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上午10點,幾輛卡車和一隊美軍開進了第71集中營,帶兵的上尉對我說:“奉杜德將軍之命,前來審查甄別。”他指著幾個穿軍裝的黃種人說:“他們會講中國話,將由他們來審查,請把你們的人排成隊,帶到聯隊部跟前來。”
我立即回去報告了情況。大家緊急集合,帶好簡單的行李,整隊前往聯隊部。
那個上尉又說:“你們將一個一個進入聯隊部,單獨地、自由地表明自己的去向,願意去台灣的立即上車送走。”
我把老孫介紹給他說:“這是我們的少校,我們的代表,請聽他的回答!”
老孫嚴肅地對他說:“我們已經明確地向你們的杜德將軍表明我們對甄別的態度,我們全體238名志願軍戰俘也已全部簽名向杜德表示了回國意願,你們不用再麻煩了。”
那個上尉聽了我的翻譯看了看格林中尉,問:“您知道這是真的嗎?”格林肯定地點了點頭。
上尉回過頭看看秩序井然地靜坐著的戰友們那凜然不可侵犯的神色,便揮手說道:“那就全部上車走吧!”
我們一面激動地想著:“可能這就要上船回國吧!”一面列隊上了車。
汽車發動了,我回過頭來望著71集中營,看了看我們整整半年在那裡住過的鐵皮房子,看了看仍然屹立在那裡的旗杆。心想:“再見了,永遠再見!‘71’,你這巨濟島的小延安。”
這時站在旁邊的鐘駿華小鬼把我的右手拉進了他的懷裡,我觸摸到那面五星紅旗的滑潤的綢面和一顆劇烈跳動著的心!
我的左手又被攥住了,我扭過頭來,看見的是曹明的滿臉笑容。他對著我的耳朵悄悄說:“咱們勝利了!”
1987年1月的一天,一個鬚髮皆白士里士氣的老頭叩開我的家門,他激動地對我說:“啊,我就是找你,澤石!”說著就緊緊抓住我的胳膊。
我趕緊請他進了屋。坐定後,他讓我仔細端詳他,要我猜一猜他是誰。我努力回憶著,過了好半天,仍然認不出來。我難為情地搖搖頭。他卻對我笑了笑。我一把抓住他大喊一聲:“曹明!”他什麼都變了,只有當年他那深深印在我心中的笑容卻一點也沒變!
“啊,曹明!”我聲音嘶啞了。
他立刻把我抱住,哭了。他不斷他說:“見了你!我就想大哭一場。”原來,他回國後一直在山西一個農村當農民,這次是到北京來上訪解決他的黨籍問題的。
這年2月,當年的小鬼、現已兩鬢斑白的鐘駿華出差來北京,也到我家來看我。他在成都當一個供銷社的書記,他是我們戰友中能在我們落實政策之前就入了黨的少數幾人之一。這些年來,每逢春節他總要托人捎給我一些充滿兄弟情誼的土產品。這次是親自帶了瀘州大麯和他愛人張雪明親手做的四川臘肉來“探親”的,喝著家鄉酒我們一起回憶了那次反甄別鬥爭!
第十一章602戰俘營——回國支隊
~~~~~~~~~~~~~~~~~
孤島上的群英會
~~~~~~~
1952年4月8日,巨濟島第71集中營里的238名中國戰俘中嚴正拒絕了美方強行審查甄別戰俘的命令,莊嚴地表達了堅決回歸祖國的集體意志。美方只得將我們238人作為“集體要求回國戰俘”送離“71”。
五輛十輪軍用卡車向海邊駛去,後面跟著押送我們的裝甲車。
我和鍾俊華、曹明等40多名戰士隊戰俘站在第一輛卡車前頭。迎面吹來的風鹹味愈來愈重,海岸似乎愈來愈近了。
車隊越過一個石頭山樑,一望無際的大海就顯現在遠方,使我們這些被長時間關押在山溝里的囚徒心情為之一振:多麼寬廣的世界,多麼自由的空間!那一群群在海上翱翔的白色海鷗,多麼令人羨慕!它們盡情地歡叫著,不理睬人間還有沒有戰爭悲劇。
啊,海上還停有幾艘艦船,我們不禁狂喜起來,那是送我們回國的海船吧!眼看我們快駛向它們了,但是卡車卻拐進了通向另一條山溝的公路。大海、艦船、海鷗又從我們視線中消失了。
我們的心沉下去了,卡車開向一個顯然是剛建起來的集中營營地。營外還到處倒放著沒用上的電桿,帶刺的鐵絲盤條、固定鐵絲網用的水泥柱子。四周的崗樓頂上的鐵皮還沒生鏽,正在陽光下閃亮。
在較平坦的土坡上,堆放著尚未打開的草綠色帳篷,顯然是等著我們自己去支起來居住。營門口堆放著鐵爐子、大鍋、用草袋裝的糧食、蔬菜、墨魚乾,顯然是在等著我們自己建灶起伙。
看來,我們確實是不會被立即交換回國了。卡車駛近大門了,我看清上面掛的那塊不大的牌子上寫著“NO.602P.W.Camp.”(第602號戰俘營)。
站在聯隊部門口看著我們下車的是一個身材魁梧的紅臉膛上尉和一個少尉、一個上士。
老孫領著我走向那位上尉。我向上尉介紹了:孫少校——我們“回國戰俘總代表”和我自己——“回國戰俘總翻譯”。
他自我介紹姓博托。又把少尉、上士介紹給我們,說少尉負責管理生活用品、醫療,上士負責伙房和衛生。
我立即回去報告了情況。大家緊急集合,帶好簡單的行李,整隊前往聯隊部。
那個上尉又說:“你們將一個一個進入聯隊部,單獨地、自由地表明自己的去向,願意去台灣的立即上車送走。”
我把老孫介紹給他說:“這是我們的少校,我們的代表,請聽他的回答!”
老孫嚴肅地對他說:“我們已經明確地向你們的杜德將軍表明我們對甄別的態度,我們全體238名志願軍戰俘也已全部簽名向杜德表示了回國意願,你們不用再麻煩了。”
那個上尉聽了我的翻譯看了看格林中尉,問:“您知道這是真的嗎?”格林肯定地點了點頭。
上尉回過頭看看秩序井然地靜坐著的戰友們那凜然不可侵犯的神色,便揮手說道:“那就全部上車走吧!”
我們一面激動地想著:“可能這就要上船回國吧!”一面列隊上了車。
汽車發動了,我回過頭來望著71集中營,看了看我們整整半年在那裡住過的鐵皮房子,看了看仍然屹立在那裡的旗杆。心想:“再見了,永遠再見!‘71’,你這巨濟島的小延安。”
這時站在旁邊的鐘駿華小鬼把我的右手拉進了他的懷裡,我觸摸到那面五星紅旗的滑潤的綢面和一顆劇烈跳動著的心!
我的左手又被攥住了,我扭過頭來,看見的是曹明的滿臉笑容。他對著我的耳朵悄悄說:“咱們勝利了!”
1987年1月的一天,一個鬚髮皆白士里士氣的老頭叩開我的家門,他激動地對我說:“啊,我就是找你,澤石!”說著就緊緊抓住我的胳膊。
我趕緊請他進了屋。坐定後,他讓我仔細端詳他,要我猜一猜他是誰。我努力回憶著,過了好半天,仍然認不出來。我難為情地搖搖頭。他卻對我笑了笑。我一把抓住他大喊一聲:“曹明!”他什麼都變了,只有當年他那深深印在我心中的笑容卻一點也沒變!
“啊,曹明!”我聲音嘶啞了。
他立刻把我抱住,哭了。他不斷他說:“見了你!我就想大哭一場。”原來,他回國後一直在山西一個農村當農民,這次是到北京來上訪解決他的黨籍問題的。
這年2月,當年的小鬼、現已兩鬢斑白的鐘駿華出差來北京,也到我家來看我。他在成都當一個供銷社的書記,他是我們戰友中能在我們落實政策之前就入了黨的少數幾人之一。這些年來,每逢春節他總要托人捎給我一些充滿兄弟情誼的土產品。這次是親自帶了瀘州大麯和他愛人張雪明親手做的四川臘肉來“探親”的,喝著家鄉酒我們一起回憶了那次反甄別鬥爭!
第十一章602戰俘營——回國支隊
~~~~~~~~~~~~~~~~~
孤島上的群英會
~~~~~~~
1952年4月8日,巨濟島第71集中營里的238名中國戰俘中嚴正拒絕了美方強行審查甄別戰俘的命令,莊嚴地表達了堅決回歸祖國的集體意志。美方只得將我們238人作為“集體要求回國戰俘”送離“71”。
五輛十輪軍用卡車向海邊駛去,後面跟著押送我們的裝甲車。
我和鍾俊華、曹明等40多名戰士隊戰俘站在第一輛卡車前頭。迎面吹來的風鹹味愈來愈重,海岸似乎愈來愈近了。
車隊越過一個石頭山樑,一望無際的大海就顯現在遠方,使我們這些被長時間關押在山溝里的囚徒心情為之一振:多麼寬廣的世界,多麼自由的空間!那一群群在海上翱翔的白色海鷗,多麼令人羨慕!它們盡情地歡叫著,不理睬人間還有沒有戰爭悲劇。
啊,海上還停有幾艘艦船,我們不禁狂喜起來,那是送我們回國的海船吧!眼看我們快駛向它們了,但是卡車卻拐進了通向另一條山溝的公路。大海、艦船、海鷗又從我們視線中消失了。
我們的心沉下去了,卡車開向一個顯然是剛建起來的集中營營地。營外還到處倒放著沒用上的電桿,帶刺的鐵絲盤條、固定鐵絲網用的水泥柱子。四周的崗樓頂上的鐵皮還沒生鏽,正在陽光下閃亮。
在較平坦的土坡上,堆放著尚未打開的草綠色帳篷,顯然是等著我們自己去支起來居住。營門口堆放著鐵爐子、大鍋、用草袋裝的糧食、蔬菜、墨魚乾,顯然是在等著我們自己建灶起伙。
看來,我們確實是不會被立即交換回國了。卡車駛近大門了,我看清上面掛的那塊不大的牌子上寫著“NO.602P.W.Camp.”(第602號戰俘營)。
站在聯隊部門口看著我們下車的是一個身材魁梧的紅臉膛上尉和一個少尉、一個上士。
老孫領著我走向那位上尉。我向上尉介紹了:孫少校——我們“回國戰俘總代表”和我自己——“回國戰俘總翻譯”。
他自我介紹姓博托。又把少尉、上士介紹給我們,說少尉負責管理生活用品、醫療,上士負責伙房和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