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拉克被他的同事挽留了兩天,他們在一起時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喝酒,一直到昨天下午,阿拉克才告別舊友離開哈勒法耶回家。

  阿拉克所說的這些話,黎傑認為應該是真實的,因為阿拉克作為一介草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是不肯編出這樣的謊言來騙自己的,而且他也沒有必要在自己面前說謊。黎傑在確認阿拉克昨天還在和他的那個同事喝酒、人質尚未轉移的情況後,心裡稍稍放了點心,因為黎傑從阿拉克的那個酒友所說的話中判斷出,只要人質還在哈勒法耶,就暫時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

  但是,這些情況隨時都有可能會變化,在人質尚未救出來之前,終歸是不能讓人完全放心的。

  所以,小分隊必須儘快趕到目的地並救出人質,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可以說,迅速、隱蔽、果斷才是小分隊成功完成本次任務的關鍵,小分隊得不顧一切爭取時間!

  最後,在詢問出關押人質的黑旗旅秘密營地的確切方位後,黎傑謝絕了阿拉克想給小分隊帶路的好意,讓他趕緊回村,和其他村民們一起處理好村裡的後事,以防止村子遭到其他武裝分子的報復和襲擊。

  阿拉克沒有辦法,只好同老人一起回去了。臨分手前,他給小分隊指點了一條步行去哈勒法耶的小路,這條小路阿拉克以前經常走,是地圖上沒有標明的,除了極少數的當地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小分隊重新上路,他們沿著阿拉克指點的路一直往前走。

  一路之上大家發現,這條路雖然蜿蜒崎嶇,所經過之處都荒涼無比,絕無人煙,但是卻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容易被恐怖分子發現,因而少了很多的麻煩。

  而且,這確實是一條捷徑,它比小分隊原來打算選擇的路少了不短的一段路程。

  所以,在天亮前,小分隊順利地到達了哈雷法耶,並且很快找到了位於哈勒法耶市東郊一個叫法老洞的地方,那裡正是阿拉克所說的黑旗旅的那處秘密營地。

  小分隊在法老洞洞口南邊的一處亂石崗上隱蔽起來,並對這裡的地形以及敵人的部署情況進行了偵察。

  法老洞實際上是一個人工開鑿的大洞,位於一個叫青雲崗的較大的山包下面,關於它名稱的由來,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傳說還在遠古的時候,曾有一位埃及法老從埃及乘船來伊拉克訪問,在去巴格達的路上,法老病逝在歐塞爾。當時正值炎炎夏日,當地又沒有製作木乃伊的條件,法老屍體難以保存,不可能再運回埃及,只有就地安葬。當時的伊拉克國王就特許法老從人在伊拉克整個東部地區自選一塊地作為法老的葬身之所,結果法老從人經過勘察之後,選中了哈雷法耶市郊的這塊地方,原因是這裡有好幾個較大的山包,外形很像埃及的金字塔。於是,埃及人重金聘請當地民眾在其中最大的一個山包下開鑿了一個大洞,作為法老靈柩的永久寄存地,然後封了洞門,這樣,這裡就成了一個天然金字塔。

  隨著歲月的流逝,埃及人逐漸淡忘了還有一位法老遠葬海外,失去看護的法老墓慢慢成了盜墓者頻頻光顧之地,陪葬品大部遺失不說,法老的遺骨也受到了摧殘。直到幾個世紀之後,埃及人才重新從史書上記憶起這位法老,經過與當地政府的協商,他們以濃重的禮儀迎回了這位法老的遺骨,從而留下了這個空置的洞穴,因為洞裡曾經埋葬過埃及法老,當地人就稱之為法老洞。

  在美伊戰爭前,法老洞曾是伊拉克東部有名的人文景觀之一,而現在,世事無常,這裡卻成了恐怖組織黑旗旅的秘密營地。

  通過偵察黎傑他們發現,法老洞的防守可用固若金湯來形容。

  黑旗旅在洞的四周設置了多重防線,並設置了鐵絲網、鐵柵欄、沙袋等障礙,而在每重防線上,都有至少兩個以上的重火力點,從火力單位來看,絕對是小分隊的數倍,除此之外,他們還安排了多個流動巡邏分隊,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動用大部隊以地空協同方式進行強攻,光憑小分隊這點人員和火力,如果想用強攻的方式取勝,其機會幾乎為零。

  看來,小分隊只能以秘密地方式進入洞內,才能營救出裡面的人質,但是,面對如此嚴密的警戒,小分隊如何才能在不驚動對方的情況下達到自己的目的?

  還有一點就是,小分隊即使進入洞內救出了人質,又如何撤退?

  可以說,小分隊要想從洞內撤出來,不驚動守軍是不可能的,這樣就是必會與對方發生交火,如果交火時形成了強攻強取的局面,小分隊不僅會吃眼前虧,還有可能被對方纏住,這樣一來,小分隊要想從各種派別的武裝組織的圍逼堵截中全身而退,簡直難於上青天。

  要知道,黑旗旅不僅人數眾多武器相對先進,而且戰鬥力極強,他們絕不會像聖徒會那樣不堪一擊。

  “要是有直升機接應,那就好了,麥肯隊長,你能不能把這裡的情況向上級匯報一下?”在戰情討論會上,馬提斯對黎傑說。

  “想要直升機接應?你做夢去吧,這一帶早就被美軍劃為直升機的禁飛區了,這在美軍軍用地圖上早就有標識,我想軍方那些大佬們是不會捨得讓直升機到禁飛區來的,在他們眼裡,也許我們這些人以及所有人質的性命加起來也不會比一架直升機更值錢。”一旁的奧古斯丁搶過話題,半是調侃半是牢騷地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