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場仗打得越久,對帝國越有利,帝國隨時可以向印度尼西亞派遣二十萬以上的援軍和數十萬屬國僕從軍,而歐洲國家卻沒這個優勢,只要過幾年,帝國就完全消化了各個殖民地,到時大華帝國的實力將更加雄厚。

  江濤放下了工程師的設計書,現在帝國製造一千噸左右的純鋼戰艦倒是可以,再大了帝國的科技實力已經承受不住,這樣一來,暫時是建造不了純鋼的戰列艦,只能建造木質船殼外面包裹鋼甲的戰艦,而蒸汽機技術不成熟,還運用不上,這樣戰船的速度就跟不上。

  因為此,江濤果斷刪除了黑龍級一等戰列艦的建造計劃,主要是該艦造艦時間長,航速慢,造價高,雖然防禦高,用處卻不大,再次下令科研中心加大對蒸汽機改進的力度。

  再看設計師設計的海蛇級三等戰列艦,整個戰艦(從內到外)14毫米鋼板+兩層交錯放置的200毫米紅木+1層50毫米鋼鐵裝甲,並用螺母螺栓鉚接,可是這樣一來,裝甲使得戰艦的重量與吃水增加,設計師只好刪除了戰艦上的三層炮甲板,這樣此艦雖然和後世的戰艦很相似,可是該艦隻有44門火炮,這樣的火力還不如海獅級巡航艦。

  該艦長79米,寬17米,吃水8.48米,船體本身就有兩千三百噸,排水量四千五百噸,設計師初步估計,該戰艦的航速只有六節,造價三百萬銀元一艘。

  擁有這麼厚裝甲的戰艦以現在這個時代的武器是很難被擊沉的,可是高昂的價格、龜速以及不高的火力讓江濤感覺很不值得。

  主要還是蒸汽機技術,若是蒸汽機技術成熟,使該戰艦的航速提高到13節以上,就是再費錢,江濤也會毫不猶豫的建造,可是此時此刻,他再次否定了,因為該艦的航速使該艦不適合遠洋作戰,而帝國現在的海軍實力已能防禦住帝國的海疆,再建造此艦就有些畫蛇添足。

  江濤嘆了口氣,放下了海蛇級三等戰列艦的設計書,拿起了飛剪式戰艦的設計書,連忙向工部下達了建造五十艘飛剪式護衛艦的命令。

  該艦長72米,寬12米,吃水9.3米,排水量1700噸,船體重830噸,整體都是鋼材結構,主要裝甲帶厚20厘米,擁有四個三聯裝炮塔,也就是十二門火炮,可旋轉360度,使用的都是150毫米的後裝炮,炮手、彈藥庫等均在炮塔的保護下,很難被擊傷。

  該後裝炮不僅擁有膛線,而且氣密性良好,不管是威力,還是準確度都遠遠優於前裝火炮,有效射程提高到了4000米,每一門的造價就需要兩萬銀元,是前裝炮的二十倍,而且使用的包銅鐵彈,亦是圓錐形彈,雖然沒有把發射藥和炮彈結合在一起,可是一分鐘已可以發射三枚炮彈,不過發射十輪後,還是要清理下炮膛。

  全船帆面積2760平方米,由於船體是純鋼結構,航速只有十三節,而且擁有四個魚雷發射器,前後各兩個,一艘類似的戰艦可攜帶十枚火箭式魚雷。

  該船可攜帶兩百人,續航力達半年以上。

  不過該船的造價也非常高昂,需要120萬銀元,要不是江濤財大氣粗,也不會一口氣建造五十艘飛剪式護衛艦,江濤又下了三十艘海獅級巡航艦和三十艘海豹級巡航艦的訂單,主要是戰列艦短時間是製造不出來了。

  為了防止該護衛艦被敵人俘虜,江濤決定讓飛剪式護衛艦上的水兵都配上轉輪式騎槍,而且準備在該戰艦上的火炮上配備三成的開花彈,該開花彈使用的是延遲引信,規定儘量在在三百米範圍內使用,該炮彈只有離炮膛的時候才會點燃引信,在三百米範圍內擊中對方再過0.5到1秒鐘左右才會爆炸,若發射的太遠,就會造成空爆。

  該彈雖然有缺陷,就是擊中對方後,若不能擊碎的對方的裝甲,就有可能彈開,可是此開花彈卻很安全,破甲能力超過以前的圓形炮彈,而且啞火率只有百分之一,不過造價卻高昂,一枚開花彈需要100銀元,不過用該彈對付木質戰艦卻無往不利。

  該戰艦雖是護衛艦,戰鬥力卻不凡,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簡直是神器,因為她航速快,裝甲厚,火力強,攻擊手段多,除了帆布這個弱點,幾乎是無敵的,就算西方的一等戰列艦也不是對手。

  江無傷自從歐洲回來一直在度蜜月,江濤命他為該護衛艦隊的統帥,不過要等九個月後飛剪式護衛艦才能下水。

  江濤不再考慮海軍的事,自從他對吳世璠下最後通牒,到至今已有一個多月,吳世璠竟敢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這直接激怒了江濤。

  如今正是正月,民間都在拜年訪親,江濤也不好在此時發動戰爭,不過卻向蒙古騎兵團和皇家騎兵團下達了作戰任務,準備時間為兩個月,而且自籌補給。

  不過,帝國在葉爾羌城設置了中轉站,劫掠的物質財富和彈藥補給將在那裡進行,這一次對莫臥兒帝國的掠奪,帝國只收取戰利品的三分之一。

  不過十餘天,江信和江無刀就上奏了請戰奏摺,此戰共出動二十二個蒙古鐵騎師和三萬槍騎師,共計二十五萬人,每人三匹戰馬,以江信為統帥,定在三月初出動。

  江濤立刻同意,嘿嘿,敢和大華帝國叫囂的不是死了,就是逃了,莫臥兒帝國再龐大,朕也要砍他幾刀,不求饒,每年都來一次。

  至於收復整個緬甸之事,江濤也不敢大意,他決定不在給吳世璠機會,眼見正月快完,江濤立刻讓帝國智囊團推演,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若想在三個月內收復整個緬甸,必須出動二十個神槍師,而且必須發動排山倒海的攻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