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工業的發展最怕生產出來的貨物銷售不出去,由於帝國的輕工業運用了蒸汽機技術,節約了勞力,貨物的成本遠遠低於世界上的所有國家,其中有皮鞋、棉布、服裝、各種酒水、鏡子、日用品和工藝品等等。

  可是帝國的殖民地只有朝鮮和日本,日本油鹽不進,朝鮮國小,也銷售不了多少,江濤只好派出使者去威脅安南、寮國、暹羅等國,這些國家以前都是中國的藩屬,如今西方殖民主義勢力逐漸滲入這些國家,可是中國的影響力和威懾力還是遠遠大於西方的。

  一個個派出使臣重新對大華帝國稱臣納貢,唯獨緬甸沒有來,大華皇帝大怒,命眾藩屬國回去組建聯軍打倒緬甸,並平分緬甸的土地和人口,否者就是和大華帝國過不去。

  這些藩屬國的國王對此喜憂參半,對於土地和人口人人都有野心,可是緬甸的新國王吳世璠也不是好惹的,強大的暹羅都被打得潰不成軍,不過更厲害的大華帝國更不是他們敢違抗的,忙整兵備戰,一時整個東南亞草木皆兵。

  在一個月的時間安南、占城、寮國、暹羅等組成四國聯軍,剛安定下來的緬甸立刻又戰亂起來。

  而在此期間,帝國的商人悄悄的把貨物傾銷到這些國家,這些國家當地的小作坊那是對手,大多經營不下去破產。

  而大華帝國為了提高四國聯軍的戰鬥力,出售了一批從滿清手裡緝獲的鳥槍,這些國家雖然喜歡西方生產的火槍,可是大華皇帝的面子不能不給,只好苦著臉買下。

  江濤很滿意諸國的態度,贈送了四國國王一小部分上等絲綢,畢竟戰亂的諸國對於帝國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帝國將要進行大規模的滅清戰爭。

  而且能夠使之成為帝國的商品傾銷地,還能夠壓制吳世璠的實力,使之騰不出手侵擾帝國的南疆,這才是江濤最大的目的。

  此時這四國就數暹羅領土最大,實力也最強盛。

  其實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勢力就逐漸滲入暹羅。1516年葡萄牙和阿瑜陀耶王朝簽訂了第一個條約,規定葡萄牙人可以在阿瑜陀耶城、丹那沙林、墨吉、北大年、六坤等地居住、經商和傳教。1598年西班牙和暹羅簽訂通商條約。1612年英國被允許在北大年開設商館。1617年荷暹簽訂通商條約。特別是在納雷王統治時期(1656~1688),希臘人C.華爾康擔負了阿瑜陀耶王朝的外貿總監和財政大臣的重要職務,他利用職權,與法國殖民主義者勾結,使法國軍隊進駐暹羅,取得了對曼谷和墨吉的控制權。

  也就是說荷蘭對這些國家控制力並不多強,他們已經感受到了日益緊張的海上形勢,對於大華帝國違反約定插手東南亞事務,他們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他們老早就向威廉三世申請扣押大華帝國的工匠和海軍將士,就是為了抓住大華帝國的把柄。

  以至於到此時大華帝國派遣到荷蘭學習造船技術的人員和海軍將士到此時還沒有出海返航。

  江無傷和龔凱軍心中憋了一肚子的火,此時荷蘭方明顯放慢了造艦速度,以至於去年十月就應該造好的軍艦,直到此時還沒有完工。

  對於此事,江無傷並沒有異動,畢竟這關係到數千人的性命,而且這其中不是帝國的精銳海軍,就是帝國的優秀的船工和設計師,不能有絲毫損傷,江無傷想起王爺的囑託,又怎敢胡來。

  荷蘭方不僅加派了周圍的防守力量,而且禁止帝國人員隨意外出,江無傷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裡卻買通了當地的商人,送走了己方的信使,希望華興王能知道這邊的情況,不過遙遙萬里,最少也要半年之後才有可能把消息送到帝國。

  江無傷另一方面令眾人暗中警戒,防止荷蘭軍突襲己方,又帶著幾名精幹將士去面見威廉三世,可惜又被拒之門外。

  而此時威廉三世正和聯合省的大議長發生爭吵,大議長恩維爾特嚴厲的指責道:“最高執政閣下,扣押大明帝國的使者和戰船,嚴重違反了荷蘭人的職業道德,這樣得不償失,得罪了古老的東方帝國,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後果?”

  “這!”威廉三世面色很不好看,有些弱勢的反駁道:“據遠東艦隊和聯合國的情報,英法的特使到了大明,哦不,現在是大華帝國,此時正在返回的路程之中,聯合省很危險,而且據遠東艦隊的匯報,大華皇帝很具有侵略性,在此關鍵時刻咱們不得不防。”

  “不,聯合省會勝利的,咱們只要保持職業操守,戰敗了英法等國,咱們就還能壟斷大華的貿易,但是若閣下扣留了這些人,帝國的處境反而更危險,就算多了三艘一等戰列艦,情況也並不能改觀,而且最主要的是得罪了大華皇帝,到時再想和大華貿易也就非常困難。”大議長恩維爾特苦口婆心的勸道。

  他又補充道:“萬萬不可忘記了荷蘭人的經商法則,否則將無人再敢和荷蘭人做生意。”

  “經商法則?”威廉三世頓時閉上了雙眼,陷入了回憶之中。

  1596年到1598年,一個有名的人叫巴倫支,他是荷蘭的一個船長,他試圖找到從北面到達亞洲的路線。他經過了三文雅,現在一個俄羅斯的島嶼,但是他們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三文雅地處北極圈之內,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在這裡度過了8個月的漫長冬季。他們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保持體溫;他們靠打獵來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