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想請閣下親自視察一下我們的嚴重營養不良狀況和我們的傷病員缺醫少藥的痛苦處境。我們希望能得到日內瓦戰俘公約規定的應給予我們的人道主義待遇,而貴國是在這個公約上簽了字的。”

  “我們一貫遵守日內瓦公約,凡公約上規定的,我們在運輸和人員條件緊張情況下,已盡了最大努力予以實現,我請我的副官將日內瓦公約有關規定給你們讀一遍。”

  於是,那位中校煞有介事地翻著手裡那本日內瓦公約,找到有關條文,然後開始慢條斯里地朗讀起來,而杜德這時掏出了指甲刀修飾著他那雙肥厚多毛的手上的指甲。

  我一面聽,一面轉譯給老孫。剛一結束,老孫就說:“顯然,我們目前受到的待遇遠未達到公約的規定。比如,我們中國人根本不習慣吃大麥,而連大麥也供應不足,每天兩個半碗飯所提供的熱量,遠遠不夠一個正常人的需要。蔬菜很少,質量極差,肉類更是罕見。如果貴國確有困難,希望通知我們國家,我們相信中國會立即協助你們改善我們這種半飢餓狀態。”

  杜德聽了我翻譯的最後幾句話,臉漲得更紅了,不高興地說:“對於你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異常的食量,我將予以考慮,儘快給予解決。既然你們總是感到飢餓,我認為你們更沒有必要採取絕食行動,再增加你們夥伴們的難受,在改善醫療條件方面,我也將儘快解決。”

  “如果將軍閣下能認真解決我們的最低要求,我們當然樂於立即恢復進食!”

  杜德正色道:“我對自己的話完全負責!”

  老孫看了我一眼說:“那麼我們願意相信閣下的誠意,再次感謝閣下能親自前來。”

  杜德滿意地點點頭,坐汽車走了。

  1952年4月7日黃昏,巨濟島美軍司令部的詹姆斯少校神色匆匆地坐著敞篷吉普車來到“602”。我以為他是來傳達杜德關於我們昨天所提要求的具體答覆,但他卻要我和孫振冠立即跟他坐車走。

  對我提的“到哪兒去?去幹什麼?”等問題,他急躁地回答說:“杜德將軍召集各戰俘營的代表開會,我只奉命將你們兩位送去。”

  我和老孫又驚又喜,看來事態正在按照朝中戰俘地下行動總指導委員會的安排發展。我們急忙帶上“大事記”、備忘錄、抗議書等必要文件上了車。我幸好沒有忘記隨身帶著那本英日字典。

  我和老孫都沒有料到我們會從此一去不復返,會這麼匆匆忙忙地離開“602”,竟然在一年多之後回到祖國時才和幾千骨肉兄弟再次相見。

  英雄的76集中營

  ~~~~~~~~

  傍晚,我和孫振冠坐著巨濟島美軍司令部詹姆斯少校駕駛的敝篷吉普車,離開了602中國戰俘集中營。

  車子急速地沿著山谷里的公路奔馳,海風猛烈吹著,低低的烏雲追趕著我們,沿途兩旁一個又一個集中營內人聲沸騰。在暮色中,只見難友們臂挽著臂,有節奏地擺動著身體,高唱人民軍戰歌,見我們向他們揮動八角紅軍帽致意,他們也雀躍著向我們揮手歡呼。看來他們都知道島上發生了重大事件。

  快到76集中營時,車子慢了下來,公路兩側排滿了坦克、裝甲車、憲兵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都是持槍在手,好像準備隨時投入戰鬥。

  我們的車子就在兩排整齊的刺刀叢中緩緩前進。我忽然感到老孫和我是作為勝利者,代表中國人在檢閱特殊的儀仗隊,不禁下意識地整了整衣帽,更加抖擻起精神。

  到了離“76”大門不遠的地方,只見幾個大探照燈的光柱從對面山坡上集中射向大門內外,照耀得如同白晝。大門邊廣場上更是黑壓壓地擠滿了各種戰車和部隊,槍口、炮口都直指鐵絲網內,長長的坦克炮筒和無數蠕動著的頭盔在探照燈下發出陰森森的藍光,一群戴著防毒面具的士兵在暗中更像鬼影般猙獰。

  更加觸目驚心的是,大門之上一個長達十米,寬兩米的巨幅白色橫標上面用黑色英文大字寫著:“……你們膽敢開槍,杜德將軍就將性命難保!”那結尾上好大的一個驚嘆號。

  車子開到了“76”的大門口。下了車,我才看清大門內張燈結彩。上百名穿著自己改制的人民軍軍裝的朝鮮戰友們組成兩道人牆,正列隊歡迎代表們的到來。他們人人手執紙做的朝中國旗和彩紙帶。

  當我們無比興奮地進入大門後,戰友們用不熟練的中國話齊聲高呼:“朝鮮——中國!”金日成——毛澤東!”“熱烈歡迎中國戰友!”無數五彩紙花、紙帶紛紛灑落在我們身上,落在我們流著激動熱淚的臉上。

  我們也禁不住用朝語高喊:“向英雄的朝鮮戰友致敬!”“團結戰鬥!”“打倒美帝!”誰也不管就在我們背後有無數子彈上膛的槍炮!

  我們被熱情地簇擁看到了專為代表預備的帳篷內,見到了各朝鮮戰俘營的代表和女戰俘代表。大家互相熱烈握手、擁抱!搶著用朝文、中文、英文混在一起的“國際語言”互相表達勝利的喜悅和兄弟的情誼。

  然後,“76”的戰友們向我們詳述了活捉杜德將軍的精彩場面。我們一面聽他們的講述,一面想像著當時的情景,深深地被朝鮮戰友們的英雄行為所感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