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頁
許靖左右看看,還有這麼多人。皇上總不能剛登記就犯眾怒吧,踏前一步,擲地有聲說道:“陛下明鑑,許靖雖不知自己將受封何爵。但是無論何爵,無論是遞減爵位。還是沒有爵位,許靖都絕不會有怨言。
但是許靖有幾句話不得不說,請陛下恩准,也請折蘭將軍,黃月英軍師,以及曹沖大人勿怪。”
“有話直說吧。”看到大部分文武都原地站立,這早在劉璋預料之中。
世族雖大部分被滅,但世族的理念根深蒂固,要讓大漢時期的人放棄光宗耀祖的機會,那實在太難了。
“陛下。”許靖躬身一禮:“自古以來,文武功勳莫不貪名好利,如今朝堂上有曹沖,折蘭將軍,黃軍師等這樣大公無私的人,實乃空前絕後,也只有主公這樣的聖君在朝,才有如此賢明之臣。
但是相信諸位都聽說過聖師孔子之故事。
昔日,孔子之弟子子路救了一個小孩,小孩的父親送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有人說子路做好事要回報,不君子,但孔子表揚他,說這樣以後會有更多的人做好事。
孔子還有一名弟子,名叫子貢,春秋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就可以從國家獲得補償。
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魯國領取補償。
孔子卻說,子貢你這樣是不對的,從此以後,魯國就沒人再去贖回自己落難的同胞了。
聖師孔子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明白,這世上像折蘭將軍,黃軍師,曹大人這樣的高風亮節之士,實在太少了。
大多數人都是崇尚有償勞動的,而孔子的弟子卻無償勞動。那麼如果人們勞動了要報酬的話那就說明他們品德低下,如果不要報酬的話他們又不想做。
結果做好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所以孔子才批評弟子的高尚。
連孔聖人都提倡有償的勞動,更別說我們這些後世之人,皇上頒布爵位,是頒發給那些對大漢有功之人。
如果都如折蘭將軍,黃軍師,曹大人這般,恐怕以後沒多少百姓願意為大漢建樹了吧?”
“是啊,是啊。”許靖說的有條有理,還用孔聖人舉例,剛一說完,立刻引起群臣附和,許多不讀聖賢書的武將,雖然沒怎麼聽懂,也紛紛附和。
“遞減爵位並非無償,每一等爵位都伴隨著很多高規格待遇和特權,難道這不是回報嗎?”
“突然縮減回報,這與沒有回報有何區別?如此下去,朝廷公信流失,國將不國。”
朝堂上分成兩幫人吵了起來,但是明顯捍衛固有爵位的占了絕大多數,劉璋看著這種場景,兩方都有道理,而且還是為了自己權益,知道根本討論不出什麼結果。
過了午時,劉璋宣布退朝,改日再議。
“陛下,此事不能拖。”出了宮殿後,黃月英對劉璋說了一句。
“我知道,立刻在百姓中去造勢,讓百姓請願遞減爵位,不止百姓,那些退役士兵將軍,全部發動起來。
發書天津衛溫,江東魏延,西域龐統杜微,高句麗王越曹彰,交州朱亮蔡洺,聯名進諫。請求實行遞減爵位,等諫書一到。”
“是。”
劉璋早已料到會是這樣的場景,誰不會捍衛自己的利益?歷代統治者為了照顧上層官員利益,才將許多好政策拋棄,變成不傷害上層的政策,而這些所謂政治手腕一般的妥協就是腐敗的開始。
唯一的辦法就是逼其就範。
劉璋相信,絕對沒有一個百姓喜歡上層文武有固定爵位,不管出於私心還是公心,百姓都會反對固定爵位。
那些退役士兵自己就是遞減爵位。肯定也會支持遞減爵位。
再加上外面文武的力薦,這朝堂上所謂的多數,立刻就能變成少數,劉璋就不信推不下去。
……
“黃大人,你聽見了。北京街道上百姓到處都在說,說什麼擁護遞減爵位,我呸,一群賤民,他們沒爵位,就仇視我們這些功勳大臣,要是沒有我們。他們還在戰爭泥潭裡不能自拔呢。”
許靖來到黃權府上,當頭就說出了自己不滿,黃權皺了皺眉:“那許大人打算如何?”在朝議那天,黃權沒有做任何表態。
不是黃權不想要爵位。也不是那麼想要爵位,其實有一個妹妹當皇后,有一個侄子是皇子,爵位對自己有那麼重要嗎?
黃權現在操心的不是自己的爵位。而是假如劉循登基,會不會手足相殘。如果手足相殘,黃家又會怎麼樣?
黃家現在一皇后一皇子,黃家又是這麼龐大的世家,黃權可不認為到時候劉循會放過黃家,就算劉循放過,為了穩固劉循的黃權,周不疑,曹沖等人也不會放過。
“先下手為強啊,這些百姓很明顯是被人煽動了,要是裹挾民意要我們放棄爵位,那可不好辦啊。
黃大人,皇上沒有當時宣布結果,說明他也是忌憚眾怒難犯,我們這邊又人數眾多,如果打掉出頭鳥,皇上只能改變主意。”
“對付曹沖?”
“沒錯,一個小屁孩,也敢當出頭鳥,從皇上的逆鱗著手,曹沖死無葬身之地,黃大人,你看如何?”
但是許靖有幾句話不得不說,請陛下恩准,也請折蘭將軍,黃月英軍師,以及曹沖大人勿怪。”
“有話直說吧。”看到大部分文武都原地站立,這早在劉璋預料之中。
世族雖大部分被滅,但世族的理念根深蒂固,要讓大漢時期的人放棄光宗耀祖的機會,那實在太難了。
“陛下。”許靖躬身一禮:“自古以來,文武功勳莫不貪名好利,如今朝堂上有曹沖,折蘭將軍,黃軍師等這樣大公無私的人,實乃空前絕後,也只有主公這樣的聖君在朝,才有如此賢明之臣。
但是相信諸位都聽說過聖師孔子之故事。
昔日,孔子之弟子子路救了一個小孩,小孩的父親送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有人說子路做好事要回報,不君子,但孔子表揚他,說這樣以後會有更多的人做好事。
孔子還有一名弟子,名叫子貢,春秋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就可以從國家獲得補償。
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魯國領取補償。
孔子卻說,子貢你這樣是不對的,從此以後,魯國就沒人再去贖回自己落難的同胞了。
聖師孔子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明白,這世上像折蘭將軍,黃軍師,曹大人這樣的高風亮節之士,實在太少了。
大多數人都是崇尚有償勞動的,而孔子的弟子卻無償勞動。那麼如果人們勞動了要報酬的話那就說明他們品德低下,如果不要報酬的話他們又不想做。
結果做好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所以孔子才批評弟子的高尚。
連孔聖人都提倡有償的勞動,更別說我們這些後世之人,皇上頒布爵位,是頒發給那些對大漢有功之人。
如果都如折蘭將軍,黃軍師,曹大人這般,恐怕以後沒多少百姓願意為大漢建樹了吧?”
“是啊,是啊。”許靖說的有條有理,還用孔聖人舉例,剛一說完,立刻引起群臣附和,許多不讀聖賢書的武將,雖然沒怎麼聽懂,也紛紛附和。
“遞減爵位並非無償,每一等爵位都伴隨著很多高規格待遇和特權,難道這不是回報嗎?”
“突然縮減回報,這與沒有回報有何區別?如此下去,朝廷公信流失,國將不國。”
朝堂上分成兩幫人吵了起來,但是明顯捍衛固有爵位的占了絕大多數,劉璋看著這種場景,兩方都有道理,而且還是為了自己權益,知道根本討論不出什麼結果。
過了午時,劉璋宣布退朝,改日再議。
“陛下,此事不能拖。”出了宮殿後,黃月英對劉璋說了一句。
“我知道,立刻在百姓中去造勢,讓百姓請願遞減爵位,不止百姓,那些退役士兵將軍,全部發動起來。
發書天津衛溫,江東魏延,西域龐統杜微,高句麗王越曹彰,交州朱亮蔡洺,聯名進諫。請求實行遞減爵位,等諫書一到。”
“是。”
劉璋早已料到會是這樣的場景,誰不會捍衛自己的利益?歷代統治者為了照顧上層官員利益,才將許多好政策拋棄,變成不傷害上層的政策,而這些所謂政治手腕一般的妥協就是腐敗的開始。
唯一的辦法就是逼其就範。
劉璋相信,絕對沒有一個百姓喜歡上層文武有固定爵位,不管出於私心還是公心,百姓都會反對固定爵位。
那些退役士兵自己就是遞減爵位。肯定也會支持遞減爵位。
再加上外面文武的力薦,這朝堂上所謂的多數,立刻就能變成少數,劉璋就不信推不下去。
……
“黃大人,你聽見了。北京街道上百姓到處都在說,說什麼擁護遞減爵位,我呸,一群賤民,他們沒爵位,就仇視我們這些功勳大臣,要是沒有我們。他們還在戰爭泥潭裡不能自拔呢。”
許靖來到黃權府上,當頭就說出了自己不滿,黃權皺了皺眉:“那許大人打算如何?”在朝議那天,黃權沒有做任何表態。
不是黃權不想要爵位。也不是那麼想要爵位,其實有一個妹妹當皇后,有一個侄子是皇子,爵位對自己有那麼重要嗎?
黃權現在操心的不是自己的爵位。而是假如劉循登基,會不會手足相殘。如果手足相殘,黃家又會怎麼樣?
黃家現在一皇后一皇子,黃家又是這麼龐大的世家,黃權可不認為到時候劉循會放過黃家,就算劉循放過,為了穩固劉循的黃權,周不疑,曹沖等人也不會放過。
“先下手為強啊,這些百姓很明顯是被人煽動了,要是裹挾民意要我們放棄爵位,那可不好辦啊。
黃大人,皇上沒有當時宣布結果,說明他也是忌憚眾怒難犯,我們這邊又人數眾多,如果打掉出頭鳥,皇上只能改變主意。”
“對付曹沖?”
“沒錯,一個小屁孩,也敢當出頭鳥,從皇上的逆鱗著手,曹沖死無葬身之地,黃大人,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