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頁
“……美國鋼產量是2851萬噸,而我們的才只有多少?有現在,看到帝國羸弱的骨架上好不容易長出了那麼點肌肉,很多人都狂妄的不知所以了,他們覺得我們已經具備挑戰美國,甚至挑戰世界的能力了,可是他們顯然忽視了,兩國之間的絕對國力差距……”
絕對國力差距!
這才是韓徹所憂心的。
怎麼能不憂心呢?
閉上著眼睛,韓徹並沒有繼續去對比中美兩國的國力差距,而是思索著如何彌補這種國力差距,這才是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的話,中國根本就不可能贏得戰爭。
怎麼辦?
“陛下,經過二十年建軍,目前帝國固然取得一些成績,尤其是海軍抓住海軍的技術變革搶占了先發優勢,從而使得海軍軍力以達到頂峰狀態,對美國擁有15%的相對優勢,但考慮到美國的國力,我們認為美國全力追趕的話,最遲24個月,就可以追回這一優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我們將必敗無疑……”
御花園的步道之中,亦步亦趨的跟在陛下身後的韓徹,用平靜的語氣講述著一個事實。
“是啊!”
默默的點點頭,唐浩然並沒有否認這個事實,現在他發現自己似乎變成了另一個“裕仁”,在對美開戰時,國力的絕對懸殊,讓他整個人變得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另一個時空中,日本對美開戰的教訓似乎歷歷在目,日本挑戰美國對於後世的許多人來說,就像是一個笑話,是的,怎麼不是一個笑話呢?那是一個羸弱的嬰兒去挑戰一個巨人,這是何等的可笑?
而現在,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對比呢?
未嘗比另一個時空中的日本強上多少,或許1911年的美國實力遠不及數十年後,但是其仍然穩居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地位,在總體戰中,比拼的是什麼,最終,所有的戰爭比拼的僅僅只是國力。
在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之後,戰爭與其說比拼的是將軍們的謀略,倒不如說是在比拼國家的實力,國家的實力強大可以令平庸的將領變成當世名將,國力的弱小也可以讓當世名將遺恨滑鐵盧。
現在,隨著中美矛盾上的激化,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而相應的問題又來了——國力上的差距離是無法迴避的。
他們是不願意同中國進行戰爭的!
最初的判斷是何等的可笑!
想到這裡,唐浩然的眉間閃過一絲憂慮,現在怎麼辦?
難道就這樣做等戰爭爆發嗎?
國力上的絕對差距,應該如何彌補?
“韓徹,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是堅決反對開戰的是嗎?”
突然,在沉默良久之後,唐浩然看著韓徹開口問道。
現在如果妥協讓步的話,還有沒有機會挽回局面?
“陛下,那是曾經……”
儘管並不願意面對,但韓徹最終還是選擇了面對現實。
“臣最初之所以堅決反對開戰,是因為中美兩國的國力絕對差距,在這種情況下,開戰無疑是不智的,可是,我們必須要看到的是“托雷翁慘案”後,中美兩國的矛盾已經呈現同白熱化,現在美國國會更是批准其陸海軍的大規模擴充,根據美國的戰爭潛力計算,假如我們不能夠利用當前的些許優勢,那麼最快24個月,最慢36個月後,藉助世界第一的工業基礎以及經濟基礎美國的陸海軍實力都將全面超過我國,六年後,其將會把我國遠遠的甩在身後,到時候我們就必須要面對一個現實問題……”
沉默片刻,韓徹的微微鞠躬道。
“需要考慮在太平洋防禦鏈上進行國土防禦,儘管我們擁有從堪察加至菲律賓的防禦鏈,但是這個防禦圈卻是脆弱的,一但為美國所突破,國土防禦的問題將會擺在我們的面前,無疑這將是極為不利的,因此……”
作為海軍大臣,韓徹曾一度反對對美開戰,但是當問題不可避免的時候,他卻從反戰派變成了主戰派,之所以主戰,是因為他對美國實力的了解。
“現在對於我們來說,最為有利的選擇就是趁著美國實力尚且不足,我國實力處於優勢之時,集中力量,爭取通過一次或者幾次艦隊決戰,徹底瓦解其於太平洋上的海上力量,直接威脅到其西海岸……”
韓徹向陛下講述著海軍的計劃,對於這個計劃,海軍可以說是信心十足,畢竟,海軍曾在更遠的遠方進行過大海戰。
“少縮回行動要在不得已開戰的情況下,於開戰之初就解決位於西海岸方面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部隊。這次戰役能否獲勝,將決定我軍今後一切戰役的命運。海軍的想法是,在開戰之初,直接進攻巴拿馬!”
“巴拿馬?”
唐浩然詫異的看著韓徹。
“是的,陛下,美國海軍深知其實力稍遜於我國,而受限於運力,我們不可能有足夠的力量用於進攻美國本土,畢竟,我們只有434萬噸商船,在這種情況下,保障上百萬軍隊於美國本土進行作戰,根本沒有任何可能性,甚至維持南洋作戰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美國方面非常清楚,他們只需要守衛港口,確保艦隊於西海岸的存在,既是勝利,兩年後,待到其實力超過我們時,美軍才會尋求海上決戰,而我們必須要在最初一開始,就想辦法把美國太平洋艦隊從要塞中拉出來,也就是巴拿馬!”
絕對國力差距!
這才是韓徹所憂心的。
怎麼能不憂心呢?
閉上著眼睛,韓徹並沒有繼續去對比中美兩國的國力差距,而是思索著如何彌補這種國力差距,這才是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的話,中國根本就不可能贏得戰爭。
怎麼辦?
“陛下,經過二十年建軍,目前帝國固然取得一些成績,尤其是海軍抓住海軍的技術變革搶占了先發優勢,從而使得海軍軍力以達到頂峰狀態,對美國擁有15%的相對優勢,但考慮到美國的國力,我們認為美國全力追趕的話,最遲24個月,就可以追回這一優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我們將必敗無疑……”
御花園的步道之中,亦步亦趨的跟在陛下身後的韓徹,用平靜的語氣講述著一個事實。
“是啊!”
默默的點點頭,唐浩然並沒有否認這個事實,現在他發現自己似乎變成了另一個“裕仁”,在對美開戰時,國力的絕對懸殊,讓他整個人變得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另一個時空中,日本對美開戰的教訓似乎歷歷在目,日本挑戰美國對於後世的許多人來說,就像是一個笑話,是的,怎麼不是一個笑話呢?那是一個羸弱的嬰兒去挑戰一個巨人,這是何等的可笑?
而現在,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對比呢?
未嘗比另一個時空中的日本強上多少,或許1911年的美國實力遠不及數十年後,但是其仍然穩居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地位,在總體戰中,比拼的是什麼,最終,所有的戰爭比拼的僅僅只是國力。
在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之後,戰爭與其說比拼的是將軍們的謀略,倒不如說是在比拼國家的實力,國家的實力強大可以令平庸的將領變成當世名將,國力的弱小也可以讓當世名將遺恨滑鐵盧。
現在,隨著中美矛盾上的激化,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而相應的問題又來了——國力上的差距離是無法迴避的。
他們是不願意同中國進行戰爭的!
最初的判斷是何等的可笑!
想到這裡,唐浩然的眉間閃過一絲憂慮,現在怎麼辦?
難道就這樣做等戰爭爆發嗎?
國力上的絕對差距,應該如何彌補?
“韓徹,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是堅決反對開戰的是嗎?”
突然,在沉默良久之後,唐浩然看著韓徹開口問道。
現在如果妥協讓步的話,還有沒有機會挽回局面?
“陛下,那是曾經……”
儘管並不願意面對,但韓徹最終還是選擇了面對現實。
“臣最初之所以堅決反對開戰,是因為中美兩國的國力絕對差距,在這種情況下,開戰無疑是不智的,可是,我們必須要看到的是“托雷翁慘案”後,中美兩國的矛盾已經呈現同白熱化,現在美國國會更是批准其陸海軍的大規模擴充,根據美國的戰爭潛力計算,假如我們不能夠利用當前的些許優勢,那麼最快24個月,最慢36個月後,藉助世界第一的工業基礎以及經濟基礎美國的陸海軍實力都將全面超過我國,六年後,其將會把我國遠遠的甩在身後,到時候我們就必須要面對一個現實問題……”
沉默片刻,韓徹的微微鞠躬道。
“需要考慮在太平洋防禦鏈上進行國土防禦,儘管我們擁有從堪察加至菲律賓的防禦鏈,但是這個防禦圈卻是脆弱的,一但為美國所突破,國土防禦的問題將會擺在我們的面前,無疑這將是極為不利的,因此……”
作為海軍大臣,韓徹曾一度反對對美開戰,但是當問題不可避免的時候,他卻從反戰派變成了主戰派,之所以主戰,是因為他對美國實力的了解。
“現在對於我們來說,最為有利的選擇就是趁著美國實力尚且不足,我國實力處於優勢之時,集中力量,爭取通過一次或者幾次艦隊決戰,徹底瓦解其於太平洋上的海上力量,直接威脅到其西海岸……”
韓徹向陛下講述著海軍的計劃,對於這個計劃,海軍可以說是信心十足,畢竟,海軍曾在更遠的遠方進行過大海戰。
“少縮回行動要在不得已開戰的情況下,於開戰之初就解決位於西海岸方面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部隊。這次戰役能否獲勝,將決定我軍今後一切戰役的命運。海軍的想法是,在開戰之初,直接進攻巴拿馬!”
“巴拿馬?”
唐浩然詫異的看著韓徹。
“是的,陛下,美國海軍深知其實力稍遜於我國,而受限於運力,我們不可能有足夠的力量用於進攻美國本土,畢竟,我們只有434萬噸商船,在這種情況下,保障上百萬軍隊於美國本土進行作戰,根本沒有任何可能性,甚至維持南洋作戰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美國方面非常清楚,他們只需要守衛港口,確保艦隊於西海岸的存在,既是勝利,兩年後,待到其實力超過我們時,美軍才會尋求海上決戰,而我們必須要在最初一開始,就想辦法把美國太平洋艦隊從要塞中拉出來,也就是巴拿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