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世界局勢劇烈變動的情況下,擊退了最兇惡的敵人日本。中國終於贏得了可貴的和平展地機會,而且處於極為有利的國際環境之中。

  中國海6軍在戰爭中表現出了全新的裝備和戰術戰法,再加上雄厚得令人恐怖的人力資源,展的潛力讓世界為之側目。德國駐華公使辛慈拼命拉中國參加德奧陣營,英、法、俄則期盼中國參加對德作戰,只有美國勸說中國不要急於參戰,希望能與美國保持一致。

  肖志華作為國務卿,在列強之間周旋。充分揮了他的才智,為國家拼命撈取著利益。

  俄國原來最擔心的是日、德聯合。腹背受敵,保證其後院西伯利亞的安全,是整咋,大戰期間沙俄的遠東外交綱領。如今日本受挫,注意力轉向了太平洋,而中國卻在東北西北不斷加強著軍力配置,這個變化使俄國非常不安。

  鑑於中德兩國曖昧的關係,俊國有如此憂慮也並不過分。

  隨後,在與中國政府的外交試探中,肖志華很真誠地表示無意於針對俄國的軍事行動,並暗示中國可以與俄國進行軍火方面的商業交往,而俄國與日本的親近,將導致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

  這是一嚇,善意的信號,起碼俄國對此表示歡迎,並立即向中國方面訂購了三千萬子彈,以向德國動持續進攻,緩解英法聯軍的危機。

  對於英法兩國,肖志華則表示因為國力原因,暫時無意於參加歐戰,但英法兩國渴望得到的坦克,飛機、青黴素。中國政府在條件得到滿足後,可以供應或轉讓了而且中國政府開出的條件也並不過分。要求庚子賠款全部緩付十年且不付利息;提高關稅稅率至百分之十五;廢除《辛丑和約》中關於京津鐵路沿線及天津地區駐軍的規定。

  對德國方面,肖志華則將中國海軍使用“狼群”戰術的心得和經驗全盤托出,並傳授了潛艇布雷的新技術。讓德國方面受益匪淺。同時有意無意地將中德方面的會談內容透露給英法等國,藉以抬高身價。對協約國施加壓力。

  日本雖然暫時退卻,但依然是中國最大的威脅。在上海。中日兩國的談判代表正開始談判,這個談判過程。估計要延續一兩個月才能有個結果。雙方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日本方面並不因為失敗而少其驕氣半點。而中國政府的策略便是加強與美國的合作,甚至以劃分市場的小要求。不惜將青黴素的生產技術無償轉讓給美國,以換取美國對中國的支持。

  由於巴拿馬運河已於舊舊年通航,美國海軍不必再考慮困擾其多年的艦隊部署難題,而美**事力量在太平洋的存在和加強,使日本不得不更嚴肅地考慮美國的傾向。並協調同美國的利益衝突。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再次頒布了一系列工商優惠政策,並動用金融儲備,加強工廠企業的生產能力。並且與南洋華商密切聯繫,做好了對亞洲各地的商品輸出準備。

  英、法、俄、德等國全都傾力於歐戰。他們對亞洲的商品輸出必然急劇減少,其結果必然是幾乎全太平洋地區都生商品匿乏的現象。中國商品將與日本商品進行競爭。主要戰場就是亞太市場。由於中國的資源優勢。和遍布亞太地區的華僑華商,這場商品大戰似乎不應該落在下風。

  萬事俱備,肖志華誠心誠意地祈禱歐戰能夠持續下去。因為現在歷史的展正在越來越脫離他的預想,巴黎被攻陷,英法聯軍節節敗退,一戰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了。肖志華望著地圖,抓耳撓腮,替英法兩國著急。頂住。一定要頂住,只有戰爭陷入膠著,才有大戰爭財的可能。

  法國如果被擊敗,是不是就會演變成與二戰相似的另一個版本。英國隔著英吉利海峽,利用其強大的海軍,與德國展開一場持久戰。德軍掉頭東進,痛宰俄國佬,然後會變成什麼樣……

  肖志華突然覺得自己似乎走入了歧途。歷史的轉向對他來說未必不是一種警醒,投機取巧終不是長久之計,只有使人民的思想得到振奮,國家的實力得到增強,政治、經濟的展走上正軌,才是正道,才是持久之路。

  無論如何,現在,他的強國之夢終於露出了端倪,中國已經甩脫了歷史上的軟弱和混戰,那些屈辱和心痛的記憶或者不會再生了。(

  第二十七章 夢的實現(大結局)

  沂書《從漢奸到英雄》巳經卜傳,地扯“引7瑪沾。腑洲,懇請大家繼續支持。

  歐戰在殘酷的進行著,德軍雖然在初期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現代國家的資源太巨大了,僅僅幾次會戰失敗並不能迫使法國放棄戰爭。正如德國參謀長小毛奇所說:“那是一種民族戰爭,不是一次決定性會戰所能完成的,必須經過長期苦戰把全部國力都耗盡,否則一個國家不會屈服,而在這樣的戰爭中,即令獲得勝利也還是得不償失。”

  但是非常可惜小毛奇雖不乏智慧。但卻完全沒有魄力。他既不能根據自己的理想來重新擬定一套戰略。而對於前任參謀長施利芬所移交下來的計 也感到無可奈何。他內心裡對施利芬的思想不敢芶同,甚至對它缺乏信心,但他對於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元帥有一種自卑感,在表面上不敢明白地表示反對,尤其是那樣做無異於向整個參謀本部挑戰。

  但真正的原因還在於威廉二世的好大喜功,他一方面與英國之間進行海軍造艦競賽,另一方面對於國力也未作合理的分配與動員。所以。到洲釁開戰時,法國徵集了其全部適齡壯丁的出,而德國僅僅徵集了田。法國全部軍事人力僅為德國的的,但法國能動員六十二個師,而德國也不過八十七個師。

章節目錄