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頁
可見就是上了十幾年的學,一個糊塗蛋也就是一個糊塗蛋,表面上溜光鋥亮但是一肚子草包的傢伙,那是有要多少就有多少,要多常見就多常見。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講,提前幾百年的時間裡,朱術圳這個人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能吃幾碗乾飯,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立場,明確的樹立起了一種理性的態度的人,怎麼會不讓王書輝覺得很欽佩呢?
王書輝願意把自己多出來的工資送給自己的老丈人去消費,就是這個原因。
王書輝最早是希望把朱術圳接到家裡和自己一起住的。可是朱術圳對王書輝很明確的指出了,一方面王書輝的工作很重要,不應該在為了家裡的一個老頭子分心;另一方面,作為王書輝的岳父,不管是從心理上還是習慣上,朱術圳都不願意和女婿王書輝一起生活。
所以最後王書輝按照朱術圳的意願,拿出自己的稿費來,給自己的老丈人一次性繳納了養老基金和醫療基金,然後給找了個朱術圳自己比較喜歡的新京特區的安養院(養老院)生活。
當初王書輝給自己的老丈人也安排了個工作。這個工作就是在國家圖書館裡搞古籍善本的保管工作。雖然名頭叫做“古籍研究員”,其實就是個負責圖書整理和搬運的簡單工作。
當時朱術圳沒有對王書輝的安排表示反對,但是他卻在一次一起吃飯的時候對王書輝說道:“我知道你們復興黨的規矩叫做’按勞分配‘,不勞動是絕對不行的。所以從規矩上講,我是同意你這麼安排的。可是呢,這個事情我是做不來的。”
“一邊上我的身份比較特殊,很多時候我是抹不開面子和人家放開了交往的。就說人家一起上班的人如果知道我是你岳父的話,你說人家該怎麼對待我呢?要是太殷勤了,我覺得麻煩。要是太冷清了,人家又擔心得罪你。這就是不僅給我自己增加負擔,還給別人帶來麻煩。”
“另一邊上,我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我自己是很清楚的。你別看我年輕的時候過得挺苦的,但是我不是那種能實實在在的做事情的人。當年我是靠著你舅舅他們的救濟才和文兒活下來的。我本身並不是能做事情的人。最主要的是,這麼多年散漫下來,我也做不了什麼事情了。所以讓我去工作不是不行,關鍵是我肯定干不好什麼工作的。”
王書輝不怕朱術圳不能工作,王書輝當初給朱術圳安排工作的時候猶豫就是自己的老丈人到底願不願意過那種比較冷落的養老生活。
要知道在朱微妏的幾個年紀比較大的舅舅先後去世之後,王書輝就覺得自己的老丈人過的挺冷清的,所以才想到把老丈人接到自己身邊生活的。
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說,自己天天忙於工作,自己的妻子天天也要上班。孩子們都在少年軍、幼兒園和育嬰院裡過集體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就是把老丈人接過來了,也是他自己一個人冷冷清清的在家裡生活的情況。所以王書輝才想著給老丈人安排個他力所能及的工作的。
現在,朱術圳明確的表示願意到安養院裡過自己的輕鬆日子了,王書輝一點兒也不覺得這個已經五十多歲的老人(在這個時代來講)有什麼不上進的,反而覺得自己的老丈人很有幾分睿智瀟灑的現代老人的樣子。
第四一章、原因複雜的生產過剩
王書輝不會和人民群眾講理想。理想這個東西不應該是強加給人民群眾的。
復興黨作為一個革命的組織,王書輝可以給復興黨設置理想。可是人民群眾不是復興黨,王書輝當然不會把對復興黨的要求強加給人民群眾。
人的主觀能動性確實是很強大的。但是在物質決定意識這個前提存在下,主觀能動性也必須依靠物質條件發揮。
所以,王書輝沒有照搬照抄很多現成兒的辦法,畢竟,沒有經歷過那個特殊時代的十七世紀的中國人,雖然很可能會被高大上的典型宣傳所吸引,但是那些高大上的東西和人民群眾的實際覺悟實在相差太遠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王書輝才會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對前來參加會議的全國各個地區的宣傳部門主要幹部說道:
“我們的宣傳工作應該怎麼做?我們復興黨的宣傳工作,就是要用最簡單的文字,最直白的語言,最直接的表達,最樸素的口語,通過報紙、通過廣播,把我們復興黨的各種國家的和地方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解釋給人民群眾聽。讓人民群眾知道這些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是什麼意思,讓人民群眾知道這些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說的是什麼內容。”
“這個要求聽起來好像不難,可是呢,現實是,肅委會的同志們還是辦了好幾次的學習班,不少國家的和地方的宣傳幹部,報紙和廣播電台的新聞工作者,還是因為主觀上和客觀上的原因,說胡話,說假話,說空話,說廢話,然後被肅委會的同志給挖了出來,送到學習班裡整理思想去了。”
“干不好工作不要緊,但是干不好工作的原因我們必須找出來。有一些同志,腦子裡面產生了一些封建主義的反動思想,他們覺現在我們復興黨好象得了天下,就高枕無憂,可以橫行霸道了。這樣的人,不用群眾反對他,打他石頭,打他鋤頭,我們復興黨自己就要先把這些人揪出來!”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講,提前幾百年的時間裡,朱術圳這個人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能吃幾碗乾飯,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立場,明確的樹立起了一種理性的態度的人,怎麼會不讓王書輝覺得很欽佩呢?
王書輝願意把自己多出來的工資送給自己的老丈人去消費,就是這個原因。
王書輝最早是希望把朱術圳接到家裡和自己一起住的。可是朱術圳對王書輝很明確的指出了,一方面王書輝的工作很重要,不應該在為了家裡的一個老頭子分心;另一方面,作為王書輝的岳父,不管是從心理上還是習慣上,朱術圳都不願意和女婿王書輝一起生活。
所以最後王書輝按照朱術圳的意願,拿出自己的稿費來,給自己的老丈人一次性繳納了養老基金和醫療基金,然後給找了個朱術圳自己比較喜歡的新京特區的安養院(養老院)生活。
當初王書輝給自己的老丈人也安排了個工作。這個工作就是在國家圖書館裡搞古籍善本的保管工作。雖然名頭叫做“古籍研究員”,其實就是個負責圖書整理和搬運的簡單工作。
當時朱術圳沒有對王書輝的安排表示反對,但是他卻在一次一起吃飯的時候對王書輝說道:“我知道你們復興黨的規矩叫做’按勞分配‘,不勞動是絕對不行的。所以從規矩上講,我是同意你這麼安排的。可是呢,這個事情我是做不來的。”
“一邊上我的身份比較特殊,很多時候我是抹不開面子和人家放開了交往的。就說人家一起上班的人如果知道我是你岳父的話,你說人家該怎麼對待我呢?要是太殷勤了,我覺得麻煩。要是太冷清了,人家又擔心得罪你。這就是不僅給我自己增加負擔,還給別人帶來麻煩。”
“另一邊上,我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我自己是很清楚的。你別看我年輕的時候過得挺苦的,但是我不是那種能實實在在的做事情的人。當年我是靠著你舅舅他們的救濟才和文兒活下來的。我本身並不是能做事情的人。最主要的是,這麼多年散漫下來,我也做不了什麼事情了。所以讓我去工作不是不行,關鍵是我肯定干不好什麼工作的。”
王書輝不怕朱術圳不能工作,王書輝當初給朱術圳安排工作的時候猶豫就是自己的老丈人到底願不願意過那種比較冷落的養老生活。
要知道在朱微妏的幾個年紀比較大的舅舅先後去世之後,王書輝就覺得自己的老丈人過的挺冷清的,所以才想到把老丈人接到自己身邊生活的。
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說,自己天天忙於工作,自己的妻子天天也要上班。孩子們都在少年軍、幼兒園和育嬰院裡過集體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就是把老丈人接過來了,也是他自己一個人冷冷清清的在家裡生活的情況。所以王書輝才想著給老丈人安排個他力所能及的工作的。
現在,朱術圳明確的表示願意到安養院裡過自己的輕鬆日子了,王書輝一點兒也不覺得這個已經五十多歲的老人(在這個時代來講)有什麼不上進的,反而覺得自己的老丈人很有幾分睿智瀟灑的現代老人的樣子。
第四一章、原因複雜的生產過剩
王書輝不會和人民群眾講理想。理想這個東西不應該是強加給人民群眾的。
復興黨作為一個革命的組織,王書輝可以給復興黨設置理想。可是人民群眾不是復興黨,王書輝當然不會把對復興黨的要求強加給人民群眾。
人的主觀能動性確實是很強大的。但是在物質決定意識這個前提存在下,主觀能動性也必須依靠物質條件發揮。
所以,王書輝沒有照搬照抄很多現成兒的辦法,畢竟,沒有經歷過那個特殊時代的十七世紀的中國人,雖然很可能會被高大上的典型宣傳所吸引,但是那些高大上的東西和人民群眾的實際覺悟實在相差太遠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王書輝才會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對前來參加會議的全國各個地區的宣傳部門主要幹部說道:
“我們的宣傳工作應該怎麼做?我們復興黨的宣傳工作,就是要用最簡單的文字,最直白的語言,最直接的表達,最樸素的口語,通過報紙、通過廣播,把我們復興黨的各種國家的和地方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解釋給人民群眾聽。讓人民群眾知道這些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是什麼意思,讓人民群眾知道這些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說的是什麼內容。”
“這個要求聽起來好像不難,可是呢,現實是,肅委會的同志們還是辦了好幾次的學習班,不少國家的和地方的宣傳幹部,報紙和廣播電台的新聞工作者,還是因為主觀上和客觀上的原因,說胡話,說假話,說空話,說廢話,然後被肅委會的同志給挖了出來,送到學習班裡整理思想去了。”
“干不好工作不要緊,但是干不好工作的原因我們必須找出來。有一些同志,腦子裡面產生了一些封建主義的反動思想,他們覺現在我們復興黨好象得了天下,就高枕無憂,可以橫行霸道了。這樣的人,不用群眾反對他,打他石頭,打他鋤頭,我們復興黨自己就要先把這些人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