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柳如是看著我,好久才說道:“好的,我就叫您姑父大人。不過我更想和圓圓姐姐一樣,跟著她叫姑姑明霞公主幹媽,叫您乾爹。”

  我激動地說道:“好,好,好。你們都叫我乾爹好了。我相信明霞也願意有你們這麼好的兩個乾女兒的。圓圓,你也這麼叫我好了。我終於又有了兩個女兒了。其實我們之間的緣分早就有了。圓圓是我親自接生的,明霞曾經抱過圓圓你。圓圓的第一個澡是明霞親自幫你洗的。如是,你在你母親懷裡的時候,明霞經常跟你說話。當年也是明霞誤服了給你們母女喝的毒藥,才激發體內的毒素導致後來的死亡。你們和我和明霞的緣分都不淺。我們其實早就是一家人了。”

  陳圓圓和柳如是同時走到一起,重新給我行禮,正式拜我為乾爹。其實我有一個乾女兒,就是艷兒姐姐收養的吳之芳。不過我從來沒有親口對外承認過這個乾女兒,對外她只不過是艷兒姐姐的乾女兒而已。至於吳之芳為什麼會姓吳,進了我們吳家的家譜,這是因為艷兒姐姐和我父親吳襄的結果。不過陳圓圓和柳如是這兩個乾女兒我不但親口承認了,而且將會正式通告我所有的手下。她們將是我吳三桂的親人,動她們就是和我吳三桂作對。不管是以前還是將來,誰想和我作對,都要看看他夠不過資格。以前崇禎皇帝朱由檢算一個,多爾袞也算一個,如今崇禎皇帝朱由檢煤山上吊了,多爾袞被人殺了。天下敢和我作對的人,不是沒有生下來,就是還沒有出名,相信陳圓圓和柳如是也絕對的安全。

  第五十五回 探親五

  更新時間2012-9-1 10:21:03 字數:1195

  陳圓圓和柳如是雖然認了我這個乾爹,但是她們不願意和我回雲貴。因為雲貴人多嘴雜,有許多人認識陳圓圓,也知道我和她的關係。所以陳圓圓不願意去雲貴,柳如是也不願意離開江南。我只好派出一隊影子衛士,秘密保護她們。一旦有人敢打攪或者動她們的歪腦筋,馬上就地解決,不用管他們是什麼人,就算是小皇帝本人我也照殺不誤。不過相信順治皇帝還小,不會離開京城,更不會搶我的保護的女人。不然的話我真的要看看滿清會不會為了兩個女人,逼反我這個手握重兵平西親王。我對外號稱擁兵八十萬,其實我實際的兵力已經超過一百萬。其中精銳部隊不下六十萬,幾乎每一個士兵都經歷過真正的戰場。要是有必要的話,我可以臨時下達徵兵令,短時間內可以再召集二三百萬男丁入伍。還好我沒有野心,不然的話天下老百姓又要經歷一場刀兵血災了。

  我在揚州住了幾天,過了幾天有家人相伴的日子。陳圓圓和柳如是真的把我當作父親一樣對待。特別是柳如是,她總是問我一些關於張太后的事情。不,應該說張嫣的事情,她從來不承認她母親是什麼太后,更不會承認她那個生父是什麼崇禎皇帝朱由檢。我知道她心裡有根刺,真的很記恨她的父親崇禎皇帝朱由檢。其他的孩子都有父親母親,只有她沒有,如今知道父母了,父親還是天下最尊貴的男人。同樣是皇帝的孩子,其他的兄弟姐妹享受榮華富貴,而她卻要受盡一切屈辱。我沒有告訴柳如是關於長平公主的事情,不然的話她會更加看不起她的父親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為人。崇禎皇帝朱由檢真的很失敗,不但做皇帝不合格,就是當孩子的父親也不合格。

  我起初並不知道陳圓圓和柳如是是這麼多才多藝。陳圓圓不但彈得一手好琵琶,而且有一個好嗓子。無論是蘇州評彈還是詩詞歌賦,都是一手絕活。柳如是善於吟詩作對,不但才思敏捷而且會彈一手好琴。我雖然沒有進出過多少次風月場所,但是我的夫人艷兒姐姐也是箇中好手。特別是《十面埋伏》這首曲目,我剛好記得全套的琵琶和琴曲演奏技巧。我把我所知道的一切告訴陳圓圓和柳如是,兩個人大喜。我馬上懂了她們的意思,就好像一個劍客遇上絕世劍譜一樣,她們不但需要知音人,更需要絕世的曲譜。

  我不但教會了她們演奏《十面埋伏》,而且答應送一把好琵琶和一張好琴給她們。因為我手裡剛好真的有一把琵琶和一張琴,琵琶是艷兒姐姐的,當初她遺忘在山海關,其實她是希望找一個理由回來和我再見面。我在山海關清理她的遺物的時候,發現了這把琵琶。至於那張琴,其實就是柳如是的。那是當年張太后親手彈過的那張琴,也是我和她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的見證。張太后臨死的時候,命令手下的宮女把這張琴交給她的父親,要老侯爺轉交給我,希望我留下作為一個紀念。剛好柳如是也是一個箇中好手,天意註定她門母女都和這張琴有緣。我沒有想到這把琵琶和這張琴從此一直伴隨著陳圓圓和柳如是,好幾次生死關頭,她們也不願意遺棄琵琶和琴,因為它們不光光是兩件樂器,更是代表著艷兒姐姐和張嫣,代表著陳圓圓和柳如是對兩位母親的思念和敬重。

  第五十六回 探親六

  更新時間2012-9-2 9:11:31 字數:1079

  當我教會了陳圓圓和柳如是技巧之後,琵琶和琴也運到了。琵琶是艷兒姐姐當年請高人為她量身定做的,雖然不是什麼名器,但是絕對是一把好樂器。陳圓圓對於這把琵琶說不出的喜歡,幾乎整天抱著它,不和琵琶分開。

  柳如是的琴比起陳圓圓的琵琶可要出名多了。這張琴是正宗的雷公琴,據說是隋唐時期一個制琴高手的傑作。那個高人一生只做了三張琴,三張琴幾乎要了他一生的心血。這個高人姓雷,所以大家管他製造的琴為“雷公琴”。經過上千年的時間流逝,雷公琴已經成為了稀世珍寶,也只有皇宮裡的貴人才能擁有這種好琴。張太后不但地位崇高,而且是愛琴的人,所以找到了這張好琴,並幾乎每天都彈奏。雖然不能用價值連城來形容這張琴,但是用千金難得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