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朝鮮和日本是多年的老冤家,如今朝鮮傷了筋骨,一定會搶著報仇,讓朝鮮人滅掉日本人,顯然對帝國大有好處。

  江濤一向不相信屬國,當然朝鮮也不例外,朝鮮現在成了名副其實的耕戰國家,農民和軍人是主流,對大華帝國更是恭敬萬分,但大華帝國一旦勢弱,江濤可沒法保證朝鮮還會忠心耿耿的為大華帝國賣命。

  所以引導他們和小日本兩敗俱傷才是上上之策,江濤直接賣一些過時的軍火就能發大財,何樂而不為呢?

  ……

  十日後,朝鮮國王上奏摺,哭訴日本暴行,懇請大華帝國出兵助戰。

  江濤也沒有找理由,直接對朝鮮國王下旨道:“日本乃豺狼小國,命朝鮮國王制裁之,朕襄助百萬擔糧草,日本暴行,人神共憤,朝鮮可便宜行事,但不可放虎歸山,若占據本州之土地,當盡歸英勇將士所有!”

  帝國人雖然不理解,可是朝鮮人卻沸騰了。

  這些年,朝鮮人雖然用血淚換來了一些財富,但是大華帝國對朝鮮的種種限制,還是引起了一些朝鮮人的不滿,只不過敢怒不敢言而已。

  可是如今大華帝國明顯想把日本本州送給朝鮮,雖然要動手去搶,但這也是天大的恩賜了。

  於是,不過五天,朝鮮就聚集了四十萬青壯士兵,全力兵逼日本本州,另在東南亞的二十多萬朝鮮兵也將陸續抵達日本本州,殘酷的廝殺一觸即發。

  ……

  聽到朝鮮的反應,江濤很是滿意,不過內閣大臣們卻有疑問。

  魏東來勸諫道:“皇上,朝鮮乃帝國的屬國,帝國一向管制的很嚴,可是這一次朝鮮卻有可能占據整個本州島,到時朝鮮實力大增,多年後恐起反彈。”

  程章也語重心長的道:“皇上,想要朝鮮為帝國賣命,給予其大片的土地,不僅會滋長朝鮮上層建築的野心,而且日本本州是戰略要地,絕不能落入朝鮮人的手中,還請聖上三思。”

  “嗯。”江濤很是欣慰,不過皇帝金口玉言是不能更改的,再則想要馬兒跑,卻不給它吃草,這是不可能的,而整個本州這個地盤就是致命的毒藥,很好吃,卻有毒,現在朝鮮人動心了是好事,而且朝鮮幾乎沒有火器軍隊,在人口上也並不占多大優勢,雖然擁有帝國的支持,勝負仍未可知。

  等酣戰已久,朝鮮還不能勝,其國壯丁男子必定損耗極大,到時帝國就能讓駐紮在朝鮮的軍隊和依附帝國的朝鮮人發動一場兵變,那時就不是人力可逆轉的了。

  江濤整理了一番思路,一本正經的道:“諸位愛卿莫急,這朝鮮和帝國接壤,朕一直不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但是朝鮮一直以來對大華帝國忠心耿耿,朕不忍心下狠手,但朝鮮和日本兩虎相爭,恐怕是兩敗俱傷之局,帝國只需十萬大軍就可收拾殘局,到時帝國就是順應大勢,想必無人說閒話吧。”

  魏東來等人聞言大訝,原來是一箭雙鵰之局,皇上真是深不可測,雖然這麼快就拋棄了朝鮮人,不過國與國之間就沒有純真的友誼的。

  他們也都是飽覽群書之人,明曉一國興,萬國遭殃的道理,皇上未雨綢繆,絞殺一切可能出現的危險,全是為帝國未來鋪路。

  眾臣嘆息之餘,江濤又隨意的道:“這都是小事,只要帝國在本州的四個軍事基地不失,日本就逃不出朕的手掌心,隨他們鬧去,今年,朕有兩個目標,一是徹底解決帝國周邊的戰爭,二是加強教育普及工作,諸位可有建議?”

  教育工作是帝國的根本,眾臣均點了點頭,等十年後,帝國將擁有大批的軍事人才和管理人才。

  唯有結束戰爭有些困難,兵部尚書王夫之心中暗嘆,正色道:“皇上,如今莫臥兒帝國是帝國征戰的重心,牽扯了帝國五十萬精銳,莫臥兒的本土勢力不足一提,唯一的對手就是大周,不過只要江無極和江信對大周形成兩面夾擊之勢,應該無妨,不過呂宋、巴布亞島、澳大利亞的戰鬥卻有些棘手。”

  “說說看。”江濤輕描淡寫的道,如今帝國的槍騎師和皇家陸戰師已有四十萬,其中15個槍騎師,25個皇家陸戰師,而且每過一個月就可換裝數萬人,新式的火器絕對能加快帝國戰爭的進程。

  “呂宋總督組建了二十萬的火器部隊,還有五十萬土著士兵,並且把所有的華人都關押起來,總人數有二十多萬,以此來要挾帝國,這期間已死了數萬華人華僑,內閣很是棘手,還請聖上裁決。”連擁有浩然正氣的王夫之都雙眼冒出了凶光,顯然已是氣憤到極點。

  “好大的膽子。”

  江濤怒喝一聲,又不禁暗暗自責,若早些攻打呂宋,也不會如此進退兩難,此時到底該如何是好?

  “立刻去通告呂宋總督,再敢殺帝國一位漢人,朕就滅他九族,殺盡西班牙人!”

  聽到江濤殺氣騰騰的喝聲,眾大臣心中一熱,久久說不出話來,西班牙人造了許多殺戮漢人的血債,可是大明沒有說話,大清也沒有說話,唯有華興大帝斬釘截鐵的護我漢人,開拓我大漢江山,真乃大聖君也,能輔佐大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黃宗羲心中一緊,寬慰江濤道:“皇上聖體要緊,呂宋如今已是瓮中之鱉,可先下詔書,若西班牙人喪心病狂,帝國當以雷霆手段殺盡西班牙人,若其不敢妄動,帝國可先緩後急,調集若干精銳秘密潛入呂宋島,爭取救出同胞,若不能,可等其懈怠,帝國調集數十萬精銳不惜一切代價滅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