一案,沿海各機場均應起飛多批機群接應。不能光想著轉場,還必須想到轉場以後將出現的狀況。
空中較量
1958年8月13日晨,海航四師十團從衢州飛抵福州。一架架正在降落、滑行中,雷達螢屏上顯示三都澳方向出現敵情,14架F-86分三批向福州飛來,緊接著又發現其後跟有多架F-100美機。剛剛落地的海航立刻重新發動,起飛應戰,打得敵機屁股冒煙。這些“不速之客”知趣乖巧,於閩江口上空兜個圈子,落荒折返。
目睹這場空戰的金門炮戰總指揮葉飛回憶:“那天是福州人民首次目睹我空軍大顯身手,興奮異常,紛紛走出家門、商店、教室,機關幹部也衝出大門,佇立街頭,爬上屋頂,鼓掌歡呼。”
這種感情非親身經歷是難以體會的,此前福建天天有警報,民眾吃足了敵人空襲的苦頭,亟盼今後安寧。以至空軍轉場期間,福建群眾自發出動25萬餘人、1500多輛車、近600隻船,為機場運輸搶運材料。入閩後,各機場周圍的群眾更是全力支援空軍作戰。
1958年7月29日上午,粵東沿海陰雲密布,雷電交加。毫無知覺的國民黨空軍仍按慣例派出飛機毫無顧忌地對大陸偵察襲擾,可他們哪裡知道,由解放軍空軍十八師五十四團大隊長趙德安及高長吉、張以林等空戰高手組成的飛行大隊早已嚴陣以待。一人掩護,三人開炮,射擊距離近者151米,遠者也只有366米,長機高長吉僅用兩發炮彈即擊落一架敵機。在三五分鐘內,4架雄鷹就在南澳島上空以行雲流水般的乾脆利索與簡潔明快,以3∶0的大比分,擊落2架、擊傷1架敵機,自己除耗彈165發、耗油5340升外,毫無損失。
給敵以無形壓力
1958年7月30日,毛澤東在西郊機場對劉亞樓和吳法憲說:祝賀空軍旗開得勝!
劉亞樓報告,已讓部隊在汕頭機場召開慶功大會。
毛澤東幽默地說:對,他們台灣不開慶功大會,我們來開!首戰三比○,可喜可賀,我看八一電影製片廠可將這次戰績拍成一部軍教片,在全國公開放映。
空軍入閩初戰“三比○”是出奇制勝的空戰佳話,其意義不僅僅是劉亞樓打敗了國民黨兩任空軍總司令王叔銘、陳嘉尚,而且是共產黨繼陸戰之後,首次在空中打敗了國民黨。
南澳島上空一戰,使原先蒙在鼓裡的國民黨猛然警醒。他們壓根兒就沒料到福建、粵東沿海地區會突然出現如此強大的戰機,通過派遣多批飛機“強行偵察”,才發覺解放軍空軍正在“自重霄入”。8月5日,國民黨參謀總長王叔銘下令部隊高度戒備,說中共空軍已進駐福建龍溪,陸軍也大量調進福建。翌日,國民黨當局宣布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戰備狀態。
空十八師首戰揭開空軍入閩的序幕後,戰略企圖業已暴露,第二梯隊以何種方式進入,讓劉亞樓勞神費心。他一日三電,催詢聶鳳智在進駐次序問題上,究竟先漳州後福州、龍田,還是三個方向同時進駐?
聶鳳智經反覆權衡,回報:仍按“逐步推進”的既定方針行事為宜,著令廣空空九師先進漳州。
1958年春,空九師駐長沙不久的一天晚上,國民黨一架P-2V偵察機低空竄擾長沙。空九師當時能在夜間複雜氣象飛行的,只有師長劉玉堤等三人。他讓人代行指揮,自己駕駛米格-15上天迎敵,把敵機追得喪魂落魄。不久,劉亞樓電令他率二十九團趕到井岡山旁邊的江西新城機場。他當天轉場,當天就下令試航。沒幾天,就與國民黨飛機幹了一仗,擊傷了一架F-84噴氣式。讓劉玉堤率部從長沙轉場到新城,不過是劉亞樓的第一步棋,第二步,他就要把這員大將放在距金門直線距離不過40公里的八閩重鎮漳州,以給對手造成骨鯁在喉般的不自在。
空九師進駐漳州一線機場,即便盤弓不發,也讓對手感到一種無形壓力。國民黨空軍連日召開緊急會議,部署空防。金門軍眷,也開始大批撤往台灣。
8月7日,國民黨空軍發動較大規模的空戰。國共開始了爭奪海峽制空權的戰鬥。解放軍空軍小試身手,在前線站穩了腳跟。而此時,北京的劉亞樓和蹲在羅裳山坑洞指揮所的聶鳳智,正在部署第三梯隊和行動,計劃是:沈空十六師進駐龍田,海航四師十團進駐福州。
解放軍空軍接連進駐連城、汕頭、漳州,國民黨空軍好不緊張,但尚能忍受。此番如再進福州、龍田,不僅威脅金門、馬祖,而且直接威脅台北的安全,敵人很可能孤注一擲,下決心乘我立足未穩實施轟炸,或乘機進行大規模空戰,拼個魚死網破,不將我逐出福建,決不罷休。
聶鳳智向劉亞樓呈上兩案:若無空情顧慮,海航四師十團先轉福州做好戰鬥準備,空十六師直飛龍田,一步到位;如果空情複雜,則兩支部隊均先到福州,十六師視情再轉至龍田作二級跳躍。
劉亞樓同意,指出方案由聶鳳智拿定,但無論取哪一案,沿海各機場均應起飛多批機群接應。不能光想著轉場,還必須想到轉場以後將出現的狀況。
空中較量
1958年8月13日晨,海航四師十團從衢州飛抵福州。一架架正在降落、滑行中,雷達螢屏上顯示三都澳方向出現敵情,14架F-86分三批向福州飛來,緊接著又發現其後跟有多架F-100美機。剛剛落地的海航立刻重新發動,起飛應戰,打得敵機屁股冒煙。這些“不速之客”知趣乖巧,於閩江口上空兜個圈子,落荒折返。
目睹這場空戰的金門炮戰總指揮葉飛回憶:“那天是福州人民首次目睹我空軍大顯身手,興奮異常,紛紛走出家門、商店、教室,機關幹部也衝出大門,佇立街頭,爬上屋頂,鼓掌歡呼。”
這種感情非親身經歷是難以體會的,此前福建天天有警報,民眾吃足了敵人空襲的苦頭,亟盼今後安寧。以至空軍轉場期間,福建群眾自發出動25萬餘人、1500多輛車、近600隻船,為機場運輸搶運材料。入閩後,各機場周圍的群眾更是全力支援空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