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頁
郭連城當即朝著燕國使者行了一個大禮:“在下郭連城!”
一聽得郭連城這三個字,那燕國使者登時眼裡多了好幾顆星星。
對於荊州軍諸將,他也是瞭若指掌,知道這位郭連城是號稱荊州第一名將,馬戰無雙,最受程展器重,硬是在南陽方面讓燕國軍屢吃大虧。
正如南楚軍聽聞善太平支援汝南一樣,他也頓時明白,荊州軍這是下定決心了,把郭連城這個最優秀的將領派出來了。
那便代表著一件事!
程展下注了。
而且是全部的賭注。
程展指著郭連城說道:“現在我讓郭連城統領南征諸軍,總共七萬大軍,皆為我軍中精銳,我再親領三萬人,做郭將軍的後盾!”
“再加上汝南本有諸軍,我軍軍中精銳,只是希望你們在兩淮戰線上也不要讓我們失望才好!”
燕國使者沒有直接回答程展的問題:“那南陽和襄陽方面的事情怎麼了結!”
“按以前說的辦法,兩個方案任你們選,要麼我送你們燕國兩萬石糧食。同時再賣你們五萬石糧食,要麼我送你們一萬石糧食,然後賣你們十萬石糧食,這兩個方案,你們任選其一便是……”
對於這樣的方案,燕國使者早有準備:“我兩個都要,既要你們送兩萬石糧食。又要你們賣十萬石糧食……我想,如果有一萬匹戰馬地話。你們有沒有那麼多的糧食來買?”
程展哈哈大笑道:“多多益善!”
對於燕國來說,他們的戰馬倒是不缺,即便是潼關戰場上損失了三萬多匹戰馬,戰後他們仍然能通過諸多手段重新補充起來。
可是糧食卻是奇缺,特別是河南戰場上的部隊,在夏收之前甚至有斷糧的危險,更不要說是占領區的平民百性了。
他們和程展的談判已經進行了好幾個月了。在最初地規劃當中,他們確確實實是想往荊州來搶奪糧食。
但問題在於,程展軍控制著襄陽,當襄陽控制在程展手裡的時候,燕軍必須要攻破襄陽才能繼續前進。
可是襄陽軍卻不是燕軍所能輕易攻破地,特別是在郭連城這等名將的統率之下,那簡單就是一場艱苦的攻城戰役。
而程展控制著整個北荊州,擁有源源不斷的後援,只要他斷然放棄汝南戰場,集結幾千騎兵幾萬步兵的援軍不在話下。最後的結果,十有八九是演變成又一場潼關大戰。
這樣一來,益州軍或許可以拿下宜夷,南楚軍也可以奪取汝南,可是燕軍卻未必能拿到糧食。
所以在多次談判之後,親自主持其事的程展向燕軍推薦了一個完美地糧倉,那便是江淮。
江南富足天下,燕國夢想已久。只是南楚在兩淮布有重兵,又有水師協同作戰,任是北軍馬隊來去如風,也是難以深
可是自燕楚兩國聯合滅周以後,南楚在兩淮的精銳部隊源源不斷地西調。水師更是抽調大部。十不存其三四。
現在南楚的水師主力完全困頓於江夏與江陵之間,年來輾轉轉戰。硬是沖不出荊州軍布置的水陸交圍圈,這一次為了蕩平汝南橋頭堡,又從兩淮抽調了一萬五千精銳而來。
既少步軍,又無水師,加上那富裕的江南平原,這一切都是十足的誘惑。
此天賜良機,燕國不取之,荊州願代天取之……在這樣的說詞之下,燕國人心動了,他們和程展演了一齣戲,甚至讓益州軍都主動跳進了主坑。
戲要十分足,所以調到汝南的是善太琿,留守襄陽是郭連城。
而現在,荊州軍這隻埋伏已久的猛虎,要露出他的真面目。
“我軍十數萬大軍,水陸並進,南征荊湘,到時候與燕國大軍會師,還要喝閣下一杯水酒了!”
程展也不知道,他喝地並不是水酒。
那邊郭連城卻是壯志滿胸,又是興奮,又是感激,朝著程展說:“謝將主賞識之恩!”
那燕國使者卻是笑道:“我皇當如期出兵!”
等他退下,當即就有一群軍官圍著了他,這些都是這次南征之役他的參謀。
對於江南地形、兵力,郭連城早已胸有成竹,唯一需要的便是在他們的協助下儘快進入角色。
而待郭連城退下,程展對著簾後說道:“不負所望!”
雲之韻盈盈笑道:“多謝殿下,之韻也願同殿下早日同游建康!”
她也是喜之望外,南征荊楚,原本在她的估計之中,但是程展這麼快,這麼順利,又在她的意料之外。
一想到回到建康的日子,她的皓臂都在輕輕地擅抖著,那一天地歡樂與今夜相比,會更快樂。
王再起是最興奮的一個人。
他從來沒有想到過,機會會這麼快落在自己的手裡,而自己就如此順利抓住他。
三千援兵,現在就直接在他的指揮之下。
這三千兵,都是程展嫡系的老軍,他們象影子一樣突然出現在自己地後方,然後列入自己地指揮之中。
他甚至慶幸,自己沒起反意,畢竟他指揮的六千軍雖然是他為主帥,但是離自己全盤掌握還早著很,在關健時候有這三千援兵出現,保不定又反水了。
而現在,這三千兵力,皆是百戰餘生地老軍,就直接列入自己的指揮之下。
一聽得郭連城這三個字,那燕國使者登時眼裡多了好幾顆星星。
對於荊州軍諸將,他也是瞭若指掌,知道這位郭連城是號稱荊州第一名將,馬戰無雙,最受程展器重,硬是在南陽方面讓燕國軍屢吃大虧。
正如南楚軍聽聞善太平支援汝南一樣,他也頓時明白,荊州軍這是下定決心了,把郭連城這個最優秀的將領派出來了。
那便代表著一件事!
程展下注了。
而且是全部的賭注。
程展指著郭連城說道:“現在我讓郭連城統領南征諸軍,總共七萬大軍,皆為我軍中精銳,我再親領三萬人,做郭將軍的後盾!”
“再加上汝南本有諸軍,我軍軍中精銳,只是希望你們在兩淮戰線上也不要讓我們失望才好!”
燕國使者沒有直接回答程展的問題:“那南陽和襄陽方面的事情怎麼了結!”
“按以前說的辦法,兩個方案任你們選,要麼我送你們燕國兩萬石糧食。同時再賣你們五萬石糧食,要麼我送你們一萬石糧食,然後賣你們十萬石糧食,這兩個方案,你們任選其一便是……”
對於這樣的方案,燕國使者早有準備:“我兩個都要,既要你們送兩萬石糧食。又要你們賣十萬石糧食……我想,如果有一萬匹戰馬地話。你們有沒有那麼多的糧食來買?”
程展哈哈大笑道:“多多益善!”
對於燕國來說,他們的戰馬倒是不缺,即便是潼關戰場上損失了三萬多匹戰馬,戰後他們仍然能通過諸多手段重新補充起來。
可是糧食卻是奇缺,特別是河南戰場上的部隊,在夏收之前甚至有斷糧的危險,更不要說是占領區的平民百性了。
他們和程展的談判已經進行了好幾個月了。在最初地規劃當中,他們確確實實是想往荊州來搶奪糧食。
但問題在於,程展軍控制著襄陽,當襄陽控制在程展手裡的時候,燕軍必須要攻破襄陽才能繼續前進。
可是襄陽軍卻不是燕軍所能輕易攻破地,特別是在郭連城這等名將的統率之下,那簡單就是一場艱苦的攻城戰役。
而程展控制著整個北荊州,擁有源源不斷的後援,只要他斷然放棄汝南戰場,集結幾千騎兵幾萬步兵的援軍不在話下。最後的結果,十有八九是演變成又一場潼關大戰。
這樣一來,益州軍或許可以拿下宜夷,南楚軍也可以奪取汝南,可是燕軍卻未必能拿到糧食。
所以在多次談判之後,親自主持其事的程展向燕軍推薦了一個完美地糧倉,那便是江淮。
江南富足天下,燕國夢想已久。只是南楚在兩淮布有重兵,又有水師協同作戰,任是北軍馬隊來去如風,也是難以深
可是自燕楚兩國聯合滅周以後,南楚在兩淮的精銳部隊源源不斷地西調。水師更是抽調大部。十不存其三四。
現在南楚的水師主力完全困頓於江夏與江陵之間,年來輾轉轉戰。硬是沖不出荊州軍布置的水陸交圍圈,這一次為了蕩平汝南橋頭堡,又從兩淮抽調了一萬五千精銳而來。
既少步軍,又無水師,加上那富裕的江南平原,這一切都是十足的誘惑。
此天賜良機,燕國不取之,荊州願代天取之……在這樣的說詞之下,燕國人心動了,他們和程展演了一齣戲,甚至讓益州軍都主動跳進了主坑。
戲要十分足,所以調到汝南的是善太琿,留守襄陽是郭連城。
而現在,荊州軍這隻埋伏已久的猛虎,要露出他的真面目。
“我軍十數萬大軍,水陸並進,南征荊湘,到時候與燕國大軍會師,還要喝閣下一杯水酒了!”
程展也不知道,他喝地並不是水酒。
那邊郭連城卻是壯志滿胸,又是興奮,又是感激,朝著程展說:“謝將主賞識之恩!”
那燕國使者卻是笑道:“我皇當如期出兵!”
等他退下,當即就有一群軍官圍著了他,這些都是這次南征之役他的參謀。
對於江南地形、兵力,郭連城早已胸有成竹,唯一需要的便是在他們的協助下儘快進入角色。
而待郭連城退下,程展對著簾後說道:“不負所望!”
雲之韻盈盈笑道:“多謝殿下,之韻也願同殿下早日同游建康!”
她也是喜之望外,南征荊楚,原本在她的估計之中,但是程展這麼快,這麼順利,又在她的意料之外。
一想到回到建康的日子,她的皓臂都在輕輕地擅抖著,那一天地歡樂與今夜相比,會更快樂。
王再起是最興奮的一個人。
他從來沒有想到過,機會會這麼快落在自己的手裡,而自己就如此順利抓住他。
三千援兵,現在就直接在他的指揮之下。
這三千兵,都是程展嫡系的老軍,他們象影子一樣突然出現在自己地後方,然後列入自己地指揮之中。
他甚至慶幸,自己沒起反意,畢竟他指揮的六千軍雖然是他為主帥,但是離自己全盤掌握還早著很,在關健時候有這三千援兵出現,保不定又反水了。
而現在,這三千兵力,皆是百戰餘生地老軍,就直接列入自己的指揮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