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手電筒的光亮下,麻子臉中士瞅了瞅那本子,說這是日本兵的日記本。

  在這個本子的扉頁上,他們發現了一行小字。這行小字表明了日記本主人的身份——第16師團33聯隊上等兵高橋小五郎。

  蕭劍揚這下子清楚了,剛才在江邊進行大屠殺的日軍,應該就是第33聯隊的部隊;而那位揮動東洋刀的矮個子軍官,應該是第33聯隊的一名指揮官。

  蕭劍揚把日記本收起來,心裡感到踏實了一些——總算有點兒線索了。接下來,只要找到這33聯隊的指揮部,就有可能找到那矮個子軍官。

  而要找到那個聯隊指揮部,途徑只有一個——進南京城。

  蕭劍揚背好中正式步槍,鑽出了蘆葦叢。

  麻子臉中士走在他身旁。兩個人沉默著,朝火光熊熊的南京城走去。

  【在草鞋峽進行大屠殺的有幾支日軍部隊,其中有第13師團65聯隊,也有第16師團的部隊。

  第16師團是日軍進攻南京的主力部隊之一,也是在南京進行大屠殺的元兇部隊之一。它所轄的第33聯隊在南京城內外屠殺了大批被俘的中國軍人和中國平民。】

  (七)

  太陽剛露個頭,蕭劍揚跟著麻子臉中士,通過那條挹江門附近的古地道,潛進了南京城。當他們倆剛從地道口鑽出來,立刻就聞到一股撲鼻的惡臭——那是屍體腐爛後發出的。

  蕭劍揚辨別了一下風向,發現這股惡臭正是從挹江門那個方向傳來的。他抬眼朝挹江門那裡望去,看見城樓上飄著一面日本膏藥旗。

  這時,從城樓頂上傳來一陣聲嘶力竭的號叫,像是人在臨死之前發出的絕望的呼喊。

  蕭劍揚決定摸過去瞧瞧情況。

  ------------

  第五章 以血洗血(9)

  ------------

  他和麻子臉中士在城牆下的荒草叢中匍匐了一段距離,然後爬進一大片廢墟里。這裡原本是一片民宅,前幾日在南京守城戰里,被日本人的飛機炸得不像樣子。

  這一大片廢墟里,還殘存著幾幢三層的小樓。飛機轟炸後燃起的大火,把這幾幢小樓燒得面目全非。

  蕭劍揚觀察了一下,相中了一幢小樓作為埋伏位置。這幢小樓相對低矮一些,在幾幢殘存的樓房中顯得不那麼引人注目。

  他們倆貓著腰來到小樓的背面。樓內的樓梯已經被大火燒壞了。麻子臉中士朝四周掃視了一圈,沒發現有敵情,便直起身子,用手扶住牆壁,示意蕭劍揚踩上自己的肩膀。

  蕭劍揚把中正式步槍背在身後,踩上麻子臉中士的肩膀,雙手攀住二樓窗戶殘存的窗沿。由於病剛好沒多久,他覺得雙臂還是無力。他費勁兒地向上攀爬,麻子臉中士在下面又用手託了他的腳一把,他總算爬進了二樓的窗戶。

  接著,他解下腿上的綁腿,把一頭扔到樓下,另一頭綁在二樓的一根殘柱上。麻子臉中士拽著綁腿,也爬進了二樓。

  兩個人悄悄地摸到小樓的正面。這樓的正面有四個窗戶,窗戶基本被燒焦了。透過黑乎乎的窗口望出去,正好能瞧見高大的挹江門。

  蕭劍揚從一個窗口朝挹江門望去,眼前的景象讓他感到一陣噁心——

  挹江門城樓下的馬路路面上,堆積著厚厚一層屍體,仿佛鋪著一張巨大的“人肉地毯”。屍體的身上,有的穿著藍灰色的軍衣,有的穿著各式老百姓的衣服……

  日本人的重型載重汽車,正通過挹江門的城門洞,來來往往地進出。這些汽車,就行駛在這張令人觸目驚心的“人肉地毯”上。

  日本汽車笨重的車輪子,從中國人的屍體上碾過。混濁的液體,從被碾破的屍體裡飛濺而出。屍體腹腔里的內臟被車輪捲起,然後被拋到路邊……

  風從挹江門的方向吹過來,傳來了陣陣惡臭。蕭劍揚明白過來了,剛才鑽出地道時聞到的屍臭,正是從挹江門城樓下那張“人肉地毯”發出的。

  【《紐約時報》記者德丁(F.TillmanDurdin)親眼看到了這種情況,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由於日本軍占領了下關門(即挹江門),便對守軍進行了大屠殺。中國兵的屍體堆積在砂袋之間,有六英尺高。……日本軍也沒有清除屍體,而且在整整兩天內,重型軍用卡車無情地壓碾在人、狗和馬的殘骸上面,搖搖晃晃地開過去……”

  《時報》特派記者麥克唐納也對留在南京的外僑就目睹的慘狀所談情況進行了報導,其中(《時報》十二月十七日上海訊,十八日出版)談到:“在通往江岸的下關門(即挹江門),人和馬的屍體恐怕堆得有四英尺高,兩輪馬車和載貨卡車在屍體上面開過,出入於城門。”】

  蕭劍揚抑制住強烈的噁心,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繼續朝挹江門城樓上觀察。

  很快,一名日本軍官進入了他的視野。這是一名寬肩厚背的日本軍官。

  這名日本軍官傲慢地站在挹江門城樓上,身後站著他的一名衛兵。

  軍官右手拎著一把出鞘的東洋戰刀,左手拿著一塊白色的大手帕——他正在仔細地擦拭著自己的軍刀。

  蕭劍揚向下方移動了一下望遠鏡,看見在這名日本軍官腳下的城牆磚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九顆人的頭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