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為當年 大明 官兵的血戰確認應得的歷史地位, 國內的史學家們任重而道遠。)
僧兵出山 - 光復 清州
百姓們勇赴國難, 出家的和尚們也不甘落後, 紛紛提刀出世, 超度侵略者們前往“極樂世界”。
眼見日軍登陸後一路勢如破竹, 宣祖 朝廷手足無措, 唯能想到的對策除了向 大明 求援, 只有廣募新兵了。 民間雖有義兵, 但好像還是不夠。 宣祖 想到了遁隱山林的出家人。
說實話, 朝鮮政府作這樣的要求, 心裡應該覺得很歉疚。 前面提到, 朝鮮 開國以後大力提倡儒學, 並認為佛教欺世盜名, 施行極力打壓政策。 1419年繼位的 世宗大王 強行將朝鮮國內諸多佛家派系合併為“教宗”和“禪宗”兩系, 以便管理。 朝廷還肆意沒收寺廟田產, 奴婢, 並把佛家的學院: 都會所, 趕出了京城。 此後佛教日漸勢微, 雖然信者仍眾, 但社會地位低下。
日軍入侵後, 朝廷為了增加兵員, 打算與佛教妥協。 可是, 歷經這麼多年壓制, 佛家能那麼容易就與朝廷一笑泯恩仇嗎? 宣祖皇帝想到一位解鈴人: 西山大師 休靜。
休靜和尚 年輕時也是“兩班”之一, 因為沒有中舉而改行做了和尚, 自此廣結善緣, 掌管過“教宗”和“禪宗”兩家的 都會所, 在平民和僧眾之間有很高聲望。 1589年, 一批佛教徒聚眾造反, 希望能以武力改變他們在社會中低下的地位。 這批起義者借用 休靜 的名頭, 企圖號召更多的民眾起來一塊鬧革命。 暴亂被鎮壓以後, 當局自然要找 休靜 的麻煩。 幸虧 宣祖 看了報告, 認為 休靜 與暴亂無涉, 才免了一場宗教災難。
休靜 雖然一口答應, 但讓這位得道高僧最後決定出山的, 不僅僅是還 宣祖 一個人情, 藉機改善朝廷打壓佛教的政策也是另一項訴求。 受命之後, 休靜 在 順安 法興寺 募僧兵1500, 大弟子 惟政和尚 在 杵城 乾鳳寺 募兵700, 二弟子 處英 在 全羅道 募兵1000, 三弟子 靈圭 在 公州 甲寺 募兵700, 等等, 在全國共募得僧兵8000。 一時間各地寺院聞風而動, 大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氣勢。 宣祖 聽說募兵順利, 大喜, 下旨冊封 休靜 為“八道十六宗總都攝”, 統領全國各路僧兵。 (朝鮮八道, 每道設“教”“禪”二宗, 共16宗。 ) 自此朝鮮 義兵 隊伍中光頭滾滾, 成為另一隻不可小視的抗日力量。
僧兵部隊第一次大規模參戰於光復 清州 之役。 清州 是 忠清道 經濟與軍事重鎮, 並積有大量的囤糧。 1592年4月26日, 第三軍團長 黑田長政 在北上之際攻陷此城, 並成為日軍重要據點之一。 這時鎮守 清州 的, 是 第五軍團 的 蜂須賀家政 與其數千部下。
1592年7月, 休靜 的三弟子 靈圭 會師 義兵將 趙憲 包圍了 清州城, 欲圖奪回這戰略要地。
說起這位 趙憲, 曾是當年令朝廷之上人人避之不及的刺兒頭。 不像其他 義兵將, 趙憲 的身份是朝廷高官, 以耿直諍言聞名。 1588年末, 豐臣秀吉 派遣使者要求“假途伐明”, 朝鮮政府上下為如何對付爭吵不休。 鐵桿的鷹派的 趙憲 指控 豐臣秀吉 是個弒主篡位的逆賊, 強烈要求斬使者以絕日本之念。 日本發動侵略之前, 趙憲 就已認定戰爭不可避免, 要求整兵備武。 可惜朝廷置之不理。 為了讓皇帝納諫, 趙憲 曾在 景福宮 外連磕了3日3夜響頭。 戰爭打響以後, 趙憲 辭官歸故里, 散盡家財, 親募 義兵 抗敵。
齊集 清州城 外的朝軍, 共有 趙憲 募得的義兵1100, 靈圭 率領的僧兵700, 和500官軍。 而 蜂須賀家政 雖有7200部下, 但由於需要鎮守於 清州 和 忠州 之間的各城鎮, 兵力分散。 清州城 內, 只有寥寥數百守軍。 官軍將領見己方人多, 贏面很高, 便要求義兵和僧兵同歸自己指揮, 使自己成此大功。 趙憲 拒絕了。 他認為官軍紀律鬆弛, 兵無鬥志, 只會拖累自己。 反而 靈圭 的僧兵才是最佳的拍檔。
8月1日, 清州之戰 打響。 城內的日軍見攻城部隊儘是寫拿著鋤頭木棍的農民與和尚, 禁不住大有輕敵之心。 一部分鐵炮手更放棄城防, 出城殺入朝軍陣中。 不料, 這正是 趙憲 的誘敵之計。 只見受到日軍直接攻擊的中間部隊且戰且退, 但兩翼的友軍卻漸漸展開, 將這部分日軍團團包圍起來。 待得日軍反應過來上當, 已經太遲了。 義兵和僧兵們一擁而上, 將這股鐵炮部隊全數殲滅。
勝了一場的朝軍士氣如虹。 雖然不會使剛剛繳來的鐵炮, 但拿來當燒火棍打人也挺趁手的。 朝鮮人呼喝著逼近 清州城 城牆, 正要發起總攻, 忽然天上烏雲滾滾, 霎時滂沱大雨劈頭蓋臉地打下。 趙憲 無奈, 只得暫時撤圍。
幸得這場大雨, 蜂須賀家政 和城內的殘兵才免遭全軍覆滅的命運。 但大雨擋得朝鮮人一時, 卻擋不了一世。 第二天一早他們肯定還會再來, 清州城 是守不住了, 趁早溜吧。 當天夜裡, 蜂須賀家政 帶了手下棄城而逃。 勝利實在來得太快, 連 趙憲 自己都不相信。 當城中一位朝鮮婦女告訴他日軍已經逃跑的消息時, 趙憲 還以為她是日軍派出誘敵的奸細呢。
清州 是第一座被朝鮮人光復的城市, 意義非凡。 由此戰可見, 日本人一路挺進得實在太快, 後方還非常不穩, 最後連 清州 這樣的重鎮也被2000多朝鮮雜牌軍給奪了回去。 “閃電戰”落下的後遺症, 該誰來擦屁股?
僧兵出山 - 光復 清州
百姓們勇赴國難, 出家的和尚們也不甘落後, 紛紛提刀出世, 超度侵略者們前往“極樂世界”。
眼見日軍登陸後一路勢如破竹, 宣祖 朝廷手足無措, 唯能想到的對策除了向 大明 求援, 只有廣募新兵了。 民間雖有義兵, 但好像還是不夠。 宣祖 想到了遁隱山林的出家人。
說實話, 朝鮮政府作這樣的要求, 心裡應該覺得很歉疚。 前面提到, 朝鮮 開國以後大力提倡儒學, 並認為佛教欺世盜名, 施行極力打壓政策。 1419年繼位的 世宗大王 強行將朝鮮國內諸多佛家派系合併為“教宗”和“禪宗”兩系, 以便管理。 朝廷還肆意沒收寺廟田產, 奴婢, 並把佛家的學院: 都會所, 趕出了京城。 此後佛教日漸勢微, 雖然信者仍眾, 但社會地位低下。
日軍入侵後, 朝廷為了增加兵員, 打算與佛教妥協。 可是, 歷經這麼多年壓制, 佛家能那麼容易就與朝廷一笑泯恩仇嗎? 宣祖皇帝想到一位解鈴人: 西山大師 休靜。
休靜和尚 年輕時也是“兩班”之一, 因為沒有中舉而改行做了和尚, 自此廣結善緣, 掌管過“教宗”和“禪宗”兩家的 都會所, 在平民和僧眾之間有很高聲望。 1589年, 一批佛教徒聚眾造反, 希望能以武力改變他們在社會中低下的地位。 這批起義者借用 休靜 的名頭, 企圖號召更多的民眾起來一塊鬧革命。 暴亂被鎮壓以後, 當局自然要找 休靜 的麻煩。 幸虧 宣祖 看了報告, 認為 休靜 與暴亂無涉, 才免了一場宗教災難。
休靜 雖然一口答應, 但讓這位得道高僧最後決定出山的, 不僅僅是還 宣祖 一個人情, 藉機改善朝廷打壓佛教的政策也是另一項訴求。 受命之後, 休靜 在 順安 法興寺 募僧兵1500, 大弟子 惟政和尚 在 杵城 乾鳳寺 募兵700, 二弟子 處英 在 全羅道 募兵1000, 三弟子 靈圭 在 公州 甲寺 募兵700, 等等, 在全國共募得僧兵8000。 一時間各地寺院聞風而動, 大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氣勢。 宣祖 聽說募兵順利, 大喜, 下旨冊封 休靜 為“八道十六宗總都攝”, 統領全國各路僧兵。 (朝鮮八道, 每道設“教”“禪”二宗, 共16宗。 ) 自此朝鮮 義兵 隊伍中光頭滾滾, 成為另一隻不可小視的抗日力量。
僧兵部隊第一次大規模參戰於光復 清州 之役。 清州 是 忠清道 經濟與軍事重鎮, 並積有大量的囤糧。 1592年4月26日, 第三軍團長 黑田長政 在北上之際攻陷此城, 並成為日軍重要據點之一。 這時鎮守 清州 的, 是 第五軍團 的 蜂須賀家政 與其數千部下。
1592年7月, 休靜 的三弟子 靈圭 會師 義兵將 趙憲 包圍了 清州城, 欲圖奪回這戰略要地。
說起這位 趙憲, 曾是當年令朝廷之上人人避之不及的刺兒頭。 不像其他 義兵將, 趙憲 的身份是朝廷高官, 以耿直諍言聞名。 1588年末, 豐臣秀吉 派遣使者要求“假途伐明”, 朝鮮政府上下為如何對付爭吵不休。 鐵桿的鷹派的 趙憲 指控 豐臣秀吉 是個弒主篡位的逆賊, 強烈要求斬使者以絕日本之念。 日本發動侵略之前, 趙憲 就已認定戰爭不可避免, 要求整兵備武。 可惜朝廷置之不理。 為了讓皇帝納諫, 趙憲 曾在 景福宮 外連磕了3日3夜響頭。 戰爭打響以後, 趙憲 辭官歸故里, 散盡家財, 親募 義兵 抗敵。
齊集 清州城 外的朝軍, 共有 趙憲 募得的義兵1100, 靈圭 率領的僧兵700, 和500官軍。 而 蜂須賀家政 雖有7200部下, 但由於需要鎮守於 清州 和 忠州 之間的各城鎮, 兵力分散。 清州城 內, 只有寥寥數百守軍。 官軍將領見己方人多, 贏面很高, 便要求義兵和僧兵同歸自己指揮, 使自己成此大功。 趙憲 拒絕了。 他認為官軍紀律鬆弛, 兵無鬥志, 只會拖累自己。 反而 靈圭 的僧兵才是最佳的拍檔。
8月1日, 清州之戰 打響。 城內的日軍見攻城部隊儘是寫拿著鋤頭木棍的農民與和尚, 禁不住大有輕敵之心。 一部分鐵炮手更放棄城防, 出城殺入朝軍陣中。 不料, 這正是 趙憲 的誘敵之計。 只見受到日軍直接攻擊的中間部隊且戰且退, 但兩翼的友軍卻漸漸展開, 將這部分日軍團團包圍起來。 待得日軍反應過來上當, 已經太遲了。 義兵和僧兵們一擁而上, 將這股鐵炮部隊全數殲滅。
勝了一場的朝軍士氣如虹。 雖然不會使剛剛繳來的鐵炮, 但拿來當燒火棍打人也挺趁手的。 朝鮮人呼喝著逼近 清州城 城牆, 正要發起總攻, 忽然天上烏雲滾滾, 霎時滂沱大雨劈頭蓋臉地打下。 趙憲 無奈, 只得暫時撤圍。
幸得這場大雨, 蜂須賀家政 和城內的殘兵才免遭全軍覆滅的命運。 但大雨擋得朝鮮人一時, 卻擋不了一世。 第二天一早他們肯定還會再來, 清州城 是守不住了, 趁早溜吧。 當天夜裡, 蜂須賀家政 帶了手下棄城而逃。 勝利實在來得太快, 連 趙憲 自己都不相信。 當城中一位朝鮮婦女告訴他日軍已經逃跑的消息時, 趙憲 還以為她是日軍派出誘敵的奸細呢。
清州 是第一座被朝鮮人光復的城市, 意義非凡。 由此戰可見, 日本人一路挺進得實在太快, 後方還非常不穩, 最後連 清州 這樣的重鎮也被2000多朝鮮雜牌軍給奪了回去。 “閃電戰”落下的後遺症, 該誰來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