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遠古的遺蹟使科學家們頭痛,因為人們無法確知這些遺蹟的準確含意,也無法將它們所代表的文明程度與我們已有的歷史知識相互統一。

  根據現代的天文學研究,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叫天狼星,它的直徑是太陽的二倍,大約離我們8.7光年(光線每秒的速度是30萬公里,光走一年的距離稱為光年)。據古史記載,天狼星的顏色曾發生過由紅到白的變化,這引起了科學家的疑惑。19世紀中葉,一位名叫白塞爾的德國天文學家發現天狼星的運動呈有規則的波浪式變化。於是,他大膽假設天狼星應該有顆伴星,它們組成一個雙星體系。不久,天文學家就在天狼星的旁邊找到了這顆伴星,這的亮度為8等星,人的肉眼是無法看到的(人最好的視力可以看到亮度為六等的星),人們把這顆伴星稱為天狼B星,它是一顆由紅巨星衰變而成的白矮星,本身密度極大,每立方厘米重達一百噸。但從紅巨星通過大爆炸衰變成白矮星,一般需要幾百萬年的時間,人類至今還沒有觀察到一例。

  20世紀30年代,一位法國科學家深入非洲馬利共和國西部與世隔絕的荒漠地帶進行考察,不意發現一個叫達貢的土著部落,他們很落後,過著原始人一樣的生活。但這個落後的部族卻讓法國科學家以至全世界大吃了一驚。他們告訴來訪的法國人說:天狼星有兩顆衛星,其中天狼B星在達貢土語中被稱為“波”星。他們說,“波”星是所有星中最小而又最重的星,當人類在地球上出現後不久,“波”星突然發生了大爆炸,以後逐漸變暗,天狼星的顏色變化與這次大爆炸有關。更令法國科學家驚訝不已的是,達貢人竟然知道天狼星的旋轉周期為50年,並說天狼星還有一顆C星,那是一顆純水的星,比地球的水要多得多,它的重量是B星的1/4,旋轉周期也是50年。好一個達貢人,把法國人差點驚掉了下巴。人們無法想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土著部落對天狼星的了解竟比天文學家還要多,他們是從哪裡學到的這些知識呢?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中最近又爆出熱門新聞。一組來自日本的考古學家與埃及專家合作,共同對神秘金字塔進行新的考察。結果,他們在金字塔內發現一具男童木乃伊,年齡大約在10歲左右。在這個男童的左胸腔中,有一個很像心臟的儀器,是經過精密的外科手術安裝進去的。但是,人造心臟的研製成功是20世紀80年代醫學上的一個創舉。誰能相信上述發現是遠古時代的傑作?誰能想像:一群原始人在點亮的火把下,用笨拙的石刀剖開這個男童的胸腔,將一個製作精密的人造心臟植入,男童活蹦亂跳地走下當作手術台的石板。這可能嗎?

  同樣的,世界上許多不解之謎至今還靜靜躺在一些古老的圖書館裡,從這些圖書館保留的上古文獻中,我們讀到了一個似曾相識的文明社會。

  中世紀的天文學家帕爾尼克斯,首先提出了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觀點。但他在向羅馬教皇提交的自己論文的序言中卻寫道:“我是在讀了古代人的書之後,才有了地球是運動的這種看法”。我們已經無法知道柯帕爾尼克斯讀的是什麼書,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讀的書比人類認識到地球是圍繞太陽旋轉的觀點要早得多。

  7世紀時,亞美尼亞著名學者A·希拉卡奇也見到過同樣內容的古籍,這些古文獻記載說:地球是個園形的球體。另外,猶太的經典《卡巴拉》也說到:“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像球一樣旋轉著。當其居民有的在下面時,其他的人就在上面。當地球的其一地區是黑夜是,其它地區是白晝。還有,當某一地區人們迎接黎明時,其它的地區則正籠罩在夜幕之下。”奇怪的是,《卡巴拉》顯然不是這一觀點的發現者,它也是在轉述更古遠的文獻。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中世紀的哥白尼第一次主張太陽中心說,認為地球是圍繞太陽在旋轉的。為了堅持這一科學的發展,布魯諾竟被義大利教會以異端的罪名燒死在百花廣場。而上面我們所提到的幾種文獻都比哥白尼早了幾百年,有的甚至幾千年,如此說來,布魯諾的死簡直是命運開的一個惡意的玩笑。

  18世紀,有一位名叫斯維伏特的著名作家,他非常留心上古的文獻。他在研究一些上古文獻的時候,知道了火星有兩顆衛星,並將這一發現公布於眾。一百五十多年之後,天文學家果然在火星的周圍發現了名叫弗皮斯和蒂摩斯兩顆衛星,時間是1877年。而且觀測到的兩顆衛星運轉的規律和周期,竟然與斯維伏特從上古文獻中得到的結果非常接近。

  事實上,歐洲中世紀的天文學家的許多科學發現,與其說是從天空中得到的,還不如說是從古代人的書中找到的。然而,這些記載於古文獻中的知識是從哪裡來的呢?是什麼人創造了這些知識?知識的主人又到哪裡去了呢?印地安人的古文書《波波皮·烏夫》這樣寫到:最早的人類“精通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他們環視一下周圍,馬上就能看透天體和地球的內部各個角落。他們連隱藏在深深黑暗中的東西都能看到。他們動都不動,轉眼就能看透全世界,也就是說,他們從自己所在的地方就能看透全世界的各個角落。他們無與倫比地聰明、賢明……”難道是這些人創造了上述來歷不明的知識?他們又是些什麼人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