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麥德森的臉上漸漸出現頓悟的神情。他也看著杭特,但太震驚於杭特的言外之意,一時說不出話來。杭特看見麥德森的表情,點點頭確認他所想。
「沒錯。我們必須在黑暗中摸索蛛絲馬跡,找出甘尼米人在他們身後留下哪些證據。而太陰科學家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他們有某個我們欠缺的關鍵條件—米涅娃,完整無缺,就在他們腳下,肯定埋藏了大量的證據與線索,夠他們忙上幾個世代。」他再次點頭響應麥德森無法置信的眼神,「他們一定為甘尼米人的事跡建立了完整、正確的紀錄,但是所有證據都和他們一起消失了。」
杭特停了下來,緩緩從外套內側口袋掏出煙盒,一面快速檢驗他腦中的幾條推論。
「真不知道他們對於那顆我們不認識的星星有些什麼了解。」他最後說,聲音變得非常輕。「不知道他們對於那顆星球有什麼了解,才會替它取這樣的名字。一直以來我們都推測巨人應該遷居其他星球了,但也一直無法證實,或是確認他們遷移到哪顆星球。現在出現這個……」
杭特拿著打火機正要湊到嘴邊點菸,中途停了下來,「唐,在你這一生中,有沒有出現過命運插手、助你一臂之力的狀況?」
「沒認真想過。」麥德森坦承,「但既然你現在提起,我看我也只能認同你了。」
① 成立於一九六九年,其名紀念美國天文學家喬治.海爾(George Hale),位於美國加州聖地亞哥東北八十公里處,海拔一七○六公尺。
第二十一章
甘尼米德科學家對地球科學社群的了解與日俱增,彼此間的合作也日益緊密。人類在某些領域因為外星人提供的信息而得到顯著的進展。
科學家利用佐拉克的資料庫重建出地圖,顯示出米涅娃探勘隊早先來到地球時的地表樣貌;當時地球正值漸新世晚期。在這些地圖中,大西洋的寬度幾乎只有二十一世紀地圖中所見的一半,表示繪製的時間非常接近美洲大陸斷裂漂移。地中海寬敞許多,義大利在被持續北移的非洲板塊擠入歐洲、形成阿爾卑斯山前,半島呈逆時鐘旋轉;印度剛與亞洲接壤,正開始推擠出喜馬拉雅山脈;澳洲與非洲的距離則近許多。透過測定這些地圖,得以徹底檢視現有板塊構造學理論;地球科學的諸多面向都獲得嶄新的視野。
在這過程中,甘尼米人拒絕指明他們在地球上的實驗性殖民地所在位置,或是他們造成的生態浩劫影響了哪些區域。他們說,這些事還是留在過去它們歸屬的時光中就好。
在世界各地的物理研究機構與大學中,甘尼米人揭示了甘尼米德廣義科學的理論基礎,說明了重力科技的基本原理與根本概念。如果地球人無法理解某些機械裝置的相關原理、引入還太早,他們就不會提供製作的藍圖,只給予普遍性的指引。他們說人類會在時機成熟時以自己的方式填補細節。
甘尼米人描述宇宙所能供給的無限豐饒資源,為人類描繪出滿懷希望的繽紛未來。他們表示,所有物質都建構於相同的原子,而只要具備正確的知識與足夠的能量,所有人類所需—金屬、晶體、有機聚合物、石油、糖與蛋白質—都可利用隨處可得的多種材料合成。人類自己也已開始發現,數量難以想像的能量正待他們汲取。太陽輻射至太空中的所有能量中,地球實際上只攔截了不到億億分之一。其中還有幾乎一半被反射回太空,剩餘實際穿透到地表的太陽光中,也只有微量被人類有效利用。甘尼米人借用了地球商業用語,將人類碰巧在自家行星地表附近以某種方式捕獲的稀少能量描述為人類的起始資金。他們還預測,人類後世將會把阿波羅視為頭期款,而這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有賺頭的長期投資。
幾個月過去了,兩種文化更加緊密結合,並為彼此而自我調整;對許多人來說,巨人似乎從過去就一直與他們同在。夏皮耶朗號航行到世界各地,並在幾乎所有主要機場各停留一、兩日,吸引數以萬計人次參觀。在幾個重大活動中,甚至還載特定團體在一小時內往來月球!只要能夠存取地球網絡,並通過永遠塞車的公共交換中心,任何人都可以與佐拉克對話;數個高優先頻道永久保留以分配給學校單位。許多年輕甘尼米人和他們的前輩有所不同,愛上了籃球、足球以及其他類似運動—過去的甘尼米人生活在宇宙飛船上,根本連聽也沒聽過像這樣的活動。不久,他們還成立了自己的球隊挑戰地球夥伴。剛開始他們的長輩對像這樣的活動感到有些心煩,但後來他們這樣說服自己:競爭的概念似乎促使人類在短時間內大幅成長;將人類求勝的意志少量嫁接到甘尼米人的分析能力上,看看會有什麼發展,或許也不是壞事。
甘尼米人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拜訪地球各國,學習地球之道、吸收地球文化、會見地球人—無論高矮胖瘦、貧富貴賤。一段時間後,他們不再是「外星人」了。地球人現在已經接受自己身處一個變動的環境,而甘尼米人只是其中一個新的係數。在甘尼米人前往冥王星的那一周,身處礦坑口的杭特曾觀察到一個現象,而現在杭特再度有了同樣的發現,只不過這一次是全球的規模:地球似乎就是甘尼米人的歸屬之地。身邊少了他們,或是頭條沒了他們的報導,地球不知怎地感覺就是不對。
「沒錯。我們必須在黑暗中摸索蛛絲馬跡,找出甘尼米人在他們身後留下哪些證據。而太陰科學家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他們有某個我們欠缺的關鍵條件—米涅娃,完整無缺,就在他們腳下,肯定埋藏了大量的證據與線索,夠他們忙上幾個世代。」他再次點頭響應麥德森無法置信的眼神,「他們一定為甘尼米人的事跡建立了完整、正確的紀錄,但是所有證據都和他們一起消失了。」
杭特停了下來,緩緩從外套內側口袋掏出煙盒,一面快速檢驗他腦中的幾條推論。
「真不知道他們對於那顆我們不認識的星星有些什麼了解。」他最後說,聲音變得非常輕。「不知道他們對於那顆星球有什麼了解,才會替它取這樣的名字。一直以來我們都推測巨人應該遷居其他星球了,但也一直無法證實,或是確認他們遷移到哪顆星球。現在出現這個……」
杭特拿著打火機正要湊到嘴邊點菸,中途停了下來,「唐,在你這一生中,有沒有出現過命運插手、助你一臂之力的狀況?」
「沒認真想過。」麥德森坦承,「但既然你現在提起,我看我也只能認同你了。」
① 成立於一九六九年,其名紀念美國天文學家喬治.海爾(George Hale),位於美國加州聖地亞哥東北八十公里處,海拔一七○六公尺。
第二十一章
甘尼米德科學家對地球科學社群的了解與日俱增,彼此間的合作也日益緊密。人類在某些領域因為外星人提供的信息而得到顯著的進展。
科學家利用佐拉克的資料庫重建出地圖,顯示出米涅娃探勘隊早先來到地球時的地表樣貌;當時地球正值漸新世晚期。在這些地圖中,大西洋的寬度幾乎只有二十一世紀地圖中所見的一半,表示繪製的時間非常接近美洲大陸斷裂漂移。地中海寬敞許多,義大利在被持續北移的非洲板塊擠入歐洲、形成阿爾卑斯山前,半島呈逆時鐘旋轉;印度剛與亞洲接壤,正開始推擠出喜馬拉雅山脈;澳洲與非洲的距離則近許多。透過測定這些地圖,得以徹底檢視現有板塊構造學理論;地球科學的諸多面向都獲得嶄新的視野。
在這過程中,甘尼米人拒絕指明他們在地球上的實驗性殖民地所在位置,或是他們造成的生態浩劫影響了哪些區域。他們說,這些事還是留在過去它們歸屬的時光中就好。
在世界各地的物理研究機構與大學中,甘尼米人揭示了甘尼米德廣義科學的理論基礎,說明了重力科技的基本原理與根本概念。如果地球人無法理解某些機械裝置的相關原理、引入還太早,他們就不會提供製作的藍圖,只給予普遍性的指引。他們說人類會在時機成熟時以自己的方式填補細節。
甘尼米人描述宇宙所能供給的無限豐饒資源,為人類描繪出滿懷希望的繽紛未來。他們表示,所有物質都建構於相同的原子,而只要具備正確的知識與足夠的能量,所有人類所需—金屬、晶體、有機聚合物、石油、糖與蛋白質—都可利用隨處可得的多種材料合成。人類自己也已開始發現,數量難以想像的能量正待他們汲取。太陽輻射至太空中的所有能量中,地球實際上只攔截了不到億億分之一。其中還有幾乎一半被反射回太空,剩餘實際穿透到地表的太陽光中,也只有微量被人類有效利用。甘尼米人借用了地球商業用語,將人類碰巧在自家行星地表附近以某種方式捕獲的稀少能量描述為人類的起始資金。他們還預測,人類後世將會把阿波羅視為頭期款,而這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有賺頭的長期投資。
幾個月過去了,兩種文化更加緊密結合,並為彼此而自我調整;對許多人來說,巨人似乎從過去就一直與他們同在。夏皮耶朗號航行到世界各地,並在幾乎所有主要機場各停留一、兩日,吸引數以萬計人次參觀。在幾個重大活動中,甚至還載特定團體在一小時內往來月球!只要能夠存取地球網絡,並通過永遠塞車的公共交換中心,任何人都可以與佐拉克對話;數個高優先頻道永久保留以分配給學校單位。許多年輕甘尼米人和他們的前輩有所不同,愛上了籃球、足球以及其他類似運動—過去的甘尼米人生活在宇宙飛船上,根本連聽也沒聽過像這樣的活動。不久,他們還成立了自己的球隊挑戰地球夥伴。剛開始他們的長輩對像這樣的活動感到有些心煩,但後來他們這樣說服自己:競爭的概念似乎促使人類在短時間內大幅成長;將人類求勝的意志少量嫁接到甘尼米人的分析能力上,看看會有什麼發展,或許也不是壞事。
甘尼米人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拜訪地球各國,學習地球之道、吸收地球文化、會見地球人—無論高矮胖瘦、貧富貴賤。一段時間後,他們不再是「外星人」了。地球人現在已經接受自己身處一個變動的環境,而甘尼米人只是其中一個新的係數。在甘尼米人前往冥王星的那一周,身處礦坑口的杭特曾觀察到一個現象,而現在杭特再度有了同樣的發現,只不過這一次是全球的規模:地球似乎就是甘尼米人的歸屬之地。身邊少了他們,或是頭條沒了他們的報導,地球不知怎地感覺就是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