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1600年,克卜勒出版了《夢》一書,這是一部純幻想作品,說是人與月球人的交往,書中談到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像噴氣推進,零重力狀態,軌道慣性及宇宙服等等,人們至今不知,近四百年前的克卜勒是根據什麼想像出這些高科技成果的。大約在18世紀,約翰·威爾金斯牧師也出版了一本叫《新世界的發現》的書,書中威爾金斯認為:月球是中空的,裡面住著某種人類,他們的文化十分發達。在古代埃及,人們把月神當作智慧和文化之神加以崇拜。
來自古代的神和傳話,使我們對遙遠的月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遐想與深思:月球上真的有人居住嗎?月球真的是一個空心的球體嗎?這些是幻想,還是真實?
長期以來,科學家對月球也產生了諸多的疑問,認為月球是個十分奇怪的東西。之所以說它奇怪,是因為月球作為一顆自然星球不該有那麼多的巧合,是因為現代科學理論無法對它做出合理的解釋。
月球是從何而來?
到目前為止,關於月球的起源,一直是科學家爭論的熱點。可一百多年過去了,科學界的爭論不但沒有統一,反而分歧越來越來。1969年,當美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時候,許多人都大鬆一口氣,認為這次人類登月可以徹底結束關於月球起源問題的爭論。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不但沒有帶回科學家們預期的答案,而是帶回比登月以前多出不知多少倍的新疑問。這樣一來,關於月球起源問題又再一次成了爭論的焦點。
人類關於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三種假說:一、捕獲說;二、同源說;三、地球分襲說。所謂的捕獲說是指月球是地球引力從空中抓過來的。持這一假說的人們認為,月球原來是太陽系或宇宙中一顆自由自在的行星,當這顆冒失的行星間到地球引力範圍之內時,立即被地球老實不客氣地把它強行留在軌道上,成了地球的衛星。但是,這一假說從天體力學的角度來講,有許多致命的弱點,同時在統計學上也是站不住腳的。難怪不少天體物理學家和天體力學家認為:地球捕獲月球作為衛星的可能極小,甚至完全“無此可能。”
地球有能力把月球“抓”過來嗎?好象不太可能。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1/4,這麼巨大的衛星在我們所知的宇宙中還是絕無僅有。太陽系最大的衛星除月球外是木星——木衛3號,但它的直徑也只是木星的l/27.要想在宇宙中抓住這樣大的衛星,地球顯然有點力不從心。另一方面,月球雖然在地球軌道上,但它離地球又太遠了,在現在月球這個位置,實際上地球對它的引力影響遠遠沒有太陽對它的引力影響大,單從引力的角度說,月球被太陽吸引過去的可能性要遠遠大過地球,可它偏偏成了地球的衛星,這不是很奇怪嗎?
還有一個情況,太陽系中有一巨人,那就是木星,它的直徑是143,200公里,相當於地球的11.23倍,由於它的密度比地球要小,雖然體積是地球的1415倍,但質量只是地球的318倍,儘管如此,它也比地球大得多,具有極為強大的引力。美國華盛頓的卡內基研究所,用計算機進行模擬試驗的結果表明,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一個自然屏障,它將來自太陽系以外的天體吸引向自己,使地球免遭巨型隕石的轟擊。他們認為,如果沒有這道屏障,地球遭外力撞擊的可能會比目前增加1 倍,大約每十萬年一次,那樣地球就不會出現人類。如果月球是太陽系以外的天體偶然闖入,那麼它會被距地球9.67億公里的木星吸引過去,而不會成為地球的衛星。有一位科學家曾提出這樣的疑問:“月球在離地球那麼遠的地方究竟要幹什麼?作為地球的衛星,它離得如此之遠;我們要承認它是地球'俘獲'的,可個頭又出奇的大,它又圍繞著地球沿一條圓形軌道旋轉,這太令人無法想像了。”除非月球是“自願”被地球捕獲的,否則絕無可能。
從地球上望月球,它看上去與太陽的大小差不多,造成這種錯覺是距離奇怪的安排。月球的直徑是3476公里,而太陽的直徑是139.2萬公里,也就是說太陽的直徑是月球的400倍。但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14960萬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只有384401公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剛好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望去,月球和太陽大小差不多,這樣月球就正好處在可以發生日全食的位置上,月球不大不小,準確無誤地與太陽重合。天文學家把這一奇怪的現象稱之為“天文學的事故”,因為這用天文學原理是無法解釋的。
如果月球真是被地球“俘獲”的話,那這種神奇的距離安排,也太令人吃驚了,正如有些科學家指出的那樣,“就算是偶然發生的,也未免過於離奇了”。
天文學家洛希研究推導出一條天體力學定律——“洛希極限”理論,即衛星圍繞行星旋轉是由於不斷受到行星強大引力的吸引所致,離行星越近,這種引力也就越大。近到超過這條極限時,衛星就會被引力摧毀。但如果超出這條極限時,衛星就會掙脫行星引力飛去,也就是衛星被行星引力吸引又不會被引力“撕碎”的安全極限距離。可奇怪的是,假如“俘獲”說是正確的話,那麼當初月球沿一條切線通過地球旁側沒有被“撕碎”已經是怪事,而現在它又呆在它本不該呆的地方,不更是怪事一樁嗎?運用電子計算機控制宇宙飛船飛行姿態及速度的專家們普遍認為:月球要造近地球,又不至於與地球迎頭相撞,還要在地球軌道上運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言下之意,除非月球也有一套類似電子計算機的控制系統。科學家沃爾特·薩里班說:“天體力學可以計算出在引力相互作用下某個天體運行的情況,但是對月球如何來自遠方,被地球引力俘獲,躍上地球軌道……卻無能為力。”
來自古代的神和傳話,使我們對遙遠的月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遐想與深思:月球上真的有人居住嗎?月球真的是一個空心的球體嗎?這些是幻想,還是真實?
長期以來,科學家對月球也產生了諸多的疑問,認為月球是個十分奇怪的東西。之所以說它奇怪,是因為月球作為一顆自然星球不該有那麼多的巧合,是因為現代科學理論無法對它做出合理的解釋。
月球是從何而來?
到目前為止,關於月球的起源,一直是科學家爭論的熱點。可一百多年過去了,科學界的爭論不但沒有統一,反而分歧越來越來。1969年,當美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時候,許多人都大鬆一口氣,認為這次人類登月可以徹底結束關於月球起源問題的爭論。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不但沒有帶回科學家們預期的答案,而是帶回比登月以前多出不知多少倍的新疑問。這樣一來,關於月球起源問題又再一次成了爭論的焦點。
人類關於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三種假說:一、捕獲說;二、同源說;三、地球分襲說。所謂的捕獲說是指月球是地球引力從空中抓過來的。持這一假說的人們認為,月球原來是太陽系或宇宙中一顆自由自在的行星,當這顆冒失的行星間到地球引力範圍之內時,立即被地球老實不客氣地把它強行留在軌道上,成了地球的衛星。但是,這一假說從天體力學的角度來講,有許多致命的弱點,同時在統計學上也是站不住腳的。難怪不少天體物理學家和天體力學家認為:地球捕獲月球作為衛星的可能極小,甚至完全“無此可能。”
地球有能力把月球“抓”過來嗎?好象不太可能。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1/4,這麼巨大的衛星在我們所知的宇宙中還是絕無僅有。太陽系最大的衛星除月球外是木星——木衛3號,但它的直徑也只是木星的l/27.要想在宇宙中抓住這樣大的衛星,地球顯然有點力不從心。另一方面,月球雖然在地球軌道上,但它離地球又太遠了,在現在月球這個位置,實際上地球對它的引力影響遠遠沒有太陽對它的引力影響大,單從引力的角度說,月球被太陽吸引過去的可能性要遠遠大過地球,可它偏偏成了地球的衛星,這不是很奇怪嗎?
還有一個情況,太陽系中有一巨人,那就是木星,它的直徑是143,200公里,相當於地球的11.23倍,由於它的密度比地球要小,雖然體積是地球的1415倍,但質量只是地球的318倍,儘管如此,它也比地球大得多,具有極為強大的引力。美國華盛頓的卡內基研究所,用計算機進行模擬試驗的結果表明,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一個自然屏障,它將來自太陽系以外的天體吸引向自己,使地球免遭巨型隕石的轟擊。他們認為,如果沒有這道屏障,地球遭外力撞擊的可能會比目前增加1 倍,大約每十萬年一次,那樣地球就不會出現人類。如果月球是太陽系以外的天體偶然闖入,那麼它會被距地球9.67億公里的木星吸引過去,而不會成為地球的衛星。有一位科學家曾提出這樣的疑問:“月球在離地球那麼遠的地方究竟要幹什麼?作為地球的衛星,它離得如此之遠;我們要承認它是地球'俘獲'的,可個頭又出奇的大,它又圍繞著地球沿一條圓形軌道旋轉,這太令人無法想像了。”除非月球是“自願”被地球捕獲的,否則絕無可能。
從地球上望月球,它看上去與太陽的大小差不多,造成這種錯覺是距離奇怪的安排。月球的直徑是3476公里,而太陽的直徑是139.2萬公里,也就是說太陽的直徑是月球的400倍。但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14960萬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只有384401公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剛好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望去,月球和太陽大小差不多,這樣月球就正好處在可以發生日全食的位置上,月球不大不小,準確無誤地與太陽重合。天文學家把這一奇怪的現象稱之為“天文學的事故”,因為這用天文學原理是無法解釋的。
如果月球真是被地球“俘獲”的話,那這種神奇的距離安排,也太令人吃驚了,正如有些科學家指出的那樣,“就算是偶然發生的,也未免過於離奇了”。
天文學家洛希研究推導出一條天體力學定律——“洛希極限”理論,即衛星圍繞行星旋轉是由於不斷受到行星強大引力的吸引所致,離行星越近,這種引力也就越大。近到超過這條極限時,衛星就會被引力摧毀。但如果超出這條極限時,衛星就會掙脫行星引力飛去,也就是衛星被行星引力吸引又不會被引力“撕碎”的安全極限距離。可奇怪的是,假如“俘獲”說是正確的話,那麼當初月球沿一條切線通過地球旁側沒有被“撕碎”已經是怪事,而現在它又呆在它本不該呆的地方,不更是怪事一樁嗎?運用電子計算機控制宇宙飛船飛行姿態及速度的專家們普遍認為:月球要造近地球,又不至於與地球迎頭相撞,還要在地球軌道上運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言下之意,除非月球也有一套類似電子計算機的控制系統。科學家沃爾特·薩里班說:“天體力學可以計算出在引力相互作用下某個天體運行的情況,但是對月球如何來自遠方,被地球引力俘獲,躍上地球軌道……卻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