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為藩屬、臣服的標誌之一。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中國分裂的時期。五代十國時,閩國、楚國使用後梁、後唐年號,吳越國使用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年號。另外朝鮮、琉球為中國藩屬時,亦用中國帝王年號。以朝鮮為例,明亡之後,除與清朝文書往來,內部官方文書拒用清朝年號,改用干支或國王在位紀元,至於民間仍有堅持採用崇禎年號者,甚有直到崇禎三百餘年者,與明鄭一直採用永曆年號,極為相似。也因此,許多地方割據勢力、少數民族政權,以及人民起義也常常自立年號紀年。

  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非常複雜。同一時期並存的政權,往往各有年號。還有的政權一年之中數次改元,幾個年號重疊使用。也有政權自己不建年號,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權的年號。例如後晉的天福年號用至九年,改為開運元年。3年後,後漢劉知遠稱帝,不自建年號,也不沿用開運年號,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還有許多年號在不同時期重複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個時期在使用。還有因為避諱或者其他原因,一個年號有不同寫法,例如唐殤帝的唐隆年號,又寫作唐元、唐安、唐興。

  為了年號的問題,江濤本來想換個新穎點的,可是要麼起的名字前朝已經使用了,文武大臣們不同意。要麼起的名字就不夠新穎、沒有特色。

  由於年號紀年法是帝王年間紀年法的一種形式,也是一種權利象徵,容不得馬虎大意。

  年號興起於漢武帝時,一直沿襲到民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年號的使用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明朝以前,一個皇帝執政時常出現幾個甚至十幾個年號,如漢武帝在位54年,共用了11個年號.公元前134年,有慧星出現,這一年就改為“元光”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從郊外獵獲一頭角獸,又改年號為“元狩”。唐朝的女皇帝武則天,在位20年,年號改動達17次之多。

  清朝曾流傳一首打油詩“鳳凰之多莫過漢宣帝,靈芝之多莫過宋神宗,改元之多莫過武后,宰相之多莫過崇禎。”

  也有幾個朝代或一個朝代中幾個皇帝重用一個年號的,如三國的孫權、前涼的張駿、東晉的司馬暇都曾用過“太元”這個年號,唐朝的高宗與肅宗都用“匕元”這個年號。到了明朝以後,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了。

  年號的取法一般多為美化統治服務,同時有祝福之意,因此有的年號用後發現有貶意會立即棄而不用,如唐高宗曾擬用“通乾”年號,後因發現“通乾”的反語是“天窮”,而不再用。

  年號不僅封建統治階級刻意雕琢,即使在農民起義軍里也頻繁使用,如黃巢起義軍自立為“金統”,方臘起義軍自封為“永樂”,其它還有韓林兒的“龍鳳”,李自成的“永昌”等。

  “罷了,就用華興。”江濤斬釘截鐵的下了結論,本來眾臣不答應,可是又想不到合適的,江濤只好自作主張。

  “也好,反正華興百姓們都熟悉。”程章等只好認同。

  翌日上午九點,江濤在江寧城皇宮舉行登基大典,正式廢除明訓稱帝,建國為大華,號大華帝國,暫時定都江寧,建年號為“華興”,改明年元月一日為華興元年,國人從此稱江濤為華興大帝,西方稱他為大華大帝一世。

  大典上,華興皇帝江濤宣布冊封唐煙雨為中華帝國皇后,不過沒有立皇太子,並大赦天下。其他幾個老婆也一併冊封為皇貴妃,黃氏封淑妃,方氏封端妃,王氏封宸妃。

  江濤成皇帝後,一切照舊,人事上沒有變動,只是又宣布再免三年的農業稅,並大肆封爵。

  其中程章、黃宗羲、顧炎武、魏東來、王夫之、戴蒼父子、方以智等都封為公爵。

  而軍方的江無極、江石、江信、陳大江、王大山、韓永、王俊義等也封為公爵,其他如江楓、姚俊、羅風、戴蛟、江虎、江豹、甘至、劉國軒、施琅等數十人被封為侯爵,還有上百人都封為伯爵。

  還有一些戰功卓越的士兵被封爵。

  最吸引百姓的是一部分商賈和技工也被封爵,皆是因為他們對國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好在封爵只是一種榮譽,暫時還沒有什麼好處,國庫到沒有花費太多。

  江濤為了增加眾人的榮譽感,早就定製了各等級的勳章,所有的勳章都是由金子鑄成,甚至公爵和王爵的勳章上面還鑲嵌著寶石,這些勳章華美大方,做工精細,最關鍵的卻是所有獲爵人員都將受到江濤的召見,由皇帝親自給他們配上勳章。

  這可是極大的榮耀和面子,法律上可是規定,不管是誰,只要為帝國做出突出的貢獻,一律可以獲得爵位,並且得到嘉賞,這些貢獻包括戰功、發明創造、政績、敬獻富國良策、培育優良稻種、緝拿頂級通緝犯等等。

  這一下全國老百姓都心動了,畢竟獲得爵位並不是沒有希望。

  第227章 互相利用

  就在江濤稱帝的前一天,西雅圖要塞的主將漆大頭發現了一塊戰略要地——霧城。

  霧城,即後世的舊金山地區。1769年西班牙人發現此地,1848年加入美聯邦。此時的霧城地區,並無任何國家的勢力在此安置定居點,更沒有原住民在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