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據法國報界透露,20世紀人類曾接收到一組莫明其妙的電訊信號,經美、蘇、法、英等國科學家的聯合破譯,這則電文的大意是:請指引我們到第四宇宙,這裡到處都有發生爆炸,我們的處境十分危險。我們的時間是117,089,位置在第12銀河系。據測定,這組電訊信號是五萬年前發出的,假如這一文明真的存在的話,那也是五萬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們地球還處於落後的石器時期,他們現在怎樣?我們一點都不知道。我們不得不感嘆宇宙之大,人類之渺小,面對如此浩翰的宇宙,那些認為地球文明是宇宙中唯一文明的人們,難道不感到臉紅嗎?

  如果月球真的像我們所假設的那樣,它是一艘被智能生物操縱的宇宙飛船的話,那麼他們滯留地球軌道幾萬年,從情理上講他們也不可能僅僅活動於地球,在太陽系也應該有他們活動的痕跡。近幾十年來,人們在火星和金星發現了許多爭論不休的東西,似乎可以作為我們這種推測的證明。

  火星

  火星是天空中一顆紅色的星星,它的半徑只有3395公里,是地球半徑的0.53倍,相當於月亮那麼大。因為它比地球離太陽遠,因此繞太陽公轉一圈需要1.88個地球年。火星一直是顆神秘的星,早在宗教的傳說中就有火星人的思想。甚至在美國探測器到達火星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還相信在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火星是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不少人把火星的自然環境想像得和地球差不多。總之,關於火星的種種美好傳說在社會上十分流行,1894年,出身波士頓名門望族的天文學家洛韋爾開始以極大的熱情宣傳火星是顆有生命星球思想,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映。從1901年到1921年,有許多人聲稱他們曾接收到來自火星高級生命發來的電訊信號。1958年,前蘇聯的一位天文學家發表過驚人的推測:火星的兩顆小衛星是由金屬製成的,而且是中空的。他認為火星人發射這兩顆衛星,是為了在火星文明毀滅之前保留火星文明的精華,但這一推測一直沒有得到證實。

  1987年,通過天文望遠鏡,一位天文學家聲稱發現了火星上存在一條很長的“運河”,一度使人們對火星上存在高級生命充滿狂熱。不過沒多久,所謂“運河”被證明只不過是火星上一條狹長的裂痕。隨後,美國連續發射了海盜-1和海盜-2兩個火星飛船登陸器,測知火星表面確實有一層薄薄的含少量氮的大氣層,可是那裡氣壓太低,使火星兩極的水份很快蒸發,不可能有長期水體的存在。探測器中所攜帶的生命探測儀所作的三項試驗,其中兩項得出否定的結論,只有一種試驗得了模稜兩可的結果,表明火星是不存在生命的,按照人類的一慣思維,火星上也不具備存在生命的條件,從而使火星上不存在生命幾乎成了定論。

  但是,近幾年來,這個問題又再一次掀起波瀾。1976年,美國宇航局的海盜號宇宙飛船第一次拍攝到了火星的表面照片,在後來分析研究這些照片時人們發現,火星上有人面石畫像,從頭髮到下巴有1.6公里,經電腦分析,這幅巨型的人面石畫像有非常對稱的眼睛。在距大石像九公里遠的地方,還有四座大的建築物,看上去很像地球上的金字塔。最近公布的前蘇聯拍攝到的火星表面照片,使人們對火星產生了新的看法。這些照片清楚地表明火星上的一個區域內,存在大規模的、呈倒塌狀的規則結構。宇航專家推測,這是一個巨大城市的遺蹟,它表明至少若干年前火星上存在過高級智能生命,至於現在這些生命是否存在或者是這些生命為什麼不存在了的原因等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分析研究。

  金星

  在太陽系中,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它幾乎與地球的個頭差不多,半徑為6070公里,是地球半徑的0.95倍,它繞太陽運行一周需要225天。由於它離地球最近,因此歷史上就頗受人重視。中國古天文學中的啟明星、長庚星都是指的金星,故而有“東有啟明,西有長庚”的說法,這是因為金星總在太陽附近,所以早晨伴及陽從東方升起,傍晚隨著太陽沉入西山,而且它的亮度很大,極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在現已發現的瑪雅文化和古代美洲文化中,對金星的天文歷算都十分精確,有些甚至讓人吃驚,他們還有專門觀測金星的古天文台以及各種建築,為什麼美洲人在天文歷算中這樣注意金星?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解釋。

  1950年,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假說,認為金星最初是一顆慧星,在太陽與木星之間反覆旅行,當它經過地球的時候曾給地球帶來了多少巨大的災難,像洪水、火山、隕石等。大約在三千年前,金星與火星發生了碰撞,占據了現在這條軌道,但目前科學界許多人不承認這一假說。

  在上一個世紀,當人們認為火星存在生命而把注意力集中到火星上時,金星也格外受重視。的確,金星與太陽系的其它行星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它的公轉與其它行星方向正好相反,唯有從金星上看去太陽是從西面升起來的,再者,每當金星接近地球的時候,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永遠也不讓人們看到它的另一面,這與月亮十分相似。

  本世紀以來,隨著外層空間技術的發展,人類開始有計劃地探測金星。1960年,美國首先發射了“先驅者-5號”對金星進行考察,次年,前蘇聯又發射了“金星-1號”,到1981年雙方共發射了20多個探測器。然而,由於金星有一圈厚厚的大氣雲層,使多次的探測結果都不理想。直到今天我們對金星的了解依然不多。據這些探測器發回的結果看,金星表面氣溫高達450-470℃,而且晝夜溫差極大,人們推測,在這種自然條件下生命是無法生存的。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行星學家卡爾·薩格思指出,似乎不能根據現有資料來完全否定金星雲層里存在某種大氣生命的可能性。也有的人從金星演化的角度去推測,認為金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他們的證據是:一、從太陽系內九大行星及衛星的太空觀察看,除金星及地球外,其餘星球呈現的顏色都以褐、紅、黃色為主,而金星和地球則是以藍綠色為基調,在地球上看來,這本身就是生命的象徵。二、金星的質量為地球質量的0.817倍,它的演化速度比地球快了800萬年,繞日軌道相差很小,為0.28A,相距近點為4000萬公里,是除月球外,軌道與地球最近的星體。從星球進化的角度看,800萬年前,金星經歷過地球現今的演化階段,應該有智慧生物存在,而金星的自然演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智慧生物完全可以找到一種他們繼續生存下去的方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