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章邯考慮的是糧食的問題。

  糧食的運輸通常不是個很頭疼的事情,因為運輸隊可以藉助複雜的地形獲得保護,而不是像我們想像中依賴大批保護運輸隊的軍隊。在複雜的地形下,敵人難以對運輸隊發起有效的大規模進攻,進攻了,在複雜崎嶇的地形下,也難以把糧食都帶走。

  倘若運輸隊是待在本方軍隊的後方活動,那就更好了,因為敵人只能派過來較小的軍隊來截糧。

  但是巨鹿戰場不是這樣的。

  河北省南部的漳河是一條知名的河,就是從前西門豹工作過的那個地方,大巫婆往水裡扔大閨女的。它自西向東流動,帶著歷史的記憶和戰火的倒影與嘆息,穿越河北、河南兩省交境,向東流去。從漳河往北,全是平展無垠的華北大平原,往南也是。漳河往北行進四十公里,就是章邯控制的邯鄲城——當然這裡已經被他夷為平地了,趙民也遷走。再往北五十公里,就是攻守之場的巨鹿城。章邯、王離都在巨鹿一帶屯紮。

  楚人就正在向漳河南岸踴躍。

  楚人會威脅到大平原上的糧食運輸線。

  可以用人工的辦法建立起一種複雜地形,彌補大平原上毫無複雜地形遮攔容易被搶糧的缺點。

  章邯找來了幾位技術幹部,說 :“從漳河到巨鹿的運輸線,必須用甬道保護起來。”

  章邯善於集中大規模兵力進行快速持續打擊,也善於在運動中作戰,同時他把工程兵發揮到了極致,這跟他從前主持驪山工程不無關係。當然他在統一六國的時代也有戰功。

  章邯說的甬道,就是在道路兩旁修築瓦頂高牆。從前秦始皇為了避免被凡夫俗子看見他的尊容,並且給老神仙下凡見他創造一個私密的空間,就從咸陽一直到驪山等重要景點都修築了甬道相通。老秦一個人在裡邊走去景點,就像走在放假期間的宿舍樓走廊里一樣。

  一兩個月的時間過後,一百公里長的甬道完工了,好像一列凝固的火車,趴在地面上。從漳河上游過來的糧食,通過它源源不斷地往巨鹿城下輸血。

  王離吃得又肥又白。

  十二月初,公元前207年,也許一個孤燈寒照的夜晚,項羽的十萬楚國大軍,全部抵達了漳河南岸。漳河南岸的一些小城邑立刻遭了殃。未經什麼抵擋,楚軍住了進去,立刻在裡面猛吃一頓,然後拆房子燒火取暖。

  第十章 項羽掐斷大秦最後一口氣(18)

  他們終於吃到了好吃的趙國的糧食。這些人臉上是消瘦的肌筋,沒有什麼胖大的傢伙,但各個像拉緊的彈弓。

  “要不要全部過河呢?”項羽問。

  范增說:“或許……”

  項羽的帳下,有一個大高個子的持戟的郎官,在油燈的光暈的亮影外臉色暗紅,朗聲發言道:“將軍,以在下之見,全部過河的話,大軍暴露在平原之上,容易遭受攻擊,並且秦軍方盛。不如留在這裡,可以憑著漳河的遮攔,讓主力獲得更大的安全。然後,我們派出一支先遣隊,過河破壞秦軍的糧道,等待秦軍缺糧疲乏,大軍再過河決戰,才是恰當的時機。”

  這個發言的郎官,大名叫做韓信,蘇北淮陰人,曾經仗劍投奔項梁軍中,項梁死後,現在為項羽侍衛郎官,一向喜歡出謀劃策,但據他後來說,項羽幾乎沒聽從過他的。

  范增將軍點點頭:“這位執戟郎官說得很有道理,現在秦軍方盛,不是決戰的時候。現在過河陷於劣勢,不如就按這位郎官說的辦。”

  項羽沉思了一下:“那就傳英布、蒲將軍進來。”

  次日黎明,陽光把喧囂帶回大地,小城邑里開始雞飛狗跳。英布、蒲將軍的二萬人隊伍收集了這些小城邑里所有的夯錘,以及各種工具和農具,然後人喊馬嘶地,渡過漳河出發了。

  朔風吹撼,白沙平野,人氣寡淡,在北方冬季的原野上,地面上的夯土甬道好像國家的電纜設備一樣吸引著他們。

  英布額上刺有墨字,肌肉發達,以勇力聞名,是鄱陽湖大盜出身,娶了鄱陽湖縣令的女兒,是個黑白兩道的人物,走起路來像黑道大哥那樣外八字的走法。蒲將軍,也是個投身革命很早的傢伙,但是遺憾的是史書上連他的名字都沒留下來。

  英布對蒲將軍說:“你帶領著你的人,負責砸爛這些甬道。注意,每隔幾百步砸一段,不要連續著。要小心秦軍。我在這裡等著你。”

  看著蒲將軍欲離開,英布接著說:“放心點,這不要緊,你會沒事的!”

  “真的嗎?”

  “我是在對我自己講。”

  啊?蒲將軍哭喪著臉拎著夯錘往國家電纜工程去了。

  英布則帶領自己的一萬人,駐立在附近擔任警戒。英布把部隊展成戰鬥隊形,那邊則亂糟糟地開始亂砸。蒲將軍指揮著喊:“注意,注意,把亂土塊堆在甬道裡面。不要往外倒,不要往外……”

  幾百米幾百米被搗爛的甬道牆,很快在漳河以北的天空之下,一段段地暴露出來了,好像蛇蛻掉了一段段的皮。

  就像神經被一根針刺了一下,秦軍很快就感受到了有人在破壞運輸線。章邯命令就近駐紮的秦軍,出壁壘前去討伐。“一定要保住甬道。”後面跟著大隊的工程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