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各國特使均冷笑連連,其中荷蘭特使冠冕堂皇的說了一通道理,最後各國達成了簡單的協議,準備暫時不出兵援助波斯,各自心照不宣的回國等待皇帝的裁決。

  康熙得知十八國聯盟欲攻打奧斯曼帝國,把奧斯曼帝國趕回亞洲,從內心來說,他是不同意的,因為在這個時候招惹奧斯曼帝國很不理智,而且奧斯曼帝國不是輕易能擊敗的,不過奧斯曼帝國這個擋路虎的確妨礙了十八國聯盟的鋒芒,若走陸路,英法等國的步兵的確起不到什麼作用,並且對以後的大戰都有影響。

  “若是擊敗了奧斯曼帝國,大清的壓力就小了一大半,既然各國已經達成共識,也只有打了。”

  康熙只能深深的嘆了口氣,對于波斯帝國,他只能表示同情,若是波斯帝國能夠拖住大華帝國幾年,那就更好了。

  對於此時剛過而立之年,經過生與死,以及和江濤的多番交手親歷人生沉浮,康熙早就喜怒不形於色、心如鐵石,可是得知波斯帝國的處境,依舊忍不住心寒不已。

  “大華賊子,竟兇悍如斯,大清當何去何從?”

  康熙心思剛鬆動了一些,立刻又恢復了常色,他知道若他都沒信心戰勝大華賊子,那麼滿族王公大臣和漢人都將泄氣,忙召來明珠,命其親自監製火槍,如今大清引用了一些西方的技術,全力打造使用米尼彈的火槍,沒有海軍的拖累,大清一月能生產三千多支新式火槍。

  為了對抗大華帝國,康熙沒有太多的精力防備漢人,反而利用漢人防備俄羅斯人,又重用一些俄羅斯人牽制漢人,朝野在短時間內達到了平衡。

  在滿清八旗的屠刀下,連兇悍的哥薩克人都臣服了,康熙又多番恢復境內的生產,在原俄羅斯境內解除了所有的農奴,又快刀斬亂麻般解決了大半的原有貴族,這些農奴除了一部分成了滿清貴族的包衣奴才,其餘的都成了自由民。

  一片腥風血雨之後,大清的統治癒加鞏固,所有的俄羅斯人都被殺怕了,暫時忘卻了反抗,這其中漢人的功勞最巨。

  康熙趁熱打鐵,又減輕賦稅,不過這都是次要的,他主要發展軍事力量,除了四十萬滿蒙漢鐵騎,他又招了十萬哥薩克騎兵,另有百餘萬常備軍,不過火槍兵只有十分之一,他準備讓這百餘萬常備軍中的大半變成火槍兵,這其中有六十萬是漢人,十萬是滿族人,還有近三十萬俄羅斯人,不過俄羅斯人康熙還不敢盡信。

  其實康熙得知米尼彈的威力,很是躊躇,裝備米尼式火槍的漢人步兵能威脅到滿蒙鐵騎,但是為了和大華帝國對抗,他又沒別的選擇,滿、蒙的族人太少了,跟隨的漢人至少要比俄羅斯人忠心。

  可是依照兵仗司的製造進程,大清至少要二十年才能裝備七十萬新式兵軍,經過和十八國聯盟接洽,英法、西班牙、等強國都在大清的莫斯科周邊興建兵工廠,並扶植大清的兵仗司,使之的產量提高一倍。

  對於這一點,康熙只好答應,畢竟歐洲諸國要想從陸上進攻大華帝國,要麼經過大清,要麼經過波斯帝國,波斯現在的處境不妙,那就只有在大清興建兵工廠。

  畢竟萬里迢迢,從英法等國推著大炮和彈藥到大華實在是太困難了,而把兵工廠設在莫斯科則省了不少路程。

  康熙雖然還不滿意兵仗司的進度,但也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就在十八國聯盟大量向維也納增兵的時候,各國卻得知西班牙沿海遭到大批大華帝國戰艦炮擊的消息。

  十八國聯盟俱都驚駭莫名,他們沒想到大華帝國的攻擊竟如此快捷,英法、荷蘭現在根本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戰艦,想到數年前兩百餘艘戰列艦都全軍覆沒,他們彷徨了,都自覺的集結主力戰艦避戰。

  而此時,施琅卻拉長了臉,因為轟炸西班牙沿海的造船廠,110艘飛剪式戰艦發射了10000枚以上的開花彈,雖然西班牙的造船廠都成了廢墟,可是籌備的彈藥明顯不夠了。

  要知道西班牙海軍早就沒落了,此戰的主要目標是英國、法國、荷蘭的造船廠,可是沒想到在西班牙的造船廠竟然浪費了帝國這麼多炮彈。

  施琅輕嘆一聲,自己只是讓這些艦長稍微教訓一下西班牙人,沒想到他們竟然這麼衝動,發射了三分之一的炮彈,卻破壞了整體作戰計劃,看來自己的威望還是不夠啊,也怪西班牙在呂宋殺了太多的漢人,看來皇帝在不知不覺間就激發了將士們的鬥志,真是高啊。

  “遠征正在進行,殺大將不祥,而且殺自己人只會讓弟兄們更加不服。”

  施琅想到這裡,終是沒有重罰違反軍令的艦長,先自斷頭上的白髮以示懲戒,又強調此次的作戰任務,又語重心長的宣講軍令,並聲明再敢違反軍令將嚴懲。

  眾艦長見施琅如此仁厚,均感動不已,一時之間上下一心,士氣大增。

  稍作休整,施琅就帶著飛剪式先遣艦隊離開了西班牙,再次出征。

  本來眾艦長建議登陸盡在厘尺的小國葡萄牙的,對葡萄牙進行一次毀滅性打擊。

  不過這一次施琅堅決拒絕了,葡萄牙畢竟是小國,在他身上浪費時間不划算,雖然麾下有這個實力,他還是壓下了眾人的衝動,讓們畢竟是海軍,陸軍的活就交給陸軍去干。

  葡萄牙本來已經做好了海軍全軍覆沒的準備,所有海軍成員都上岸躲避,沒想到竟逃掉一劫,真是舉國歡慶,至此之後,葡萄牙海軍見到大華帝國的海軍就退避三尺,數百年未敢與帝國發生一次衝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