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說自己統御數十萬鐵騎在外,本來就應該注重一些細節,皇帝最看重的是忠心,第二才是能力,江信猛然想到急流勇退四個字,轉瞬卻又壓下。

  那特使連磕了幾個頭,暗罵自己不該胡言亂語,若是被大華皇帝知道最少也是株連九族之罪,忙向大華皇帝表了一番忠心。

  江信怒視了他一會,才哼了一聲道:“立刻清點府庫,並傳檄四方總督和封建主,順者昌,逆者亡,限期三個月內必須抵達德里商議大事,不來者一律株連九族。”

  其實現在莫臥兒帝國已經沒有多少總督了,本來莫臥兒帝國擁有二十二個行省,江信占領了七個行省,江無極從大周手上奪了兩個行省,大周還剩五個,帝國海軍占領了英國的大據點孟買,英國失勢後,投靠英國的封建主除了一部分獨立,還有一部分投靠大華帝國,這樣一來海軍也獲得一個行省,主要是海軍兵力不足,不然也不會如此。

  這樣看來,還有7個行省處於獨立狀態,江信心中有數,先給皇帝上了一個奏摺,又聯繫江無極,要他暫且等待。

  之後,他集中一萬槍騎兵、十五萬蒙古鐵騎和五十萬奴隸軍向大周壓迫而去。

  其中帝國騎兵一部分負責監督奴隸軍攻城,一半襲擾大周的腹地。

  華興年六月17日,五萬關寧鐵騎與四萬帝國騎兵發生大戰,不過一個時辰,關寧鐵騎就傷亡大半,而帝國騎兵因為一萬槍騎兵的緣故,大勝,卻也死傷萬餘,至此,大周擴張的步伐被止住,形勢大變。

  不過江信卻遇到了煩心事,莫臥兒帝國皇室藏金銀財寶的內庫竟然空蕩蕩的,而且皇室直系人員全部失蹤,他警覺起來,全力封鎖城池,並讓印度人全力撤除原有皇宮,好在現任皇帝是個識趣的人,全力配合大華帝國的決定。

  華興年七月二十一日,風和日麗,莫臥兒僅存的七個總督和數百封建主全都來了,與帝國會盟於德里城下,最終簽署《帝國合約》,共五條。

  第一,亞爾馬達河以北的土地盡歸大華帝國,作為大華帝國的軍費賠償,改名為印度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內的官員全是漢人,原有土著以耕種為主,帝國掌控所有的土地,原有土著只有耕種權和納稅權,對土地沒有所有權,而且行政區內的土著是沒有帝國國籍的,只有次等民國籍。

  第二,印度半島所有的海港城市盡歸大華帝國所有。

  第三,現有七省實行自治,保持現有狀態,現有總督、封建主實行世襲制,但不得隨意侵占,境內的收入要上交三分之一給帝國國庫。

  第四,大華帝國的商品只要交納了帝國稅,在印度半島可以無阻流通,任何人不得加稅。

  第五,現有七省的當權者不得和大華帝國為敵,作為大華帝國的屬國存在,麾下的兵員有定額,有替帝國征戰的義務,其境內的礦產帝國擁有優先開採權。

  這樣一來,整個莫臥兒帝國就分成了兩部分,一大部分歸帝國所有,一小部分由數百個諸侯所有。

  這些總督和封建主很是滿意,他們保全了身家財產和性命,而且能世襲現有的地盤,這是最吸引人的,要知道以前的莫臥兒帝國可沒有世襲這麼一說,為了保住他們的地位,他們只有緊緊的向帝國靠攏。

  不過大周還占據著近四個行省的地盤,而且在帝國的特別行政區內,這是當前的大問題。

  等議和一定,江信直接率領另外兩萬槍騎兵奔赴前線,只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擊敗大周,才能震懾宵小。

  至於那個特使沒有當上皇帝,卻成了印度特別行政區的區長,不過傀儡而已。

  事後,江濤為了保住漢人血脈,嚴禁擁有帝國國籍的百姓和異族通婚,否者不僅剝奪帝國國籍,而且後果很悲慘。

  第285章 軍事調動

  當江信親自領著主力騎軍對付大周的時候,躲在密室里數月之久的莫臥兒皇帝奧朗則布終於耐不住寂寞,在一個夜晚派出了十餘名血衛。

  不過半個時辰,這些血衛就抓回了數名守夜的士兵,這些本來是莫臥兒帝國的侍衛軍,可惜現在卻成了大華帝國的僕從兵。

  沒怎麼逼供,這些人就說出了奧朗則布想知道的一切。

  大周正在和大華決戰。

  各省總督和大華帝國簽訂了《帝國合約》。

  就在數十里外大華帝國正在修建新德里城,內部有大華帝國的行宮,現在這個城池正在拆遷,城外有萬餘蒙古鐵騎,新德里城也有萬餘鐵騎。

  ……

  不過數月,卻已經時過境遷,奧朗則布徹底呆滯了,本來他還以為憑藉他的威望定能恢復龐大的莫臥兒王朝,可惜現在想出城都很難,密室內的糧食幾乎已經用盡,再呆在這裡只有死路一條。

  而且據那奴隸兵述說,如今大華帝國在鄉村實行保甲連坐制,攜帶兵器和四處遊蕩的莫臥兒人,只要被巡視的蒙古鐵騎發現,一律射殺,除非加入印度僕從軍。

  不過印度僕從軍都在一定的範圍內活動,若沒有大華帝國特別行政區發布的調令,敢隨意亂竄,也是死路一條,而且還有可能株連九族,因為沒有家眷的士兵大華帝國全部都遣散歸鄉了。

  奧朗則布思慮半響,還是想不出復國的辦法,如今以前的臣民均被大華帝國懾服,敢反抗的都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