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商鋼走出直升飛機,看見李鐵牛、張大強帶著何曉慧、商大鵬、張敏等人在迎接他和陳軍。 “李鐵牛,我們的千軍萬馬要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你把他們叫來幹什麼?部隊準備得怎麼樣?無論如何三個梯隊必須按計劃出發!” “商副軍長,您就放心吧,我們裝甲A師已經集結完畢,等你一聲令下立即開拔!” “老李,離出發還有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你給準備車輛,我想去趟紅柳溝!”商鋼撩起袖子看了看自己野戰軍用手錶。 “馬上吃飯了,去紅柳溝幹啥?” “我已經好幾年沒給我父親掃墓了。” “我和大強陪你一起去?” “不用了,我和曉慧、大鵬、張敏去就行了。你們留下來趕緊組織集結部隊,準備登機!”
掛著001號軍牌的迷彩越野車駛了過來。商鋼一家人上了師長李鐵牛的小車。
鬚髮如霜的老周在兩個戰士的攙扶下,同商鋼一家來到騎兵大隊烈士陵園。山坡上正在發芽的紅柳叢迎風搖曳,為荒涼的戈壁增添了生命的原色。 “爸,”商鋼少將在父親的墓碑前跪下,掏出手帕擦去墓碑上的沙塵落葉:“由於工作繁忙,我已經好幾年沒給您掃墓了。” “爺爺……”商大鵬打開一瓶五糧液倒進碗裡,端著酒碗恭敬地跪在父親一側,肩膀上的中尉軍銜顯得非常醒目:“請您喝了孫子這碗酒!”嘩地將滿滿一碗酒潑在墓碑前。 “爸,四川發生了大地震,我要帶著部隊去抗震救災,路過紅柳溝,特意來看看你。” “爸,我們一家人都想您,媽媽已經離休,身體很硬朗,您就放心吧,我們會照顧好她的。”何曉慧流著淚低聲道。 “爺爺——”張敏噗嗵一聲跪倒在墓碑前淚如泉湧道:“我沒有親人了,商副軍長和何阿姨就是我最親的親人,等抗震救災回來,我會經常來紅柳溝看你……” “少爺,”老周嘴唇抖動著說:“看看我們一家人吧,商鋼已經是將軍,大鵬也已經長大成人,大家沒有辜負您的希望,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軍人!” “爺爺,您放心,商家的男兒沒有一個孬種,我們會在抗震救災中立功的!” “爸,老周伯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我和曉慧想把他接回家,他死活不離開紅柳溝,您說,我們該怎麼辦?” “商鋼,不要說了,我就是要死在這紅柳溝,死後就把我葬在這山坡上,我要天天和少爺在一起……” “商鋼,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走吧。” 為烈士守墓的老周站在山坡上,目送商鋼一家上了那輛迷彩車,當小車在戈壁的地平線上漸漸消失成一個黑點時,一顆大大淚珠沿著布滿皺紋的臉滾了下來……
5月14日,商鋼、陳軍從龍門山抗震救災前線指揮所獲悉,由於地震毀滅了公路,彭州大龍潭地區已經與外界全部隔絕,裡面還圍困著3000多名群眾。他當機立斷,決定親率第一梯隊——由裝甲B團600多名官兵組成的突擊隊前去救援。 經過4個小時的艱難跋涉,這支由當代裝甲兵組成的突擊隊,採取急行軍的形式,穿過4個大溝,躺過三條河流,終於抵達大龍潭。 “郭團長,你帶坦克一營去竹林村,坦克二營跟我去大龍潭村!”商鋼進行了簡單分工。 “一營跟我來!”裝甲B團團長郭敢帶著坦克一營沖向竹林村。 “解放軍同志,快去救人,村口的廢墟埋里有兩個人不停地喊救命!”一個村民跑過來哭著喊道。 “商大鵬——” “趕緊帶領鐵甲突擊隊前去救人!”商鋼給兒子下達了命令。在事關群眾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兒子在他這個少將的眼裡不再是兒子,只是一名戰士。 “是!”商大鵬帶著20名年輕的戰士跑過去救人。 由於道路堵塞,機械化工程車根本進不了山,官兵們只好用鐵鍬、鎬等原始工具一點點地清理磚瓦廢墟。商大鵬清理完成堆的磚瓦,同幾名戰士一起抬走了一塊又一塊樓板,用鋼釺、木棒等工具將壓在受傷群眾身上的樓板撬開,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將半個身子探下去,將壓斷了一條腿的婦女一點一點朝出拉……
天漸漸地黑了下來,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一天沒吃東西的官兵又累又餓又冷。 “商副軍長,60多名受傷群眾的病情逐漸惡化,趕快請求指揮所派醫療衛生組來!”一個坦克連長跑過來報告。 “糟糕!”由於信號中斷,陳軍的手機怎麼也不出去。 “怎麼辦?重傷員如果得不到救助,就有生命危險!”商鋼憂慮道。 “趕快派人去竹林村把郭團長叫過來!”陳軍當機立斷。
“三連長,你趕快通知郭團長上這裡來!”商鋼命令道
“是!” 郭敢一路飛奔來到大龍潭村。 “商副軍長,陳部長,什麼事情?”郭敢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60名群眾傷勢嚴重,如果得不到及時救助,就會有生命危險,我用手機同指揮所聯繫,由於信號中斷,聯繫不上,你帶一支小飛隊連夜返回指揮所,將災情及時向上級匯報,請求派直升機空運救援!”商鋼部署了緊急任務 “是!” “郭敢,搶分奪秒,時間就是生命!”陳軍叮嚀道 “天黑路滑,你們要小心!”商鋼望著妹夫的弟弟叮嚀道。 “請首長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郭敢帶著一支小分隊消失在雨夜裡。 商鋼、陳軍守護在受傷的群眾面前心急如焚。兩個老軍人不停地看時間,盼望儘快聽見武裝直升機螺旋的轟鳴聲。由於臨時停機坪位於陡峭的山坡,為了方便運送受傷群眾,商大鵬帶領數百官兵冒雨同當地群眾一起,用草袋、毛竹等鋪成一條寬約2米的大道。 夜晚12點16分,一架滿載醫務人員和救援物資的直升飛機從成都起飛,直奔彭州。凌晨1點58分,在裝甲A師地面官兵的協助下,直升機在重山峻岭中的一塊空地上成功著陸,飛機還沒停穩。4名醫務人員就迫不及待地跳下飛機。2人一組,對傷員進行包紮、固定和止血。他們依照傷勢程度,從60多名受傷群眾中,確定25名殛待救治的重傷員,進行重點救護。 商鋼、陳軍等人帶領官兵用竹子做成簡易擔架,將8名重傷員抬上飛機。螺旋槳在雨夜裡發出陣陣疾風,燈光明亮的直升機慢慢離地,緩緩向上爬升。
掛著001號軍牌的迷彩越野車駛了過來。商鋼一家人上了師長李鐵牛的小車。
鬚髮如霜的老周在兩個戰士的攙扶下,同商鋼一家來到騎兵大隊烈士陵園。山坡上正在發芽的紅柳叢迎風搖曳,為荒涼的戈壁增添了生命的原色。 “爸,”商鋼少將在父親的墓碑前跪下,掏出手帕擦去墓碑上的沙塵落葉:“由於工作繁忙,我已經好幾年沒給您掃墓了。” “爺爺……”商大鵬打開一瓶五糧液倒進碗裡,端著酒碗恭敬地跪在父親一側,肩膀上的中尉軍銜顯得非常醒目:“請您喝了孫子這碗酒!”嘩地將滿滿一碗酒潑在墓碑前。 “爸,四川發生了大地震,我要帶著部隊去抗震救災,路過紅柳溝,特意來看看你。” “爸,我們一家人都想您,媽媽已經離休,身體很硬朗,您就放心吧,我們會照顧好她的。”何曉慧流著淚低聲道。 “爺爺——”張敏噗嗵一聲跪倒在墓碑前淚如泉湧道:“我沒有親人了,商副軍長和何阿姨就是我最親的親人,等抗震救災回來,我會經常來紅柳溝看你……” “少爺,”老周嘴唇抖動著說:“看看我們一家人吧,商鋼已經是將軍,大鵬也已經長大成人,大家沒有辜負您的希望,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軍人!” “爺爺,您放心,商家的男兒沒有一個孬種,我們會在抗震救災中立功的!” “爸,老周伯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我和曉慧想把他接回家,他死活不離開紅柳溝,您說,我們該怎麼辦?” “商鋼,不要說了,我就是要死在這紅柳溝,死後就把我葬在這山坡上,我要天天和少爺在一起……” “商鋼,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走吧。” 為烈士守墓的老周站在山坡上,目送商鋼一家上了那輛迷彩車,當小車在戈壁的地平線上漸漸消失成一個黑點時,一顆大大淚珠沿著布滿皺紋的臉滾了下來……
5月14日,商鋼、陳軍從龍門山抗震救災前線指揮所獲悉,由於地震毀滅了公路,彭州大龍潭地區已經與外界全部隔絕,裡面還圍困著3000多名群眾。他當機立斷,決定親率第一梯隊——由裝甲B團600多名官兵組成的突擊隊前去救援。 經過4個小時的艱難跋涉,這支由當代裝甲兵組成的突擊隊,採取急行軍的形式,穿過4個大溝,躺過三條河流,終於抵達大龍潭。 “郭團長,你帶坦克一營去竹林村,坦克二營跟我去大龍潭村!”商鋼進行了簡單分工。 “一營跟我來!”裝甲B團團長郭敢帶著坦克一營沖向竹林村。 “解放軍同志,快去救人,村口的廢墟埋里有兩個人不停地喊救命!”一個村民跑過來哭著喊道。 “商大鵬——” “趕緊帶領鐵甲突擊隊前去救人!”商鋼給兒子下達了命令。在事關群眾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兒子在他這個少將的眼裡不再是兒子,只是一名戰士。 “是!”商大鵬帶著20名年輕的戰士跑過去救人。 由於道路堵塞,機械化工程車根本進不了山,官兵們只好用鐵鍬、鎬等原始工具一點點地清理磚瓦廢墟。商大鵬清理完成堆的磚瓦,同幾名戰士一起抬走了一塊又一塊樓板,用鋼釺、木棒等工具將壓在受傷群眾身上的樓板撬開,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將半個身子探下去,將壓斷了一條腿的婦女一點一點朝出拉……
天漸漸地黑了下來,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一天沒吃東西的官兵又累又餓又冷。 “商副軍長,60多名受傷群眾的病情逐漸惡化,趕快請求指揮所派醫療衛生組來!”一個坦克連長跑過來報告。 “糟糕!”由於信號中斷,陳軍的手機怎麼也不出去。 “怎麼辦?重傷員如果得不到救助,就有生命危險!”商鋼憂慮道。 “趕快派人去竹林村把郭團長叫過來!”陳軍當機立斷。
“三連長,你趕快通知郭團長上這裡來!”商鋼命令道
“是!” 郭敢一路飛奔來到大龍潭村。 “商副軍長,陳部長,什麼事情?”郭敢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60名群眾傷勢嚴重,如果得不到及時救助,就會有生命危險,我用手機同指揮所聯繫,由於信號中斷,聯繫不上,你帶一支小飛隊連夜返回指揮所,將災情及時向上級匯報,請求派直升機空運救援!”商鋼部署了緊急任務 “是!” “郭敢,搶分奪秒,時間就是生命!”陳軍叮嚀道 “天黑路滑,你們要小心!”商鋼望著妹夫的弟弟叮嚀道。 “請首長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郭敢帶著一支小分隊消失在雨夜裡。 商鋼、陳軍守護在受傷的群眾面前心急如焚。兩個老軍人不停地看時間,盼望儘快聽見武裝直升機螺旋的轟鳴聲。由於臨時停機坪位於陡峭的山坡,為了方便運送受傷群眾,商大鵬帶領數百官兵冒雨同當地群眾一起,用草袋、毛竹等鋪成一條寬約2米的大道。 夜晚12點16分,一架滿載醫務人員和救援物資的直升飛機從成都起飛,直奔彭州。凌晨1點58分,在裝甲A師地面官兵的協助下,直升機在重山峻岭中的一塊空地上成功著陸,飛機還沒停穩。4名醫務人員就迫不及待地跳下飛機。2人一組,對傷員進行包紮、固定和止血。他們依照傷勢程度,從60多名受傷群眾中,確定25名殛待救治的重傷員,進行重點救護。 商鋼、陳軍等人帶領官兵用竹子做成簡易擔架,將8名重傷員抬上飛機。螺旋槳在雨夜裡發出陣陣疾風,燈光明亮的直升機慢慢離地,緩緩向上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