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濤簡直不敢置信,這些國家吃了雄心豹子膽了?敢在關羽面前耍大刀,不想活了嗎?

  江濤一面向全國公布此事,立刻引起了帝國百姓和商賈的憤恨,誓要收拾這些不聽話的藩國,最近只聽說帝國欺負其他國家,沒想到這幾個小國竟敢如此放肆。

  江濤把事情鬧得滿城風雨,就是為了試探國民的凝聚力,一個國家,若沒有凝聚力,再富有,也是別人口中的肥肉,不過情況出乎江濤的預料,竟有一部分大商賈主動聯合起來,搞了個募捐會,替帝國籌集了五千萬軍費。

  對此,江濤勉強收下了,卻打了欠條,一年後可到銀行兌錢,就當是借商賈和百姓的,而且還有利息,其實大華皇帝還沒窮到這個地步,而且他還可以向銀行借錢,之所以收下了百姓籌集的軍費,就是為了讓百姓自覺的參與帝國的殖民戰役,這樣一來,國內只要不搗亂,戰爭將無往不利。

  消息散播的很快,幾乎到達了帝國的每一個府縣,這多虧了帝國日報,這是江濤主辦的報紙,半個月刊印一次,通過驛站送往全國各地,上面主要介紹國家的政策和海外殖民地的情況,以及國外的情形和國家觀念,還有一些常識知識和科學知識。

  江濤又令西南軍區構建廣西的防禦陣地,暫時先把叛軍阻擊在帝國邊境。

  同時,剛訓練完結卻沒經歷過實戰的十個神槍師正向旅順港集結,準備通過水路進入廣東,再從廣東進入廣西,參加平亂戰役。

  江濤正在調兵遣將,不想王夫之卻來了:“皇上,安南等國突然謀反,必定是吳世璠在背後搗鬼,皇上萬萬不可中計,為了此戰能夠迅速結束,只有儘快剿滅吳世璠,敲山震虎,才能儘快平息三國的叛亂。”

  江濤嘆了一聲道:“說的好,不過安南等國太不老實了,既然敢冒犯權威,就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以後朝鮮就是一等藩國,而安南等國只能是殖民地了,發詔書給占城國王,等朕擊殺了安南國王,就把整個安南送給他,今後就改叫越南國吧。”

  “皇上,好計策啊,如此一來,就分散了安南國的實力。”王夫之驚喜的道。

  “呵呵,沒什麼,其實朕只是想證明朕是亞洲的霸主,是權威,擊殺他國的國王如探囊取物般輕鬆,經王老一提醒,卻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層含義,看來這下占城國王危險了。”

  江濤輕笑著道,也好,打一打,世界就清淨了。

  第247章 待遇不同

  此時,大華帝國大肆興兵,整個帝國都急速的運轉起來,到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差錯。

  可是內閣的首腦沒過幾天就找來了,並拿出智囊團的推演,說是帝國最多堅持到年底,到時帝國就沒錢再打下去,還說要防備日本、西藏、蒙古等國挑釁,否則後果更加嚴重。

  江濤傻眼了,最近的戰爭頻率是有些高了,但是也不會這麼嚴重吧。

  可是數據卻是死的,據內閣的數據,此時南方就使用了25個神槍師,將近四十萬陸軍參加平叛戰役,還有海軍十餘萬將士和六萬海軍陸戰師,以及西雅圖和霧城還有三萬餘陸軍。

  總體加起來共有將近六十萬主力部隊在戰鬥,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不加上傷亡撫恤,光戰時軍費和彈藥的費用就超過2000萬銀元,一年就需要兩億多銀元。

  關鍵是傷亡撫恤才是最高的。

  如今國庫只有一億四千萬銀元,怪不得眾人著急,江濤頓時急了,其實廣西布置十五個神槍師有些多了,可是那十個新成立的神槍師不經實戰,戰鬥力永遠提不高。

  他一籌莫展,只好反問諸位閣老:“到底該如何是好?”

  “皇上,這仗是要打,而且要贏,畢竟關乎到帝國的威名,據說美洲總督已收降數十個印第安部落,控制的印第安人已超過八百萬,可以讓他們交人頭稅,一個人一年交兩個銀元,也有1600萬,扣除美洲駐軍的軍餉,還能盈餘一半,這樣就節約了帝國一部分開支,而且美洲的擴張太慢了,若再如此,還請換將。”程章代表內閣語重心長的道。

  黃宗羲等也點了點頭,不過魏東來卻沒有發表意見,他心中有看法,程首輔在打壓異姓將領,特別是脫離皇帝掌控的異姓將領,出發點是好的,卻不利於美洲的開拓。

  江濤心中長嘆一聲,看來內閣又在針對漆大頭了,其實是他上次自行擴軍惹的事,引起了內閣的忌諱,內閣雖然不掌握軍權,卻控制著軍隊的軍需財政,而且對全國的政局負責。

  江濤雖然能理解漆大頭的處境,認為他絕對沒有造反的可能性,因為他最多只掌控一個神槍師,又能翻起多大的風浪?

  可是他也不能太過駁斥內閣的決定,他有這個自信,只要帝國強盛,任何人都不敢造反,就算造反了也沒用,反之,則人人都有可能造反,攔都攔不住。

  對於向印第安人征人頭稅的事,江濤搖了搖頭,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最有可能是中國的移民,就憑這個,他就不準備血腥屠殺和剝削。

  據他前世的了解,那時的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大多認為,美洲最早的居民是從其他地方遷移而來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是“歐洲移民說”。此說認為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從歐洲大陸向北經冰島和格陵蘭島進人美洲的,也有人認為,歐洲人是通過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這個可能性很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