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荀攸不屑的看了一樣逄紀,並不開口。

  “哎呦,元圖先生,你還明白嗎?我們這樣傾軍北上,冀州空虛,雖然少帝劉辨大軍並沒有朝著河內始發,去往萁關、上黨,但是要是壺關有失,冀州也就危矣。”袁紹急道。

  昨日就聽到密報,說朝廷的大軍已經攻克萁關,直奔上黨,如果朝廷大軍攻下壺關,並解了晉陽之危,到時候恐怕受傷的總是自己。

  “所以我們要在晉陽拖住朝廷大軍,等待青州等地回軍,就算朝廷攻取壺關,也拿不下鄴城。”逄紀急建道。

  “這。”袁紹一抖手,不知該聽誰的。

  荀攸輕笑一聲,想等到青州大軍回援,簡直就是痴心妄想。說不定現在青州就已經不保。各路戰事看起來袁紹頻頻傳來捷報,卻處處危機,少帝劉辨這一手玩的是扮豬吃虎。

  可惜,逄紀目光短淺。

  可嘆,袁紹猶豫不決。

  ……

  北海。

  眼下是奪取北海城的最佳時機,北海城上,雖然守備鬆懈,但是勝在人多,而且巡城守將又有辛毗這樣謹慎的謀士。詐城不成,辛毗死活不開城門。高幹也沒有辦法。

  城門不見得能騙開,這個大家都考慮到了,不能指望僥倖。一旦騙不開城門,只有硬沖硬搶,這短短的時間,就是最為危險關鍵的時刻。太史慈帶領的這七八十人的精銳,發起了攻擊,力量雖然少過袁譚所部,但好在此時北海城上已無領軍,此時,一旦搶不回來,就再也沒有這等機會了。

  這個時候,太史慈覺得眼前一切,都已經放慢了,所有守軍的反應都是超慢,不,那是他身旁遼東死士的速度,他身後的十餘人,已經拔出兵刃,沖向壕溝外頭那些已經目瞪口呆的守軍。前面太史慈沖在最前頭,將環首刀咬在口中,手中揮舞著預備好的鉤索,直直的沖向城下。

  鮮于銀,帶數名射手。半跪在地,彼此間隔的或發出一箭,似乎在此刻,都能看清這羽箭向前飛出的軌跡,看見羽箭長長的破甲錐頭,撕開冰冷的寒風。

  城上探出頭來的人,試圖還射,或者想推出滾木的人影,只要稍稍露出形跡,就帶著羽箭顫動的箭尾,哼也不哼的倒地。太史慈已經撲到了城牆之下,他的身邊,就是遼東水軍的士卒,拋出十幾條鉤索。太史慈矯捷的身形如電一般,已經咬刀蹂身直上,比身邊的其他人還要快上一線。

  太史慈知道,只要奪了城門,三里之外的兩萬大軍就會直撲北海城下。

  一個探頭的士卒被射倒,另外的人卻藏身垛口之後,揮刀猛砍。

  這個時候,城牆上頭拉長了驚呼慘叫,變了嗓門兒的怒吼,凸顯出他們這次突襲,到底帶給了城頭守卒多大的意外。城頭各種預備傳令的號角金鼓都在紛亂的敲響,完全不管什麼樣的聲音傳達什麼樣的信號了,只是拼命的敲響。寒風當中,這突然殺到的數十人,一下就幹掉了巡城司馬辛毗,讓城頭守軍,現在還反應不過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憑著本能在進行抵抗。

  對於北海守軍來說,這種近似後世海軍陸戰隊的突襲作戰方式,讓他們驚恐無比。這個冷兵器時代的中古軍隊,還是習慣於列陣而戰,憑著號令旗號統一指揮,機械的前進或者後退,最後進行廝殺。

  可太史慈的優勢在於,他率領的遼東水軍是從三年前就訓練有素的部隊,無一不是健斗之士,再有太史慈和鮮于銀這樣武藝高強的人在,帶給城頭守軍的震撼和混亂,同樣是驚人。

  現在城頭守軍,已經不知道該怎麼組織防禦。只是依託城牆下意識的進行抵抗。指望能夠拖延到其他地方的守軍增援過來!

  而城下太史慈周圍,同樣是一片混亂大呼的聲音。後尾幾人,已經砍翻了四五個站在壕溝外頭的守卒,其他的人不是掉頭就跑,就是跪地乞降。不遠處的南門營寨上頭,同樣是一片金鼓聲音響亮,不知道多少人放開嗓門大叫。

  太史慈耳邊,還有一個破鑼一般的嗓門在大呼,卻是那個俘虜高幹,他瘋子也似的跳腳大叫:“我們還替袁譚賣什麼命。漢軍回來了,這天下就是大漢的,我們就降了也是漢軍。”

  鮮于銀在城下壓陣,也同樣大呼出聲:“我們是漢軍,降者不殺。”

  太史慈掉頭,朝著鮮于銀呼喊:“我去開城門,讓大軍衝進來。你去點狼煙。”

  這個時候,北海城內終於被驚動,四面城門,都響起了應和的號角聲音。正對南門的數千士卒,同時發出了大聲的歡呼!而南門城牆上也擠滿了黑壓壓的人頭。

  牆上領兵的一個袁軍統領,只是舉著手,咬牙切齒半晌,就要揮手下令,讓麾下人馬衝出,去抄太史慈他們這隊人馬後路。身邊的副將卻一把拉住他的手:“看!”

  此時從城內,已經殺出一股軍隊,正是袁譚帶領的一部人馬。

  寒風中,太史慈牙齒只是碰得格格作響,卻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遏制不住的激動。他早已拔刀在手,只是在手裡攥得死緊。

  眼前廝殺正激烈,卻絲毫都殺不到城下。

  身旁無數雙目光都投向自己這裡,無數聲音同時湧來:“將軍,敵軍的援軍來了,我們不成啊!”

  太史慈猛的大吼一聲,他舉起長刀,扯開嗓門大呼:“老子就不相信了,他NN的,只進不退,就是戰死,咱們也要把這北海城門搶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