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徐以顯這麼一說,便把葉風這一頭的疑心勾了起來。沉著臉嗯了一聲,略定了定道:“顧某在彼處,人緣如何?”
“只與吏政府同僚楊承裕交好,大王——”徐以顯點了點頭道:“回想起上回他來,像是有人要他顧某性命呢。如今雖說真假難辨,但預先有個準備也是好的。大王所慮甚是。”
葉風想像著如顧君恩這樣孤芳自賞的人,確實是很容易叫身邊的人生出壞心來。點頭一笑道:“嗯,如今咱們武昌城裡也有十來萬人馬,他要一口吃掉也非是那麼容易。借著這個機會,順便便做一趟功夫吧,給朝廷看看,給他拓跋鴻基看看,也給東邊左崑山看看嘛。徐軍師,你安排一下,知會各營頭領,三五日內武昌城裡走一走兵。”
還有個對象他還沒說,這是要跟潘獨鰲商議商議的。對於湖廣境內其他地方官府,乃至吉王,桂王諸府,顯示一下實力也正是時候了。不管李自成此次是真是假,醞釀了許久的向南用兵也要開始了,這麼個閱兵的儀式走下來,派人過去說合說合,恐怕能少打不少仗。
再一個也是能叫武昌府已經基本歸順了的人心更加的堅定下來,這樣兵源才能更多,守家保土的人會越來越多的加入到隊伍中來,這種觀念自然要比以往那種加入大西軍燒殺搶掠的想法要好一些,自是也有助於自己一直進行著的對這支隊伍的改造。
因為預備著要將李干德的人頭送往南京,更加堅定朝廷方面對李自成的進剿決心,這一路東下的水路控制在左良玉手裡,順帶著便想到馬進忠死在自己手中的事情,加上大西軍很快可能就要成為南京方面節制左良玉的一枚棋子,所以,這場閱兵自然少不了這兩家看客。
隨後,徐以顯才談到顧君恩所提到的具體條目,根據顧的說法,李自成的要求有三,雙方以長江劃界,大西軍全體退回江南——包括放棄荊州。這一條已經叫葉風皺眉了,這第二條更加的有些過分,那便是自己需去大西王尊號,接受李自成冊封的名號——輔義保靖大將軍。在與朝廷關係即將要走上一條自己設計好的良性線路的時候,接受他的這個名號,那簡直是將自己綁上他那一條死路——須知那邸抄上,崇禎帝只是要求進剿李自成,並為他開出一萬兩白金的賞格,卻隻字未提破武昌城的張獻忠!
儘管朝廷的心思並不能完全掌握,儘管也有可能如今是利用李張矛盾,但這畢竟也給自己留下了極大的騰挪空間——起碼左良玉就沒有壓力去全力對付自己了!但一旦接受李自成的這個條件,那麼這條路立刻就將被封死。按照崇禎的性格,他只會認為張獻忠在愚弄他,左良玉不受到空前壓力才怪。
倒是顧君恩所說的第三條,叫人聽了稍稍舒心了一些——李自成想問己方借糧。每歲五十萬石。雖然沒說名目,但看得出來,這相當於一個藩屬對宗主的進貢。
“呵,這第三條,只怕他是來安咱們的心的。”葉風略帶些譏諷的笑容仍在臉上,踱步來去道:“呵,聽了這三條,徐軍師,只怕對面是真的下了狠心啊!”
“大王說的甚是,是以咱們要收束一下兵力,他若來犯,叫他得不了便宜!”
這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潘獨鰲去了南方,帶了通山城外的兩營八千餘人先去了西南方的岳州城。孫可望馬上就要回武昌,岳州城的局面要控制一下,灃州城裡沒見蹤影的老回回,也要再尋一尋,隨後他便要獨力去負責吃掉南方的幾個大城。按照了解的情況來看,湖廣境內已經沒有什麼可用之兵了,據說長沙城裡連三千兵力都湊不起來,每天還有若干的逃兵脫伍。
而閱兵的事情一定,顧君恩便暫且被晾了下來,偶爾幾次派人去見他,也只是以言語點一點他是否被宋獻策算計了。外面上還好,只是內部倒出了些問題,這閱兵主事之權,胡興漢卻旁側里殺了出來要來搶。各營頭領都是老人,徐以顯的威望不足,只好讓了出來。只是在葉風耳邊推銷著他的小營制。
所謂小營制,便是把如今控制在以四義子為高層,四義子旗下大將為中層,每營統帶三五千人不等的局面,改為設五百人為一小營,十營左右為一大營的新編制,這樣大營格局基本維持不動,仍是十二營的大營配置,只是多設了一百三四十個小營,多了一百多個小營頭領罷了。
當然,這所說的自然是核心部隊,也就是張獻忠最核心的三五萬人,未把蘄水蘄州黃州等地新入伙的新營計算在內,原有的這些營統稱某地新營,比如出了個反骨李人會的黃州新營,就有將近兩萬人。李人會反水之後,算上蘄州蘄水,加上如今武昌,漢陽的新營,這些次一級的非主力部隊人數已經達到了近十萬。按照徐以顯的算法,這些新營也要重新編製成這種小營制,從優秀的老營將領中選拔統領,分派領新營兵力。
這樣的話,大西軍如今是十五六萬人的兵力,統計要設立三十六個大營,就要新增二十四個大營頭領,二百多名小營頭領。這麼一改下來,中層將領數目將迅速增加。
這是一個正規化改造的建議,但葉風卻是來這世界一來一直就看著他跟胡興漢明爭暗鬥的,自然知曉他背後的心思,所謂將領選拔,自然要從他的學堂學兵法的那些學生中來選拔,這樣一來的話,用不了幾年,各營頭領都要尊他一個老師,有起事來在爭奪軍隊將領支持方面,他就不用再吃胡興漢的虧了。
“只與吏政府同僚楊承裕交好,大王——”徐以顯點了點頭道:“回想起上回他來,像是有人要他顧某性命呢。如今雖說真假難辨,但預先有個準備也是好的。大王所慮甚是。”
葉風想像著如顧君恩這樣孤芳自賞的人,確實是很容易叫身邊的人生出壞心來。點頭一笑道:“嗯,如今咱們武昌城裡也有十來萬人馬,他要一口吃掉也非是那麼容易。借著這個機會,順便便做一趟功夫吧,給朝廷看看,給他拓跋鴻基看看,也給東邊左崑山看看嘛。徐軍師,你安排一下,知會各營頭領,三五日內武昌城裡走一走兵。”
還有個對象他還沒說,這是要跟潘獨鰲商議商議的。對於湖廣境內其他地方官府,乃至吉王,桂王諸府,顯示一下實力也正是時候了。不管李自成此次是真是假,醞釀了許久的向南用兵也要開始了,這麼個閱兵的儀式走下來,派人過去說合說合,恐怕能少打不少仗。
再一個也是能叫武昌府已經基本歸順了的人心更加的堅定下來,這樣兵源才能更多,守家保土的人會越來越多的加入到隊伍中來,這種觀念自然要比以往那種加入大西軍燒殺搶掠的想法要好一些,自是也有助於自己一直進行著的對這支隊伍的改造。
因為預備著要將李干德的人頭送往南京,更加堅定朝廷方面對李自成的進剿決心,這一路東下的水路控制在左良玉手裡,順帶著便想到馬進忠死在自己手中的事情,加上大西軍很快可能就要成為南京方面節制左良玉的一枚棋子,所以,這場閱兵自然少不了這兩家看客。
隨後,徐以顯才談到顧君恩所提到的具體條目,根據顧的說法,李自成的要求有三,雙方以長江劃界,大西軍全體退回江南——包括放棄荊州。這一條已經叫葉風皺眉了,這第二條更加的有些過分,那便是自己需去大西王尊號,接受李自成冊封的名號——輔義保靖大將軍。在與朝廷關係即將要走上一條自己設計好的良性線路的時候,接受他的這個名號,那簡直是將自己綁上他那一條死路——須知那邸抄上,崇禎帝只是要求進剿李自成,並為他開出一萬兩白金的賞格,卻隻字未提破武昌城的張獻忠!
儘管朝廷的心思並不能完全掌握,儘管也有可能如今是利用李張矛盾,但這畢竟也給自己留下了極大的騰挪空間——起碼左良玉就沒有壓力去全力對付自己了!但一旦接受李自成的這個條件,那麼這條路立刻就將被封死。按照崇禎的性格,他只會認為張獻忠在愚弄他,左良玉不受到空前壓力才怪。
倒是顧君恩所說的第三條,叫人聽了稍稍舒心了一些——李自成想問己方借糧。每歲五十萬石。雖然沒說名目,但看得出來,這相當於一個藩屬對宗主的進貢。
“呵,這第三條,只怕他是來安咱們的心的。”葉風略帶些譏諷的笑容仍在臉上,踱步來去道:“呵,聽了這三條,徐軍師,只怕對面是真的下了狠心啊!”
“大王說的甚是,是以咱們要收束一下兵力,他若來犯,叫他得不了便宜!”
這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潘獨鰲去了南方,帶了通山城外的兩營八千餘人先去了西南方的岳州城。孫可望馬上就要回武昌,岳州城的局面要控制一下,灃州城裡沒見蹤影的老回回,也要再尋一尋,隨後他便要獨力去負責吃掉南方的幾個大城。按照了解的情況來看,湖廣境內已經沒有什麼可用之兵了,據說長沙城裡連三千兵力都湊不起來,每天還有若干的逃兵脫伍。
而閱兵的事情一定,顧君恩便暫且被晾了下來,偶爾幾次派人去見他,也只是以言語點一點他是否被宋獻策算計了。外面上還好,只是內部倒出了些問題,這閱兵主事之權,胡興漢卻旁側里殺了出來要來搶。各營頭領都是老人,徐以顯的威望不足,只好讓了出來。只是在葉風耳邊推銷著他的小營制。
所謂小營制,便是把如今控制在以四義子為高層,四義子旗下大將為中層,每營統帶三五千人不等的局面,改為設五百人為一小營,十營左右為一大營的新編制,這樣大營格局基本維持不動,仍是十二營的大營配置,只是多設了一百三四十個小營,多了一百多個小營頭領罷了。
當然,這所說的自然是核心部隊,也就是張獻忠最核心的三五萬人,未把蘄水蘄州黃州等地新入伙的新營計算在內,原有的這些營統稱某地新營,比如出了個反骨李人會的黃州新營,就有將近兩萬人。李人會反水之後,算上蘄州蘄水,加上如今武昌,漢陽的新營,這些次一級的非主力部隊人數已經達到了近十萬。按照徐以顯的算法,這些新營也要重新編製成這種小營制,從優秀的老營將領中選拔統領,分派領新營兵力。
這樣的話,大西軍如今是十五六萬人的兵力,統計要設立三十六個大營,就要新增二十四個大營頭領,二百多名小營頭領。這麼一改下來,中層將領數目將迅速增加。
這是一個正規化改造的建議,但葉風卻是來這世界一來一直就看著他跟胡興漢明爭暗鬥的,自然知曉他背後的心思,所謂將領選拔,自然要從他的學堂學兵法的那些學生中來選拔,這樣一來的話,用不了幾年,各營頭領都要尊他一個老師,有起事來在爭奪軍隊將領支持方面,他就不用再吃胡興漢的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