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史學研究] 《袁世凱傳》作者:唐德剛【完結】

  袁世凱史傳再發掘

  「紐約時報」現任駐華特派員泰勒(Patrick E. Tyler),最近於二月六日該報發表一篇有關浙江奉化溪口鎮,蔣介石故居的「專訪」。他說近來蔣在大陸上已不再是個「暴徒惡棍」。相反的,他在溪口的故居已成為海內外遊客的朝山聖地(mecca)。每年平均有訪客百餘萬,且在逐年增漲之中。這些訪客百分之九十是大陸人,然台灣往訪者每年亦不下十餘萬。

  作者並感概地說,文化大革命期中,蔣母王太夫人之墓遭到嚴重破壞。老人的骸骨與墓石,被紅衛兵亂拋於山林之間。可想像是慘不忍睹。但是近年皆全部修復,煥然一新;連那座寺廟「文昌閣」亦經重建,而當今的管理員六十四歲的王某卻正是三十年前的紅衛兵之一。王某自述是屬於當時反對毀墓的「保守派」──其實也是天曉得也。

  記得七八○年代之間,我個人亦曾數度返鄉。舊中國的骨肉之情,還使我幻想去「訪舊宅、掃祖墓」。數度試探沒結果之後,返美曾作了一些還鄉詩,有句說「指點鄉農識墓門,煙雲遙拜淚沾襟。先塋哪有孤墳跡?祖宅真無片瓦存……」──我因回去的早,國家還沒有開放重建。有些誠實的「鄉農」故舊,尚告我實情。那些在開放後才回去的至親好友,還鄉之後,居然還能「哀毀骨立」、「泣血哭墓」,回來告我說:「媽媽的墳還在!媽媽的墳還在!」吾知其為「保守派」紅衛兵之傑作也。

  前些年與好友游台中「日月潭」,見老總統蔣公曾在潭畔建了一座巍峨的七級浮屠的「慈恩塔」,祭祀的是蔣母遺像。──這位基督大總統,為何建了一座佛教式的浮屠高塔呢?──慚愧的做了個「歷史學家」,吾知其心境也。

  據泰勒的報導說,蔣公近在大陸(尤其是在浙江奉化一帶),其聲望至少與毛某平起平坐的。連中共治下的公務人員,都承認「蔣介石不是個壞領袖」。他和毛澤東的分別,只是在意識形態上「各為其主(義)」而已。──毛所致力實行的共產主義;蔣所致力實行的則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如此而已。但是言外之意,在當今世界上,「共產主義」連「共產主義者」對它老人家都已失去信心,則蔣在大陸人民心目中的聲望似乎正在直線上升呢。

  別外值得注意的是,「紐約時報」這家當今世界上最有權威,也是辦得最好的一份報紙,它對中國新聞報導的態度(包括泰勒本人以及十多位他的前任)一向都有其偏見的;尤其是對中國的中央政府。因此中國中央執政者,自西太后、袁世凱而下,諸位總統、主席,到「假皇帝鄧小平」(這也是該報封給鄧的榮銜),直至江澤民、李鵬,在該報的評述之中簡直就沒一個好東西。

  該報每天都刊在第一版左上角的大牛皮,什麼「凡天下可刊載的新聞,無不刊載」(“All the News That is Fitto Print”)。可是去秋江澤民訪美,美國工商界在華爾道夫大旅館,由季辛吉主持的盛大招待會,這則「可刊載」的天大新聞,「紐約時報」硬來它個「隻字不提」,把老江封殺得乾乾淨淨。

  紐約時報這種偏見,因而使早年的國民黨和近年的共產黨對它都恨得牙痒痒的。巴不得它關門大吉才好。可是「紐約時報」對我們國共兩黨,如稍示青睞,則被讚譽者又無不喜形於色,爭相轉播,視若殊榮──乖乖,真是一字之褒,寵踰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

  四星級的模範監獄

  「紐約時報」何以如此偏激呢?說穿了也沒啥深文大義。須知美國這個國家,一開始便是個中產階級的國家。──它在「殖民時代」(Colonial Period)在維吉尼亞(孫立人的母校所在地)一帶,搞「計口授田」(五個黑口可抵三個白口),是一夫授田五十英畝(合三百華畝)。瞧瞧,一個農夫向政府領取耕地,一領便是一口三百畝。五口之家,便一千五百畝。在中國歷史上,有幾個大地主(包括「官僚大地主」像李鴻章那樣),一家能擁有如許的土地?──這還是殖民地呢!工業化以後的美國,那還要談嗎?大地主洛克菲勒向政府捐地築路,一捐就是四十英里(一百二十華里)。哈里曼一捐就包括大湖七個,今日紐約郊區的「七湖公園」。

  可憐我們的土包子毛主席,眼皮淺。他把中國的「地主、萬農」列為五毒之首,加以「鬥爭」。斗他個死去活來,人頭滾滾──中共土改時向國際公開的數字是殺地主八十萬人!據洋專家說,這數字是實有數字的十分之一。朋友,我們的地主、富農之所有,往往不三五畝土地啊,有什麼可「鬥爭」的呢?

  因此,以毛公那樣不刷牙、不洗澡的「農民領袖」,去和五帝之首的「美帝」打交道,他知道啥叫「美帝」呢?──但是毛主席牛皮可大啊。他老人家卻要領導咱們貧下中農,去鬥爭美帝,搞世界革命囉。其結果(讓我們掉句文),那就叫「奚待蓍龜」啊?

  可是把話反過來說。平時錦衣玉食,滿口民主人權的紐約時報諸老編,和他們「自由主義者」的政論家和政客們,又哪裡知道咱貧下中農的社會是怎麼回事呢?由他們信口開河來縱論中國問題,其不流於瞎扯淡,也就不可得矣。

  毛死二十年了。再看看今天的情況。前不久,在我們紐約華人小區強力反對下,美國政府罔顧我小區利益,在我「華埠」隔街建了個「模範監獄」。──乖乖,這那叫「監獄」呢?它一座四星級大賓館哩!你如把它搬到北京的長安大街之上,它比那髒兮兮的「北京店」闊氣多了呢!那些所謂「三星級」、「二星級」等等,簡直就不能望其項背!──它們二者之間的區別便是顧客的人身自由了:一個是顧客可自由出入;另一個顧客就只能進不能出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