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攻擊?你打得到他們嗎?叫士兵們停止射擊!還有,你立即傳令,讓所有守護城門的士兵登上城牆準備迎戰!”戴彰勛說。
“喳!”
秦適才應了一聲,急忙帶著幾個親兵下去布置了。
這時,劉蘭芳帶著他那僅剩的兩百多名八旗兵、田良成也帶著幾十名巡警前來助戰。
戴彰勛拿過劉蘭芳的單筒望遠鏡向城下望去,發現陶兵並沒有攻城的意思,反而安營紮寨,這讓戴彰勛他們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一般。可是,現實是殘酷的。陶克陶胡來到城前,必定要攻城,要血洗多倫諾爾!
忽然,戴彰勛愣住了,他舉起望遠鏡望了很久。他把望遠鏡遞給了劉蘭芳,說:“劉大人,您看看大旗旁邊的人,也許是我眼花了。”
劉蘭芳接過望遠鏡向大旗旁邊一望,驚訝地說:“那不是原來的巡警局局長烏靜池麼?他怎會在那裡?”
戴彰勛恍然大悟:“原來是他把陶匪引到這來的,這個敗類!”
田良成在一邊說:“戴大人,我去把他叔叔抓來!”
戴彰勛說:“也好,省得他們裡應外合。這烏靜池知道我們的城防部署,我們得加強城牆上的守衛了。”
多倫城牆周長十六里,有五個城門。城牆主要由磚砌和夯土兩種組成。磚砌城牆很寬且可以行人,大都分布在城門兩側。夯土城牆是由三尺寬、三丈高的夯土砸築而成,主要分布在人馬無法通過的爛泥塘前。此刻,多倫城內只有八百多名綠營兵和八旗兵,如何能守得住如此寬廣的範圍?
田良成走後,戴彰勛大腦在飛轉,情急之下,他想到了一個主意。他對身邊的周青山說:“快,你快去把李長林和商務會的會董們找來!”
說完,戴彰勛轉頭往城內一看,簡直是嚷翻了天,大人哭,小孩鬧的。更多的商號掌柜們都在刨挖自家的地,不管是院內還是屋裡的,急著把商號的金銀細軟往罈子里裝,再埋藏好。
劉蘭芳說:“我們趁他們立足未穩,來他個反衝鋒,定會擊敗陶匪。戴大人意下如何?”
戴彰勛說:“萬萬不可。陶匪馳騁於草原上,不擅長攻城之戰。我們據險堅守,可謂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說話間,周青山領著李長林和一干會董滿身又是土又是汗地跑到城門箭樓上來。
戴彰勛一把拽住李長林:“現在情況緊急,你趕快帶著會董們到各家商號,要每家商號至少派出一名強壯的夥計來守城,要快!”
“是是是!我們把商務會馬隊也派過來守城,他們手上有武器。”
李長林等急忙下去操辦了。
戴彰勛又對剛返回來的千總秦適才說:“你們趕緊派人到‘武庫’,打開庫房,將槍枝和彈藥全部搬運到城牆上,發給前來助戰的商號夥計們。還有,你們綠營兵和八旗兵每個人要帶幾名夥計,教他們使用槍枝!”
“喳……”
“劉守備!你的人就做機動後備,哪裡有緊急情況就支援哪裡!”
“本官遵命!”
“田良成。你帶著巡警們立即清空馬市街、老梧桐街、東盛大街通往各個城門的道路,作為騎兵往來增援的專用大道,任何無關之人不得踏上這條路,違者斬!”
“喳……”
“周青山!你帶著衙役們去找一些匠人,多扎制一些松明火把,放到城牆上,防止陶克陶胡他們夜襲!”
“喳……”
戴彰勛不是軍事家,對打仗算是門外漢,在遇到戰事時難免有些忙亂。他一口氣下達了五道命令。這五道命令看似有些可笑,也經不起實戰檢驗。但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長林接到命令後,立即安排商務會的四十多位會董、行主挨家挨戶地通知。由於大家都出不了城,而且陶克陶胡打進城來自己的小命又難保。所以,商人們接到命令後,都爭先恐後地派人,令夥計們拿著刀或斧頭等利刃奔向城牆。多倫諾爾城有近四千家大小商號,如果每家出一人的話,就有三四千人,更何況是各個商號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許多商號都是掌柜的親自帶著夥計們上城牆助戰,還有一部分人索性爬到了夯土城牆邊的房子上準備。一時間,城牆上人滿為患,眾多無法擠上城牆的夥計們只得干替補或運送糧草彈藥之類的活計。
這邊,秦適才千總帶著幾十名綠營兵來到了“武庫”。綠營兵們打開了“武庫”大門,手忙腳亂地往外搬運槍枝彈藥。這些武器裝備存放到這裡已經有四五年之久了,哪裡談得上什麼保養?但由於是從俄國進口的莫辛甘納步槍等裝備,在出廠前,講究實際的俄國人早就在關鍵部位點好了大量的槍油。所以,這些步槍稍加擦拭,便能使用。不一會兒,那些沒能登上城牆的夥計們也被派到這裡參與搬運。
不一會兒,大院內的武器彈藥竟堆得像小山一般。
搬運過程中,哨長張春才跑過來向秦適才報告:“千總爺,倉庫角落裡有一尊尚未開箱格林炮!”
“咦?咱‘武庫’里還有這玩意兒?快抬出來看看!”
“喳!”
秦適才應了一聲,急忙帶著幾個親兵下去布置了。
這時,劉蘭芳帶著他那僅剩的兩百多名八旗兵、田良成也帶著幾十名巡警前來助戰。
戴彰勛拿過劉蘭芳的單筒望遠鏡向城下望去,發現陶兵並沒有攻城的意思,反而安營紮寨,這讓戴彰勛他們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一般。可是,現實是殘酷的。陶克陶胡來到城前,必定要攻城,要血洗多倫諾爾!
忽然,戴彰勛愣住了,他舉起望遠鏡望了很久。他把望遠鏡遞給了劉蘭芳,說:“劉大人,您看看大旗旁邊的人,也許是我眼花了。”
劉蘭芳接過望遠鏡向大旗旁邊一望,驚訝地說:“那不是原來的巡警局局長烏靜池麼?他怎會在那裡?”
戴彰勛恍然大悟:“原來是他把陶匪引到這來的,這個敗類!”
田良成在一邊說:“戴大人,我去把他叔叔抓來!”
戴彰勛說:“也好,省得他們裡應外合。這烏靜池知道我們的城防部署,我們得加強城牆上的守衛了。”
多倫城牆周長十六里,有五個城門。城牆主要由磚砌和夯土兩種組成。磚砌城牆很寬且可以行人,大都分布在城門兩側。夯土城牆是由三尺寬、三丈高的夯土砸築而成,主要分布在人馬無法通過的爛泥塘前。此刻,多倫城內只有八百多名綠營兵和八旗兵,如何能守得住如此寬廣的範圍?
田良成走後,戴彰勛大腦在飛轉,情急之下,他想到了一個主意。他對身邊的周青山說:“快,你快去把李長林和商務會的會董們找來!”
說完,戴彰勛轉頭往城內一看,簡直是嚷翻了天,大人哭,小孩鬧的。更多的商號掌柜們都在刨挖自家的地,不管是院內還是屋裡的,急著把商號的金銀細軟往罈子里裝,再埋藏好。
劉蘭芳說:“我們趁他們立足未穩,來他個反衝鋒,定會擊敗陶匪。戴大人意下如何?”
戴彰勛說:“萬萬不可。陶匪馳騁於草原上,不擅長攻城之戰。我們據險堅守,可謂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說話間,周青山領著李長林和一干會董滿身又是土又是汗地跑到城門箭樓上來。
戴彰勛一把拽住李長林:“現在情況緊急,你趕快帶著會董們到各家商號,要每家商號至少派出一名強壯的夥計來守城,要快!”
“是是是!我們把商務會馬隊也派過來守城,他們手上有武器。”
李長林等急忙下去操辦了。
戴彰勛又對剛返回來的千總秦適才說:“你們趕緊派人到‘武庫’,打開庫房,將槍枝和彈藥全部搬運到城牆上,發給前來助戰的商號夥計們。還有,你們綠營兵和八旗兵每個人要帶幾名夥計,教他們使用槍枝!”
“喳……”
“劉守備!你的人就做機動後備,哪裡有緊急情況就支援哪裡!”
“本官遵命!”
“田良成。你帶著巡警們立即清空馬市街、老梧桐街、東盛大街通往各個城門的道路,作為騎兵往來增援的專用大道,任何無關之人不得踏上這條路,違者斬!”
“喳……”
“周青山!你帶著衙役們去找一些匠人,多扎制一些松明火把,放到城牆上,防止陶克陶胡他們夜襲!”
“喳……”
戴彰勛不是軍事家,對打仗算是門外漢,在遇到戰事時難免有些忙亂。他一口氣下達了五道命令。這五道命令看似有些可笑,也經不起實戰檢驗。但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長林接到命令後,立即安排商務會的四十多位會董、行主挨家挨戶地通知。由於大家都出不了城,而且陶克陶胡打進城來自己的小命又難保。所以,商人們接到命令後,都爭先恐後地派人,令夥計們拿著刀或斧頭等利刃奔向城牆。多倫諾爾城有近四千家大小商號,如果每家出一人的話,就有三四千人,更何況是各個商號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許多商號都是掌柜的親自帶著夥計們上城牆助戰,還有一部分人索性爬到了夯土城牆邊的房子上準備。一時間,城牆上人滿為患,眾多無法擠上城牆的夥計們只得干替補或運送糧草彈藥之類的活計。
這邊,秦適才千總帶著幾十名綠營兵來到了“武庫”。綠營兵們打開了“武庫”大門,手忙腳亂地往外搬運槍枝彈藥。這些武器裝備存放到這裡已經有四五年之久了,哪裡談得上什麼保養?但由於是從俄國進口的莫辛甘納步槍等裝備,在出廠前,講究實際的俄國人早就在關鍵部位點好了大量的槍油。所以,這些步槍稍加擦拭,便能使用。不一會兒,那些沒能登上城牆的夥計們也被派到這裡參與搬運。
不一會兒,大院內的武器彈藥竟堆得像小山一般。
搬運過程中,哨長張春才跑過來向秦適才報告:“千總爺,倉庫角落裡有一尊尚未開箱格林炮!”
“咦?咱‘武庫’里還有這玩意兒?快抬出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